传感器与传感网 | 第一章:传感器与感知技术
目录
前言
1.1 传感器的概念
1.2 传感器的基本特性
1)灵敏度
2)线性度
1.2 传感器的基本特性
1)灵敏度
2)线性度
3)迟滞差
4)稳定性
1.3 感知技术
前言
主要是几个概念的记忆
-
物联网: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传感器、GPS、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实现对物体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和管理的网络。
-
广义:全球万物互联
-
侠义:物体之间相互连接的局域网
-
-
无线传感器技术(WSN):在监测范围内由大量廉价微型传感器节点组成,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的一个多跳的自组织网络系统。(大规模、自组织、多跳)
1.1 传感器的概念
国标GB7665-87的定义:传感器是能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
敏感元件:用来感受测量量的传感器
-
转换元件:把敏感元件感受到的探测量转换成适于传输和测量的电信号部分
-
传感器的分类:根据工作原理分为物理型、化学型和生物型;
部分传感器图谱:
1.2 传感器的基本特性
1)灵敏度
-
定义:传感器输出量的变化值与相应的被测量的变化值之比
-
S=\frac{\Delta{Output}}{\Delta{Input}}
2)线性度
线性度是用来评价非线性程度的指标;因为实际的传感器不可能和理想状况输出与输入呈线性关系。
1.2 传感器的基本特性
1)灵敏度
-
定义:传感器输出量的变化值与相应的被测量的变化值之比
-
S=\frac{\Delta{Output}}{\Delta{Input}}
2)线性度
线性度是用来评价非线性程度的指标;因为实际的传感器不可能和理想状况输出与输入呈线性关系。
3)迟滞差
输入逐渐增加到某一值 I_{min} --->A 与输入主键减少到某一值 I_{max} --->A 时的输出值不相等,叫迟滞现象
4)稳定性
稳定性表示传感器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其性能参数的能力
1.3 感知技术
-
定义:感知技术是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效应感受事务的状态、特征和方式的信息,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利用的信号,用以表征目标外部特征信息的一种信息获取技术。
-
传感技术和感知技术的区别
-
传感技术侧重信息的获取和转换,把非电量转换为可用输出信号
-
感知技术侧重于利用传感技术获取的信息进行识别和分析,以实现准确识别
-
传感技术更多地作为信息获取的基础手段,应用于各种需要信息检测的场合。
-
感知技术更多地与只能系统、自动化控制等领域相结合,用于实现复杂的目标识别和决策支持。
-
参考资料:
1、《Zigbee技术与实训教程》 姜仲、刘丹编著 - 清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