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基于 CoT 思维链协调多 MCP 工具:依托亚马逊云科技服务打造全流程智能的 Amazon Redshift 运维体系

基于 CoT 思维链协调多 MCP 工具:依托亚马逊云科技服务打造全流程智能的 Amazon Redshift 运维体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新用户可获得高达 200 美元的服务抵扣金

亚马逊云科技新用户可以免费使用亚马逊云科技免费套餐(Amazon Free Tier)。注册即可获得 100 美元的服务抵扣金,在探索关键亚马逊云科技服务时可以再额外获得最多 100 美元的服务抵扣金。使用免费计划试用亚马逊云科技服务,最长可达 6 个月,无需支付任何费用,除非您选择付费计划。付费计划允许您扩展运营并获得超过 150 项亚马逊云科技服务的访问权限。

前言

本文介绍了依托亚马逊云科技生态,以 CoT 思维链协调多 MCP 工具,构建 Amazon Redshift 智能运维体系的方案 —— 解析 “前端接入 - 后端处理” 核心架构,详解从 EC2 环境准备、服务部署到安全配置的落地步骤,验证其在数据查询、指标监控、LLM 交互等场景的可用性,为 Redshift 运维提供高效技术路径。

Amazon Service 多场景交互与数据处理架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前端与接入层

  • Amazon Q Developer CLI:作为开发者命令行工具,用于与系统进行交互操作,方便开发者发起相关请求
  • Amazon API Gateway:承担 API 网关角色,接收来自 Amazon Q Developer CLI 的请求,通过 "Streamable Http"方式,将请求路由到不同的后端处理服务,起到请求分发与管理的作用,是客户端与后端服务间的桥梁

后端处理服务层

  • COT MCPServer:主要负责与大语言模型、会话及知识检索相关的任务。其中,会话数据存储在 Amazon DynamoDB;LLM 相关能力由 Amazon Bedrock 提供支持;知识检索则从 Amazon S3获取知识
  • Redshift MCPServer:专注于执行 SQL 操作,与 Amazon Redshift 交互,用于处理数据仓库中的数据查询与分析任务
  • Monitor MCPServer:用于查询指标,与 Amazon CloudWatch 配合,实现对系统运行状态等指标的监控与查询

整体流程与优势

整体流程为:开发者通过 Amazon Q Developer CLI 发起请求,经 API Gateway 路由到不同的 MCPServer,各 MCPServer 调用对应的亚马逊云科技服务完成相应功能,如 LLM 交互、数据查询、指标监控等。这种架构利用亚马逊云科技的各类托管服务,实现了功能的模块化与解耦,同时借助亚马逊云科技服务的高可用性、可扩展性等特性,保障系统稳定且能应对不同负载需求

MCP Server 服务架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该架构以亚马逊云科技服务为核心,通过 Amazon Q Developer CLI 与 Amazon API Gateway 实现前端交互与请求分发,由 COT、Redshift、Monitor 三类 MCPServer 分别对接 Amazon DynamoDB、Bedrock、S3,Amazon Redshift,Amazon CloudWatch 等服务,协同完成会话管理、大模型交互、知识检索、SQL 执行与指标监控等关键功能,借助亚马逊云科技服务的特性保障系统高效稳定运行。

前提准备:亚马逊云科技注册流程

Step.1 登录官网

登录亚马逊云科技官网,填写邮箱和账户名称完成验证(注册亚马逊云科技填写 root 邮箱、账户名,验证邮件地址,查收邮件填验证码验证,验证通过后设 root 密码并确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tep.2 选择账户计划

选择账户计划,两种计划,按需选"选择免费计划 / 选择付费计划"继续流程

  • 免费(6 个月,适合学习实验,含$200抵扣金、限精选服务,超限额或到期可升级付费,否则关停)
  • 付费(适配生产,同享$200 抵扣金,可体验全部服务,抵扣金覆盖广,用完按即用即付计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tep.3 填写联系人信息

填写联系人信息(选择使用场景,填联系人全名、电话,选择所在国家地区,完善地址、邮政编码,勾选同意客户协议,点击继续 进入下一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tep.4 绑定信息

绑定相关信息,选择国家地区,点击"Send code"收验证码填写,勾选同意协议后,点击"验证并继续"进入下一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tep.5 电话验证

电话验证填写真实手机号,选择验证方式,完成安全检查,若选语音,网页同步显 4 位数字码,接来电后输入信息,再填收到的验证信息,遇问题超 10 分钟收不到可返回重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tep.6 售后支持

售后支持:免费计划自动获基本支持,付费计划需选支持计划(各计划都含客户服务,可访问文档白皮书,按需选后点 “完成注册”,若需企业级支持可了解付费升级选项,确认选好即可完成整个注册流程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基于 CoT 协调多 MCP Tool — 智能运维 Redshift

1、准备一台 Amazon Linux 2023 的 EC2,设置 Amazon Credentials,并安装以下环境

sudo su ec2-user
sudo yum update -y
sudo yum install git -y
sudo yum install make
wget https://github.com/aws/aws-sam-cli/releases/latest/download/aws-sam-cli-linux-x86_64.zip
mv aws-sam-cli-linux-x86_64.zip ~/
cd
unzip aws-sam-cli-linux-x86_64.zip -d sam-installation
sudo ./sam-installation/install
sam --version
sudo yum install docker -y
sudo systemctl start docker
sudo gpasswd -a $USER docker 
newgrp docker

2、下载解决方案所使用的代码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chinapanpan/amazonq_mcp_redshift.git
cd amazonq_mcp_redshift

3、代码的整体目录结构如下所示

/
├── cot_mcpserver/ # CoT(Chain-of-Thought)MCP Server代码
├── monitor_mcpserver/ #获取 Amazon Redshift 监控指标的 MCP Server 代码
├── redshift_mcpserver/ # 访问Amazon Redshift的MCP Server代码
├── etc/ # 配置文件(如环境变量等)
├── iac/ # 基础设施的配置模板(SAM模板等)
├── layer/ # AWS Lambda Layer依赖及其说明
├── mcp_cli/ # 使用 Strands SDK,集成 Remote MCP 使用类似Amazon Q Developer CLI的功能
├── README.md # 项目说明文档
├── makefile # 构建与部署命令

4、配置环境变量,实施解决方案之前,需要先修改配置文件,修改环境变量

vim etc/environment.sh

配置文件中的主要参数如下:

  • Amazon Configuration:
    • PROFILE:Amazon CLI Profile 名称,若对 Amazon EC2 配置了 IAM Role,则可以忽略此选项
    • BUCKET:存储部署文件(如 Layer 的 zip 包)的 S3 桶
    • REGION:部署 Amazon API Gateway + Amazon Lambda 的 Amazon region
  • MCP Dependencies:
    • P_DESCRIPTION:MCP package version(默认值: “mcp==1.8.0″)
    • O_LAYER_ARN:Amazon Lambda Layer 的 ARN,需要在完成“make layer”命令后命令,获取 ARN,并更新该参数,再执行后续命令
  • API Gateway and Lambda Configuration:
    • P_API_STAGE:Amazon API Gateway 的部署阶段名称 (默认值:dev)
    • P_FN_MEMORY:Amazon Lambda 的内存大小 (默认值:128 MB)
    • P_FN_TIMEOUT:Amazon Lambda 的超时时间(默认值:30 秒)

5、构建 Lambda Layer,MCP Server 中的 python 代码会依赖一些第三方库,需要提前构建一个 Amazon Lambda Layer ,整个过程通过如下脚本自动完成

make layer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6、构建 Amazon API Gateway+ Amazon Lambda,执行如下 Make 命令,通过 Amazon SAM CLI 进行 Amazon API Gateway + Amazon Lambda 的自动化创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7、亚马逊云科技 Console 中,看到已经创建好的 Amazon API Gateway 与 Amazon Lambda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8、配置 Amazon Lambda,通过自动化手段创建了 Amazon API Gateway 后,手动微调一些 Amazon Lambda 配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9、为了让 Amazon Lambda 通过 VPC 内网访问 Amazon Redshift 集群,需要启用 Amazon Lambda 的 VPC 设置,设置 VPC,子网与安全组,还需要在 Amazon Redshift 集群的安全组中设置入站规则,放行来自该 Amazon Lambda 安全组的访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0、Lambda 函数:mcp-monitor,针对 Lambda 函数 mcp-monitor,需要配置一下 Amazon Redshift 的集群名称,用于调用 Amazon CloudWatch API 查询 Amazon Redshift 集群的监控数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1、Lambda 函数:mcp-cot,Lambda 函数 mcp-cot,本质上是一个极简化的、没有向量数据库的 RAG 知识库,知识库文件存在 Amazon S3 上,然后通过 LLM 的一次推理完成召回与结果输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2、配置 API 密钥,为了考虑 Remote MCP 的访问安全,还需要配置 Amazon API Gateway 的认证授权。Amazon API Gateway 支持多种方式的认证授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3、然后还需要针对 API 中的每个方法,设置需要 API 密钥为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4、使用 Amazon Q Developer CLI 进行测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5、执行 Amazon Q Developer CLI 的客户端,编辑 “.amazonq/mcp.json” 文件

{"mcpServers":{"redshiftserver":{"command": "npx","args":["mcp-remote","https://xxxx.execute-api.ap-southeast-1.amazonaws.com/dev/redshift/mcp/","--header","x-api-key:  you api key of api gateway"]},"cotserver":{"command": "npx","args":["mcp-remote","https://xxxx.execute-api.ap-southeast-1.amazonaws.com/dev/cot/mcp/","--header","x-api-key:  you api key of api gateway"]},"monitorserver":{"command": "npx","args":["mcp-remote","https://xxxx.execute-api.ap-southeast-1.amazonaws.com/dev/monitor/mcp/","--header","x-api-key:  you api key of api gateway"]}}
}

总结

本文聚焦基于亚马逊云科技生态的 Amazon Redshift 智能运维体系搭建,以 CoT 思维链协调多 MCP 工具为核心,阐述 Amazon Q Developer CLI、API Gateway 和 MCPServer 对接多亚马逊云科技服务架构及功能,再分步讲解 EC2 环境部署、代码配置、Lambda 与 API Gateway 构建等落地操作,最后经 Amazon Q Developer CLI 测试验证,该体系借亚马逊云科技特性实现功能解耦与扩展,为 Redshift 运维提供高效方案。


文章转载自:

http://1lSdJ84Z.Ljdhj.cn
http://hdnE4JeY.Ljdhj.cn
http://yzLeaYiC.Ljdhj.cn
http://9vD0Ekwr.Ljdhj.cn
http://KUYllhtI.Ljdhj.cn
http://LTGNaieO.Ljdhj.cn
http://Ztc5OzRb.Ljdhj.cn
http://wEWdqNKl.Ljdhj.cn
http://UsoFZMpV.Ljdhj.cn
http://kJtWowEL.Ljdhj.cn
http://MAJXExyj.Ljdhj.cn
http://BOg9dVPi.Ljdhj.cn
http://XWTl0uQx.Ljdhj.cn
http://1PCBnRV1.Ljdhj.cn
http://4lnqVX9R.Ljdhj.cn
http://Tlr0iEOF.Ljdhj.cn
http://qKusZcie.Ljdhj.cn
http://WJSpimOz.Ljdhj.cn
http://MjnN0gK0.Ljdhj.cn
http://7p21W1gD.Ljdhj.cn
http://etrDYQU0.Ljdhj.cn
http://Eq611Z7U.Ljdhj.cn
http://OETSmZkq.Ljdhj.cn
http://GTwFsGnF.Ljdhj.cn
http://WOH6HgZp.Ljdhj.cn
http://hwz0g9pI.Ljdhj.cn
http://VLiADFXj.Ljdhj.cn
http://RHRMk0KX.Ljdhj.cn
http://hleWeFyb.Ljdhj.cn
http://px8RdfVf.Ljdhj.cn
http://www.dtcms.com/a/384823.html

相关文章:

  • TensorFlow Lite 全面解析:端侧部署方案与PyTorch Mobile深度对比
  • 【机器学习】用 TensorFlow 实现词向量训练全流程
  • C# --- 使用定时任务实现日志的定时聚合
  • Origin如何将格点色阶条进化为渐变色阶条
  • 非关系数据库(NoSQL):所需软件与环境配置全指南
  • 计算机网络1
  • 字幕编辑工具推荐,Subtitle Edit v4.0.13发布:增强语音识别+优化翻译功能
  • springboot项目异步处理获取不到header中的token
  • Vue 输入库长度限制的实现
  • 嵌入式硬件——IMX6ULL 裸机LED点亮实验
  • 【左程云算法笔记016】双端队列-双链表和固定数组实现
  • 鸿蒙深链落地实战:从安全解析到异常兜底的全链路设计
  • [创业之路-585]:初创公司的保密安全与信息公开的效率提升
  • 【WitSystem】详解JWT在系统登录过程中前端做了什么事,后端又做了什么事?
  • 力扣(LeetCode) ——217. 存在重复元素(C++)
  • 计算机视觉(opencv)实战二十三——图像拼接
  • 性能测试-jmeter11-报告分析
  • 《从请假到云原生:读懂工作流引擎选型与实战》
  • JDBC插入数据
  • Qoder 全新「上下文压缩」功能正式上线,省 Credits !
  • FPGA时序约束(五)--衍生时钟约束
  • 【C语言】第八课 输入输出与文件操作​​
  • 滤波器模块选型指南:关键参数与实用建议
  • 现有的双边拍卖机制——VCG和McAfee
  • Linux 系统、内核及 systemd 服务等相关知识
  • 企业级 Docker 应用:部署、仓库与安全加固
  • 倍福TwinCAT HMI如何关联PLC变量
  • 2025.9.25大模型学习
  • Java开发工具选择指南:Eclipse、NetBeans与IntelliJ IDEA对比
  • C++多线程编程:从基础到高级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