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已知两个平面点的坐标、切线方向、曲率,构造三阶Bezier曲线的方法

一.三阶 Bézier 曲线定义

三阶 Bézier 曲线由四个控制点 P₀, P₁, P₂, P₃ 定义,其参数方程为:

B(t) = (1 - t)³P₀ + 3(1 - t)²tP₁ + 3(1 - t)t²P₂ + t³P₃, t ∈ [0,1]

二.输入条件

设:

  • 起点:P₀ = (x₀, y₀)
  • 终点:P₃ = (x₃, y₃)
  • 起点切线方向(单位向量):T₀ = (cos θ₀, sin θ₀)
  • 终点切线方向(单位向量):T₃ = (cos θ₃, sin θ₃)
  • 起点曲率:κ₀
  • 终点曲率:κ₃

三.Bezier 曲线的导数与几何条件

Bézier 曲线的一阶导数为:

B′(t) = 3(1 - t)²(P₁ - P₀) + 6(1 - t)t(P₂ - P₁) + 3t²(P₃ - P₂)

在端点处:

  • B′(0) = 3(P₁ - P₀) ⇒ P₁ = P₀ + (B′(0))/3
  • B′(1) = 3(P₃ - P₂) ⇒ P₂ = P₃ - (B′(1))/3

设起点和终点的切向速度大小分别为 s₀ 和 s₃,则:

  • B′(0) = s₀ T₀
  • B′(1) = s₃ T₃

因此: P₁ = P₀ + (s₀/3) T₀
P₂ = P₃ - (s₃/3) T₃

四.利用曲率确定参数 s₀ 和 s₃

平面曲线在参数 t 处的曲率公式为:

κ(t) = |B′(t) × B″(t)| / |B′(t)|³

其中二维叉积:a × b = aₓbᵧ - aᵧbₓ

Bezier 曲线的二阶导数为:

B″(t) = 6(1 - t)(P₂ - 2P₁ + P₀) + 6t(P₃ - 2P₂ + P₁)

在 t = 0 处:

  • B′(0) = s₀ T₀
  • B″(0) = 6(P₂ - 2P₁ + P₀) = 6[(P₃ - (s₃/3)T₃) - 2(P₀ + (s₀/3)T₀) + P₀]
    = 6[P₃ - P₀ - (2s₀/3)T₀ - (s₃/3)T₃]

但为简化,我们使用曲率在端点的近似表达式。

对于三阶 Bezier 曲线,起点曲率 κ₀ 的近似公式为:

κ₀ ≈ |T₀ × (P₂ - 2P₁ + P₀)| / (|P₁ - P₀|²)

但更实用的方法是使用以下曲率与参数速度的关系

在 t = 0 处,有:

κ₀ = |B′(0) × B″(0)| / |B′(0)|³

计算:

  • B′(0) = s₀ T₀
  • B″(0) = 6(P₁ - 2P₀ + P₂),但 P₁ 和 P₂ 依赖于 s₀, s₃

代入 P₁ 和 P₂ 的表达式:

令 ΔP = P₃ - P₀
令 V₀ = T₀, V₃ = T₃

则: P₁ = P₀ + (s₀/3) V₀
P₂ = P₃ - (s₃/3) V₃

代入 B″(0): B″(0) = 6[(P₁ - 2P₀ + P₂)]
= 6[(P₀ + (s₀/3)V₀) - 2P₀ + (P₃ - (s₃/3)V₃)]
= 6[-P₀ + P₃ + (s₀/3)V₀ - (s₃/3)V₃]
= 6[ΔP + (s₀/3)V₀ - (s₃/3)V₃]

则: B′(0) × B″(0) = (s₀ V₀) × {6[ΔP + (s₀/3)V₀ - (s₃/3)V₃]}
= 6s₀ [V₀ × ΔP + (s₀/3)(V₀ × V₀) - (s₃/3)(V₀ × V₃)]
= 6s₀ [V₀ × ΔP - (s₃/3)(V₀ × V₃)] (因 V₀ × V₀ = 0)

|B′(0)|³ = (s₀)³

因此:

κ₀ = |6s₀ [V₀ × ΔP - (s₃/3)(V₀ × V₃)]| / s₀³
= 6 |V₀ × ΔP - (s₃/3)(V₀ × V₃)| / s₀²

同理,在终点 t = 1:

κ₃ = 6 |V₃ × (ΔP) - (s₀/3)(V₃ × V₀)| / s₃²
注意:V₃ × V₀ = - (V₀ × V₃)

五.求解 s₀ 和 s₃

为简化,常假设 s₀ = s₃ = s(对称情况),或使用启发式方法。

一种常用近似方法是忽略高阶耦合项,采用:

s₀ ≈ √( |2 (T₀ × (P₃ - P₀))| / |κ₀| ) ,若 κ₀ ≠ 0
s₃ ≈ √( |2 (T₃ × (P₀ - P₃))| / |κ₃| ) ,若 κ₃ ≠ 0

更稳健的方法是通过数值求解以下两个方程:

κ₀ = 6 |V₀ × ΔP - (s₃/3)(V₀ × V₃)| / s₀²
κ₃ = 6 |V₃ × (-ΔP) - (s₀/3)(V₃ × V₀)| / s₃²

注意:二维叉积为标量,可用行列式计算: V₀ × V₃ = cosθ₀ sinθ₃ - sinθ₀ cosθ₃ = sin(θ₃ - θ₀)

六.最终控制点计算步骤

  1. 计算 ΔP = P₃ - P₀
  2. 计算叉积:
    • C₀₃ = T₀ × T₃ = sin(θ₃ - θ₀)
    • D₀ = T₀ × ΔP
    • D₃ = T₃ × (-ΔP)
  3. 求解以下方程组(可用数值方法如牛顿法): s₀² = 6 |D₀ - (s₃/3) C₀₃| / |κ₀|
    s₃² = 6 |D₃ + (s₀/3) C₀₃| / |κ₃|
  4. 计算控制点: P₁ = P₀ + (s₀/3) T₀
    P₂ = P₃ - (s₃/3) T₃

七.特殊情况处理

  • 若 κ₀ = 0,则起点附近近似直线,可设 s₀ 较大或基于切线对齐设定。
  • 若切线方向与弦方向接近平行,叉积接近零,需正则化处理。

此方法可用于路径规划、字体设计、机器人轨迹生成等需要 G² 连续(位置、切线、曲率)拼接的场景。

http://www.dtcms.com/a/374207.html

相关文章:

  • STM32添加库函数
  • Python 示例(Tkinter)
  • 学习如何基于ACP-SDK构建多智能体系统
  • Dify 从入门到精通(第 83/100 篇):Dify 的多模态模型性能调优(高级篇)
  • 【docker】镜像制作
  • 前端安全攻防:XSS, CSRF 等防范与检测
  • Unity鱼眼特效
  • MySQL表结构优化:安全删除字段(DROP COLUMN)的完整指南与避坑手册
  • Java全栈技术选型指南
  • Leptos框架深度解析:用Rust构建高性能Web应用的未来
  • 嵌入式学习day45-硬件—汇编
  • Gazebo1: gz命令工具理解与掌握
  • 电路运行的核心-RTC
  • 高并发下的锁选择:乐观锁 vs 悲观锁全面对比
  • 本地部署大模型和知识库实现问答AI
  • python编程:一文掌握pypiserver的详细使用
  • 【人工智能99问】开源项目RAGflow_by_infiniflow介绍(37/99)
  • Qt C++ 复杂界面处理:巧用覆盖层突破复杂界面处理难题​之一
  • 一种高效绘制余晖波形的方法Qt/C++
  • 本地部署的Qwen3,测试不同数量并发请求的吞吐量
  • 【从零开始java学习|第十三篇】字符串究极知识总结
  • Linux内核进程管理子系统有什么第四十六回 —— 进程主结构详解(42)
  • Kafka 与 RocketMQ 核心概念与架构对比
  • 【检索通知】2025年IEEE第二届深度学习与计算机视觉国际会议检索
  • 2025年AC-DC电源模块选购指南与应用方案解析
  • LeetCode 面试经典 150 题:删除有序数组中的重复项 II(最多保留 2 次 + 通用 k 次解法详解)
  • 在OpenHarmony上适配图形显示【2】——调试display hdi的技巧
  • 在 JavaScript 中轻松实现 AES 加密与解密:从原理到实战
  • Mockoon:开源免费的本地Mock服务工具,提升前后端联调效率
  • C/C++圣诞树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