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显存占用量换算
首先,一个最直接的换算关系是:每10亿(1B)参数在不同精度下所需的理论显存基础值。这可以概括为下表:
精度类型 | ||
每个参数所占字节每1B参数所需理论显存FP32 | ||
4 Bytes~4 GBFP16/BF16 | ||
2 Bytes~2 GBINT8 | ||
1 Byte~1 GBINT4 |
0.5 Bytes~0.5 GB🧮 以14B模型为例
一个拥有140亿(14B)参数的模型,其原始模型大小(即权重文件在硬盘上占用的空间)的计算公式为:
原始模型大小 (GB) = 参数量 (B) × 每个参数的字节数
据此,14B模型在不同精度下的原始模型大小约为:
FP32: 14 × 4 = 56 GB
FP16/BF16: 14 × 2 = 28 GB
INT8: 14 × 1 = 14 GB
INT4: 14 × 0.5 = 7 GB
然而,模型在运行时占用的显存通常会比其原始模型大小再多20%到30%,用于容纳计算过程中的中间激活值(Activation)、KV Cache(自回归解码的关键)、框架开销等。
因此,运行所需显存 ≈ 原始模型大小 × 1.2 ~ 1.3
对于14B模型推理,在不同精度下的显存需求大致为:
FP16/BF16推理: ≈ 28 GB × 1.2 = 33.6 GB (例如,需要一张A100-40GB或两张RTX 3090-24GB)
INT8量化推理: ≈ 14 GB × 1.2 = 16.8 GB (一张RTX 4090-24GB或RTX 3090-24GB可胜任)
INT4量化推理: ≈ 7 GB × 1.2 = 8.4 GB (消费级显卡如RTX 4070 Ti 12GB即可运行)
🧪 训练与推理的显存差异
训练过程的显存占用远高于推理,因为它需要额外存储梯度(Gradients)、优化器状态(Optimizer States,如Adam优化器的一阶动量和二阶动量)以及更大量的前向激活以供反向传播。
对于全参数微调(SFT),一个常用的经验公式是:训练显存占用 (GB) ≈ 12 × 模型参数量 (B)。
这意味着训练一个14B的模型,峰值显存需求可能接近 12 × 14 = 168 GB,这通常需要多张高性能GPU通过分布式并行技术协作完成。
为了降低训练门槛,可以采用参数高效微调方法(PEFT),如 LoRA。它只训练新增的旁路矩阵,极大减少了需要存储的梯度和优化器状态。使用LoRA后,14B模型训练所需的显存可能降至 50-60 GB 左右。
💡 优化显存占用的常用技巧
量化(Quantization):这是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如将FP16模型量化为INT8或INT4,能显著减少显存占用和加速计算,但可能会带来轻微的精度损失。
使用更高效的优化器:例如,bitsandbytes 库提供了8位优化器,可以大幅减少优化器状态的内存开销。
梯度检查点(Gradient Checkpointing):通过以时间换空间的方式,在反向传播时重新计算部分前向激活,而不是全部保存,从而显著降低激活值带来的显存消耗。
模型并行(Model Parallelism):当模型过大无法放入单卡时,将其拆分到多个GPU上。
张量并行(Tensor Parallelism):将单个运算符(如线性层)的计算拆分到多个设备上,是模型并行的一种细化形式。
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你更好地规划和估算大模型所需的资源。如果你有特定的硬件环境或模型目标,我们可以更深入地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