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技术栈梳理】01-核心框架与运行时(CLR)
文章目录
- 1 .NET Runtime(CLR-公共语言运行时)
- 1.1 中间语言 IL
- 1.1.1 从源代码到通用中间语言(IL)
- 1.1.2 运行时加载:CLR登场
- 1.1.3 核心步骤:即时编译 (JIT Compilation)
- 1.1.4 执行与内存管理(GC)
- 1.1.5 演进与高级模式:分层编译与 AOT
核心框架与运行时是.NET的基石,决定了能开发什么类型的应用已经如何运行。
1 .NET Runtime(CLR-公共语言运行时)
负责执行编译后的代码(中间语言,IL)、内存管理(垃圾回收GC)、异常处理、线程管理等。是所有.Net应用的引擎
1.1 中间语言 IL
.Net运行时(CLR)执行编译后的代码(中间语言,IL)是一个核心过程,理解这个过程就能明白跨平台、安全性、高性能等特性的基础。
整个过程可以概括为一下关键阶段
- 编写源代码与编译为IL
- 分发与部署(包含IL的程序集)
- 运行时加载与即时编译(JIT Compilation)
- 执行本地代码
- 优化与高级特性(分层编译、AOT)
1.1.1 从源代码到通用中间语言(IL)
当使用 C#、F# 或 VB.NET 编写代码并执行 dotnet build 时,发生的事情与 C/C++ 这样的原生语言完全不同
- C/C++ (原生编译):编译器直接将源代码编译为针对特定 CPU 架构(如 x86, ARM)和操作系统的本地机器码。这个代码无法在其他平台上运行
- .NET (托管编译):编译器(如 Roslyn for C#)会将源代码编译为一种称为 中间语言 (IL) 或 通用中间语言 (CIL) 的字节码。同时,它还会生成丰富的元数据(描述代码中的类型、成员、引用等信息)
- IL是什么
可以把IL想象成一种高度抽象、与特定CPU无关的“汇编语言”。它比高级语言更底层,但是比真正的机器码更高级。它包含了ldloc(加载本地变量)、add(相加)、call(调用方法)这样的指令
- 为什么这样做?
关键优势:跨平台和语言互操作性。IL是一种统一的、标准的输出格式。无论使用的事C#还是F#,最终都变成了IL。这使得.NET运行时只需要理解IL这一种语言,就能运行所有.NET语言编写的程序。同时,因为IL不是特定于某个平台的,所以同一个IL程序集(.dll或.exe)可以分发到任何有相应.NET运行时(CLR)的平台上(Windows、Linux、macOS)
1.1.2 运行时加载:CLR登场
当运行一个.NET程序时,操作系统会启动.NET运行时(CLR)。CLR的程序集加载器会负责找到并加载程序集(以及它所依赖的所有程序集)。加载后,CLR会读取其中的元数据和IL代码,为执行做准备。
1.1.3 核心步骤:即时编译 (JIT Compilation)
这是最神奇、最核心的一步,CLR不会直接“解释”执行IL(像早期的Java或Python那样)。相反,它使用一个名为JIT编译器(Just-In-Time Compiler)的组件
JIT编译器的工作流程如下:
- 按需编译:当一个方法(函数)第一次被调用时,JIT编译器才会开始工作。CLR不会在程序启动时就把所有IL都编译成本地代码,这避免了不必要的启动延迟。
- 读取IL:JIT编译器从已加载的程序集中获取该方法的IL代码。
- 验证:在编译之前,JIT会执行一个重要的验证过程。它会检查IL代码是否是类型安全的(例如:不会错误地将一个整数当做对象引用来使用)。这个步骤是.NET内存安全和安全沙箱的基石,它能组织大量潜在的内存损坏漏洞。
- 编译为本地代码:验证通过后,JIT编译器将IL代码动态地编译成当前所在平台的本地机器码(x86、x64、ARM等)。这个过程考虑了当前的CPU和操作系统环境。
- 存储和执行:编译生成的本地机器码被存储在内存中的一块特定的区域(通常称为JIT代码堆)。然后CLR修改该方法的方法表,使其条目指向这块新生成的本地代码。最后,程序执行这个刚刚编译好的、极其高效的本地代码。
JIT的优势
-
跨平台:
同一个IL包,在Windows上JIT编译为x86代码,在Linux上编译为x64代码,在Raspberry Pi上编译为ARM代码。 -
性能优化:
JIT编译器可以进行运行时优化。它可以根据程序运行的实际环境进行优化。例如,如果它检测到运行程序的CPU支持特定的指令集(如AVX2),它就可以生成使用这些指令的更高效的代码。静态编译器(如C++)在编译时无法知道程序最终会运行在什么CPU上,因此无法做到这一点。 -
节省内存:
只有真正被执行到的代码才会被编译和加载到内存中。
1.1.4 执行与内存管理(GC)
代码已经是以本地机器码的形式在 CPU 上直接执行了,速度非常快。
在执行过程中,CLR 的另一个核心组件——垃圾回收器 (Garbage Collector, GC)——会持续工作。它负责自动分配和释放内存。当对象不再被引用时,GC 会自动回收它们占用的内存,开发者无需(也不能)手动释放。这消除了内存泄漏和悬空指针等常见问题。
1.1.5 演进与高级模式:分层编译与 AOT
最初的 JIT 编译策略是“一次性编译”,但现代 .NET(.NET Core 3.0+)引入了更先进的策略:
- 分层编译 (Tiered Compilation)
- 第一层 (快速 JIT):当一个方法第一次被调用时,JIT会快速地进行编译,生成优化程度较低但编译速度极快的代码。目标是尽快让程序跑起来
- 第二层 (优化 JIT):如果发现某个方法被频繁调用(成为“热路径”),CLR会在后台异步地启动一个优化版本的JIT编译器,重新编译该方法,生成高度优化的、更快的本地代码。之后对该方法的调用就会切换到优化版本上。
- **好处:**完美平衡了启动速度和运行速度。
- 预先编译 (AOT - Ahead of Time)
- 虽然JIT很棒,但是它的编译过程仍然会在程序运行时产生一些开销(CPU和内存)。对于某些场景(如启动速度极致的App、命令工具),我们希望消除这个开销
- Native AOT:.NET提供了Native AOT编译模式。它在发布时就直接将IL代码编译为本地可执行文件,完全不需要在目标机器上安装.NET运行时,也没有JIT编译阶段
- 结果:生成的文件更大,启动速度极快,但失去了JIT的运行时优化能力。.NET 8和更高版本对Native AOT的支持已经非常完善
总结与类比
步骤 | .Net(托管) | Java | 传统原生(C/C++) |
---|---|---|---|
编译 | 源代码 -> 中间语言 (IL)+ 元数据 | 源代码 -> 字节码 (.class) | 源代码 -> 本地机器码 (.exe) |
分发 | 包含 IL 的程序集(跨平台) | 包含字节码的 JAR 文件(跨平台) | 特定平台的二进制文件 |
执行 | CLR + JIT 编译为本地代码并执行 | JVM + JIT 编译为本地代码并执行 | 操作系统直接加载执行 |
可以把一个 .NET 程序想象成:
- IL 是一份标准化的、与烹饪设备无关的菜谱。
- CLR 是一位厨师(JIT 编译器)和一个厨房(运行时环境)。
- 厨师在接到订单(方法调用)时,根据手头的厨具(CPU 架构)和食材(环境),现场(Just-In-Time) 将菜谱翻译成具体的烹饪步骤(本地机器码)并做菜(执行)。
这种方式既保证了菜谱(程序)的通用性,又能让每位厨师(不同平台上的 CLR)利用自己厨房的最优条件做出最好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