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电力方向 的创业idea1
根据第六条又有一个思路,22年已经有中科院发布电力和二氧化碳合成汽油,但由于成本当时不合算,如果清洁能源价格稳定低于0.5元每度(不准,但估计在0.3-0.8之间),那合成汽油的成本可以低于化石汽油成本。
在电子储存没有重大突破的前提下,合成汽油也算一种能源储存物了吧,依托现有石化能源的储存体系(油罐、加油站)实现 “即产即存、即存即运”,无需重建基础设施,这是其作为 “过渡性能源储存物” 的关键优势。
既消化了清洁能源(光伏、风电)的波动性产能(如白天光伏过剩电力可用于合成汽油,避免弃电),又将 “电力” 转化为可跨境贸易的 “液态燃料商品”,契合 “人民币锚定电力 + 电力间接出口” 的潜在逻辑(如向东南亚出口合成汽油,本质是出口中国的清洁能源产能)
合成汽油需消耗 CO₂(1 吨汽油约需 1.8 吨 CO₂),若采用工业尾气(如钢铁厂、电厂的 CO₂捕集),成本可低至 100-200 元 / 吨;若采用空气捕集(DAC 技术),成本高达 600-1000 元 / 吨。可促使环境变好。
电力合成汽油的能量转化效率仅为 35%-45%(即 1 度电的能量,最终仅 35%-45% 转化为汽油的化学能,其余以热能形式损耗),而锂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可达 85%-90%、氢能电解效率可达 70%-80%。因此,合成汽油更适合作为 “长周期、大容量的储能补充方案”(如季节性储能:夏季光伏过剩合成汽油,冬季用于供暖 / 发电),而非 “短周期、高效率的储能方案”(如电动汽车日常储能),只能聚焦 “重型交通、跨境能源贸易” 等特定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