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学习——七
redis缓存更新策略
业务场景:
- 低一致性需求:使用内存淘汰机制,例如店铺类型的查询缓存
- 高一致性需求:主动更新,并以超时剔除作为兜底方案。例如店铺详情查询的缓存
读操作:
缓存命中则直接返回
缓存未命中则查询数据库,并写入缓存,并设置超时时间
写操作:
先写数据库,然后再删除缓存
要确保数据库与缓存操作的原子性
主动更新策略中又有以下场景:
- cache aside pattern:由缓存的调用者,在更新数据库的同时更新缓存
- 缓存于数据库整合为一个服务,由服务来维护一致性,调用者调用该服务时,无需关心缓存一致性问题
- 调用者只操作缓存。由其他线程异步的将缓存数据持久化到数据库,保证最终一致
一般企业中用的较多的为第一种,尽管需要调用者自己编码,但是可靠性更高点。
方案1中操作缓存和数据库时有三个问题需要考虑:
-
删除缓存还是更新缓存?
更新缓存:每次更新数据库都更新缓存,无效写操作较多
删除缓存:更新数据库时让缓存失效,查询时再更新缓存 ,这种更好 -
如何保护缓存与数据库的操作的同时成功或失败?
单体系统:将缓存与数据库操作放在一个事务中
分布式系统:利用TCC等分布式事务方案 -
先操作缓存还是先操作数据库
先删除缓存,再操作数据库
先操作数据库,再删除缓存 不过这种线程不一致的概率更小 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