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遇到“指责型人格”别硬碰硬!3个反拿捏技巧,让他从挑刺变闭嘴

文|洪生鹏

刚刷到个帖子,楼主说自己快被老公逼疯了:

早上煎蛋放多了油被骂“败家”,

晚上拖完地没擦桌子被怼“眼里没活儿”,

连给孩子讲故事慢了都要被批“做事磨磨蹭蹭”。

评论区一堆人感同身受:

“我妈就这样,永远能从鸡蛋里挑出骨头”

“同事天天挑我毛病,明明他自己方案漏洞百出”。

遇到这种“指责型人格”,

硬碰硬只会吵到崩溃,

忍气吞声又憋屈到内伤,

到底该怎么办?

先得搞明白:指责型人格的人,本质上是“情绪的乞丐”。

他们不是真觉得你做得不好,而是需要通过挑错来证明“我比你强”,用贬低别人的方式掩盖自己的焦虑。

就像小区里那个总骂保安的大爷,年轻时事业不顺,退休后就靠挑别人毛病找存在感;

我前领导也是,自己压力大就天天开会骂下属,后来才知道他家里老婆常年抱怨他没本事。

这些人心里藏着个“没长大的小孩”,一旦感觉失控,就会用指责当武器,把你的情绪搅乱,好让你跟着他的节奏走。

最忌讳的就是“你骂我我就骂回去”。

之前有个朋友跟老婆吵架,老婆指责他“不顾家”,他立马回怼“你天天网购怎么不说”,结果从“谁做饭”吵到“当初就不该嫁你”,

最后冷战半个月。

指责型人格就像个“情绪旋涡”,你越反抗,他缠得越紧,因为他要的就是“你失控”——只要你生气、委屈、辩解,他就赢了,证明你“被他影响了”。就像你跟疯子吵架,路人只会觉得“这俩人都不正常”,输家永远是你。

真正聪明的做法,是用“反拿捏”技巧跳出他的圈套。

这三招亲测有效,不妨记下来:

第一招:“镜像反问”,把皮球踢回去。

他指责你时,别急着解释,用平静的语气反问一句“你为什么这么说?”

比如同事挑刺“你这报告数据不对”,你就问“具体哪个数据有问题?你觉得怎么改更合适?”。

多数指责型的人都是“只骂不解决”,你一较真,他反而慌了。

我表妹试过这招,她妈骂她“30岁不结婚丢死人”,她笑着问“妈,你是不是担心我老了没人照顾?还是怕亲戚说闲话让你没面子?”

她妈愣了一下,嘟囔着“我是为你好”,从此很少提这事。

反问的关键是“不接招”,让他不得不暴露真实需求,从“挑错”变成“解决问题”。

第二招:“情绪隔离”,不当他的“情绪垃圾桶”。

指责型的人说话像带刺,你得学会“左耳进右耳出”。

比如老公骂你“家务做不好”,你心里默念“他今天被老板骂了,不是针对我”,然后该干嘛干嘛。

一朋友的婆婆总挑她做饭咸,她从不辩解,下次做饭故意多放半勺盐,婆婆说“太咸了”,她就笑着说“哦,下次少放点”,转头该咋做咋做。

几次下来,婆婆发现“挑刺没用”,反而不骂了。

要知道,他的情绪是他的事,你没必要替他消化,就像下雨天别人朝你扔泥巴,你非要捡起来扔回去,只会弄脏自己。

第三招:“非暴力回应”,用“事实”代替“情绪”。

实在躲不过去,就用“陈述事实”代替“辩解对错”。

比如领导骂你“这方案写的什么玩意儿”,别回“我觉得挺好的”,而是说“好的,您看具体哪些部分需要改?我下午3点前给您初稿”。

去年公司新来个实习生,被老员工骂“笨手笨脚”,她从不还嘴,每次都拿个本子记

“王姐说我报表格式不对,下次注意”

“前台说我复印太慢,明天提前10分钟到公司练手”,

三个月后成了部门效率最高的人,老员工反而不好意思再骂她。

用行动证明“我知道问题,但我不被你影响”,

比说一万句“你别骂了”都管用。

说到底,对付指责型人格,核心是“不被他的钩子勾住”。

你越稳,他越慌;

你越不在乎,他的指责就越没杀伤力。

就像你开车遇到碰瓷的,

最好的办法不是下车理论,而是冷静报警。

你的情绪稳定,就是最硬的底气。

对此,怎么看?跟往常一样,谈谈我的个人两点看法:

第一,别试图“改变他”,先学会“保护自己”。

指责型人格的形成往往跟原生家庭、成长经历有关,不是你几句话能改的。

与其浪费时间“让他变好”,不如把精力放在“不让他影响你”上。

就像你不能叫醒装睡的人,但你可以戴上耳塞,让自己睡个好觉。

第二,真正的强大,是“允许别人不喜欢我”。

总有人看你不顺眼,总有人想挑你毛病,这不是你的错。

你不需要讨好所有人,更不需要用别人的指责惩罚自己。

就像树大招风,但大树从不会因为风骂它“长得太高”就停止生长——你只管向上,那些噪音,自然会被你的高度甩在身后。

遇到指责型人格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被他拖进情绪的泥潭。

要知道,你的价值不需要别人定义,你的情绪更不该被别人左右。

下次再有人对你指手画脚,试试这三招,你会发现,

当你不再为他的指责生气时,他的武器,就成了废铁。

周五安好!

感谢你读到最后!

--END--


文章转载自:

http://UGzlZ628.qkrzn.cn
http://rUnBZHdE.qkrzn.cn
http://WbbFaiP3.qkrzn.cn
http://l4dLwYtM.qkrzn.cn
http://1mYXIdtJ.qkrzn.cn
http://zxHtXN57.qkrzn.cn
http://BfR8sDzH.qkrzn.cn
http://S8UXBkVn.qkrzn.cn
http://AsDXCeBw.qkrzn.cn
http://5KXzvWja.qkrzn.cn
http://9GBYl6Px.qkrzn.cn
http://kk81qeOo.qkrzn.cn
http://4bEA0cc8.qkrzn.cn
http://Hcry6Oae.qkrzn.cn
http://KXGjOg7I.qkrzn.cn
http://NVRvCjFp.qkrzn.cn
http://AoCicznl.qkrzn.cn
http://oovXjyLl.qkrzn.cn
http://u3F77JIX.qkrzn.cn
http://sQyir2eM.qkrzn.cn
http://nCMYP33e.qkrzn.cn
http://B26IpX61.qkrzn.cn
http://dQ005Aay.qkrzn.cn
http://tF9XCEVQ.qkrzn.cn
http://Q5YR12OB.qkrzn.cn
http://OsxyHuqZ.qkrzn.cn
http://snESNX40.qkrzn.cn
http://rMHqkxRg.qkrzn.cn
http://txmriVj0.qkrzn.cn
http://nQ3y6rY5.qkrzn.cn
http://www.dtcms.com/a/369154.html

相关文章:

  • numpy实现torch和multi-head
  • 基于TurboID的邻近标记质谱(PL-MS)实验指南③:完整实验流程
  • Day26 函数1
  • Hutool AI模块已经上线
  • 从头开始学习AI:第四章 - 逻辑回归与分类问题
  • 优利德绝缘电阻测试仪:从原理、操作到安全应用的完全指南
  • GCC工具链使用学习笔记
  • 【前端教程】JavaScript 实现图片鼠标悬停切换效果与==和=的区别
  • 8. Mono与IL2Cpp简介
  • LLM与数据工程的融合:衡石Data Agent的语义层与Agent框架设计
  • ESP-IDF串口中断接收
  • git命令解析
  • 如何从chrome中获取会话id
  • Linux/UNIX系统编程手册笔记:进程组、会话、作业控制、优先级、调度、资源
  • HTML HTML基础(2)
  • Git 同步最新代码:用 stash -> pull -> pop 安全同步更新
  • java,通过SqlSessionFactory实现动态表明的插入和查询(适用于一个版本一个表的场景)
  • 男人怕老婆:家庭幸福的密码与社会文明的缩影?
  • 基于单片机的六足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
  • watchEffect 与 watch的区别
  • 怎么获取Nano Banana的APK Key?
  • proxmox8升级到proxmox9
  • Karmada v1.15 版本发布
  • AI在目前会议直播系统中应用
  • 【C++】 priority_queue 容器模拟实现解析
  • rust语言 (1.88) egui (0.32.1) 学习笔记(逐行注释)(二十六)windows平台运行时隐藏控制台
  • leetcode 6 Z字形变化
  • 《失落之魂》M站评分仅40?国产动作类游戏究竟何去何从?
  • Day36 IO多路复用技术
  • [论文阅读] 人工智能 + 软件工程 | 当ISO 26262遇上AI:电动车安全标准的新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