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当G1机器人跳出“丝滑舞步“:算力+AI 催生具身智能

还记得2025年央视春晚火爆全国的16台身着秧歌服的宇树H1机器人吗?

当大家还在惊叹“机器人扭得比我还专业”时,宇树的工程师们已悄然将G1推向下一个里程碑。

最近,在B站一段点击量破百万的视频中,升级后的G1正随着动感音乐完成高难度街舞动作:前倾45度的机械身躯急速后仰,在即将触地的瞬间精准悬停;连续三个侧手翻后,钢铁之躯竟能模仿人类舞者的wave律动。

G1

这款发布于2024年5月的智能体,身高1.27米、体重35公斤,却拥有23-43个可爆发120N·m扭矩的关节电机,甫一登场便以“徒手劈可乐”“单腿跳跃”等硬核操作刷屏全球社交媒体。

从春晚舞台到B站热搜,这场跨越式进化背后,是价值百万的算力结晶。

算法升级:解码算力“暗能量”

G1 机器人23-43个关节电机的协同运作,本质上是一场精密的数学博弈。每个电机每秒需处理超过2000次扭矩反馈,而要让1.27米高的机械体跳出0.1毫米级精度的舞步,背后是每天超过5万次的强化学习训练——这相当于让机器人把《这就是街舞》全集反复练习300遍。

当机器人学习新舞蹈时,其神经网络会在云端调用超过8000个并行计算单元,仅《科目三》这种网红舞蹈就需要消耗相当于3.6万部4K电影渲染的算力资源。这也解释了为何宇树选择将训练集群部署在拥有20万张A100芯片的超级智算中心。

更值得关注的是算法与硬件的"双向奔赴":当G1的关节电机响应延迟从50ms压缩至8ms,其运动控制模型的数据吞吐量反而增加了4倍。这种指数级增长的需求,直接推动了边缘计算服务器的升级浪潮。

未来已来:当机器人撞开智能时代

站在2025年的门槛回望,我们会发现人形机器人的舞蹈不只是技术表演——每一个扭动的机械关节正在叩击一个万亿级市场的大门。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预测,到2028年全球将有1200万台人形机器人参与物流、教育、医疗等领域,而这相当于再造3个当前规模的云计算市场。 

对于算力产业而言,这既是史诗级机遇也是严峻挑战:当机器人集群开始“思考”,当每个动作都牵扯着千兆级数据传输,传统云计算架构正在被分布式智能网络重构。

从波士顿动力的后空翻到G1的街舞solo,人形机器人用十年时间走完了人类百万年的进化之路。当我们在抖音刷到机器人的舞蹈挑战时,不妨多想一步:那些流畅动作背后,是每天在智算中心奔涌的800PB训练数据;每个精准定位的关节转角,都来源于强大的算力支持。 

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相关文章:

  • Entity Framework Core开发采用Repository与DbContext优势和劣势,及开发的方便与快速
  • 在虾分发平台上将h5页面打包成app
  • 基于springboot的学习社区博客
  • 关于uniapp使用renderJS中调用父类方法和参数的使用
  • dubbo转http方式调用
  • 爱普生SG-8101CE可编程晶振赋能智能手机的精准心脏
  • 6.3 - UART串口数据发送之中断
  • MessageAuthenticator
  • 设计模式-(单例,简单工厂,工厂,抽象工厂)
  • 【组态PLC】基于三菱西门子S7-200PLC和组态王自动洗衣机组态设计【含PLC组态源码 M012期】
  • [创业之路-326]:两种事业部授权模式:战略管控与运营管控
  • 数位dp-
  • el-select滚动获取下拉数据;el-select滚动加载
  •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案例真题】2011上半年案例分析答案和详解
  • 使用python接入腾讯云DeepSeek
  • 数据类型转换
  • 项目范围管理--从规划到控制项目范围的核心思想
  • 多弹协同末制导律设计
  • C++与Python实现LiDAR点云投影对比:关键差异与易错点详解
  • CAESAR II 14管道应力和柔性分析软件
  • “80后”北大硕士罗婕履新甘肃宁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 流失海外79年,两卷战国帛书回归祖国
  • 高瓴、景林旗下公司美股持仓揭晓:双双增持中概股
  • 夜读丨什么样的前程值得把春天错过
  • 遭车祸罹难的村医遇“身份”难题:镇卫生院否认劳动关系,家属上诉后二审将开庭
  • 高新波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