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讲清楚:场景、痛点、需求
在商业世界中,为何有的产品能精准击中用户心坎、成为现象级爆品,而有的方案纵使投入海量资源,却始终像隔靴搔痒般难以打动人心?答案往往藏在三个看似基础却决定成败的底层逻辑里:场景、痛点、需求。场景是用户在什么情况下遇到了问题?痛点是在这个场景下,用户具体遇到了什么问题/麻烦/不爽?需求是为了解决这个痛点,用户真正想要什么/需要什么?
场景----故事发生的背景板
场景描述了用户使用产品或服务时所处的具体环境、情境和行为。通过关键问题: “用户是在什么样的具体情况下?”细分具象化,主要包含: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目标、环境,提供理解用户行为和感受的背景信息。
人物: 谁?(用户画像)
时间: 什么时候?(早上通勤、深夜加班、周末购物...)
地点: 在哪里?(办公室、家里、地铁上、商场里...)
事件: 在做什么?(工作、学习、娱乐、社交、购物...)
目标: 用户当时想要达成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完成工作、放松心情、买到某物...)
环境: 网络状况、设备类型、物理环境、是否有他人影响等。
例如:外卖场景, 一个年轻的上班族(人物),工作日晚7点刚下班(时间),在拥挤的地铁上(地点),又累又饿(状态),想快速解决晚餐问题,不想做饭也不想花太多时间外出(目标),手机电量剩余不是很多,约20%(条件)。
场景是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背景和基础,具有时效性、空间性、互动性,不同的场景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