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将std容器的正向迭代器转换成反向迭代器

迭代器是一种很有用的设计模式,它提供一种方法顺序访问一个聚合对象(如列表、集合、树等)中的各个元素,而又不暴露该对象的内部表示。迭代器最大的好处是实现了遍历逻辑与数据结构解耦,比如说,你使用迭代器实现了某个容器对象的遍历,后来发现这个容器不合适,需要更换成另外一个容器,那么在修改容器类型之后,就不用修改遍历操作。

虽然现代编程都内置了对迭代器模式的支持,但是自己在封装某个数据对象实现的时候,就免不了自己实现迭代器。一般而言是先封装正向迭代器,如果还有反向遍历的需求,那么就可以通过正向迭代器来实现反向迭代器。C++中std的迭代器实现还是挺绕的,比如正向迭代器begin是第一个元素,end最后一个元素的后一个元素;反向迭代器rbegin是最后一个元素,rend是第一个元素的前一个元素——两者最好不要混用,用正向迭代器实现反向遍历操作多半不靠谱。

那么具体如何通过正向迭代器来获取反向迭代器呢?可以使用如下公式:

反向迭代器 r_it = std::reverse_iterator<正向迭代器类型>(fwd_it + 1);

可参考如下示例来验证: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using namespace std;int main() {// 创建一个 vector 用于测试std::vector<int> vec = {10, 20, 30, 40, 50};std::cout << "容器内容: ";for (const auto& elem : vec) {std::cout << elem << " ";}std::cout << std::endl << std::endl;// --- 测试 1: fwd_it 指向第一个元素 (10) ---std::cout << "=== 测试 1: fwd_it 指向第一个元素 ===" << std::endl;auto fwd_it_first = vec.begin();  // 指向 10std::cout << "fwd_it_first 指向的元素: " << *fwd_it_first << std::endl;// 使用公式构造反向迭代器auto r_it_first =std::reverse_iterator<std::vector<int>::iterator>(fwd_it_first + 1);std::cout << "r_it_first 指向的元素: " << *r_it_first << std::endl;// 验证它们是否指向同一个值std::cout << "指向同一个元素吗? "<< (*fwd_it_first == *r_it_first ? "是" : "否") << std::endl;std::cout << std::endl;// --- 测试 2: fwd_it 指向最后一个元素 (50) ---std::cout << "=== 测试 2: fwd_it 指向最后一个元素 ===" << std::endl;auto fwd_it_last = vec.end() - 1;  // 指向 50 (不能用 vec.end() + 1!)std::cout << "fwd_it_last 指向的元素: " << *fwd_it_last << std::endl;// 使用公式构造反向迭代器auto r_it_last =std::reverse_iterator<std::vector<int>::iterator>(fwd_it_last + 1);std::cout << "r_it_last 指向的元素: " << *r_it_last << std::endl;// 验证它们是否指向同一个值std::cout << "指向同一个元素吗? "<< (*fwd_it_last == *r_it_last ? "是" : "否") << std::endl;std::cout << std::endl;// --- 测试 3: fwd_it 指向中间元素 (30) ---std::cout << "=== 测试 3: fwd_it 指向中间元素 ===" << std::endl;auto fwd_it_middle = vec.begin() + 2;  // 指向 30std::cout << "fwd_it_middle 指向的元素: " << *fwd_it_middle << std::endl;// 使用公式构造反向迭代器auto r_it_middle =std::reverse_iterator<std::vector<int>::iterator>(fwd_it_middle + 1);std::cout << "r_it_middle 指向的元素: " << *r_it_middle << std::endl;// 验证它们是否指向同一个值std::cout << "指向同一个元素吗? "<< (*fwd_it_middle == *r_it_middle ? "是" : "否") << std::endl;std::cout << std::endl;
}

运行的结果是:

容器内容: 10 20 30 40 50=== 测试 1: fwd_it 指向第一个元素 ===
fwd_it_first 指向的元素: 10
r_it_first 指向的元素: 10
指向同一个元素吗? 是=== 测试 2: fwd_it 指向最后一个元素 ===
fwd_it_last 指向的元素: 50
r_it_last 指向的元素: 50
指向同一个元素吗? 是=== 测试 3: fwd_it 指向中间元素 ===
fwd_it_middle 指向的元素: 30
r_it_middle 指向的元素: 30
指向同一个元素吗? 是

说明公式是成立的。不过在使用这个公式之前需要检查fwd_it是不是end,因为end是容器最后一个元素的后一个元素,对其进行加1操作可能会导致未定义的行为而出错。

http://www.dtcms.com/a/337470.html

相关文章:

  • SCAU学习笔记 - 校科联自科二面通关指南
  • 淘宝扭蛋机小程序开发:引领电商娱乐化新潮流
  • Python循环语句 从入门到精通
  • Qt——对话框 QDialog
  • 51c大模型~合集170
  • Codeforces I Will Definitely Make It
  • 构建情感智能体:下一代AI心理助手的架构与实践
  • 折扣大牌点餐api接口对接适合本地生活吗?
  • QT中同时兼任VS2019和VS2022套件
  • 企业级大模型微调指南:数据准备、参数调优与部署优化全流程
  • 从0-1使用Fastmcp开发一个MCP服务,并部署到阿里云百炼 -持续更新中
  • 大数据服务完全分布式部署- 其他组件(阿里云版)
  • 数字隔离器,变频器安全运行的 “隐形引擎”
  • 深入对比:Chromium的base::RefCounted与std::shared_ptr——从线程安全到性能优化
  • 宏观认识 Unitree LiDAR L1 及其在自动驾驶中的应用
  • Avalonia实例实战七:动画
  • win环境断电强制拉库报ORA-600 kcbzib_kcrsds_1故障处理---惜分飞
  • 数据库:表和索引结构
  • 【datawhale组队学习】n8n TASK01
  • 知识蒸馏 Jensen-Shannon散度
  • 为什么品牌更愿意为新品打广告?
  • 机器学习——XGBoost算法
  • 力扣2道dp
  • easyexcel fastexcel 官方文档 easyexcel合并单元格
  • 项目会议怎么开才有效
  • 【前端面试题】JavaScript 核心知识点解析(第十四题解析到第二十二题)
  • 【Mac】【Minecraft】关于如何在Mac上搭建基岩版MC服务器的方法
  • 前端Element-plus的选择器 el-select 清空内容时,后端对应的更新方式,支持更新为null
  • 【秋招笔试】2025.08.09网易秋招机考
  • openEuler系统备份与恢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