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电路-146]:模拟电路 - DCDC与LDO详解、常见芯片、管脚定义
一、相同点
- 核心功能
- 均用于直流电压转换,将输入直流电压调整为稳定的直流输出电压,为电子电路提供可靠电源。
- 保护机制
- 多数型号具备过流保护(OCP)、过压保护(OVP)、短路保护等功能,防止电路损坏。
- 应用场景重叠
- 在低噪声要求不苛刻、电流需求适中的场景中(如简单数字电路供电),两者均可使用。
- 外围元件需求
- 均需输入/输出电容:
- LDO用于稳定输入电压和滤除高频噪声。
- DCDC用于储能和滤波(电感+电容组合)。
- 均需输入/输出电容:
二、不同点
1. 工作原理
特性 | LDO | DCDC |
---|---|---|
转换方式 | 线性降压(调整晶体管阻抗) | 开关模式(通过电感储能/释放能量) |
开关动作 | 无 | 有(高频开关,通常100kHz-2MHz) |
能量传递 | 连续(直接降压) | 脉冲式(需储能元件),所有有纹波震荡 |
2. 效率与功耗
特性 | LDO | DCDC |
---|---|---|
效率公式 | η ≈ (Vout/Vin) × 100% | η ≈ (Vout×Iout)/(Vin×Iin) × 100% |
典型效率 | 低(压差大时效率骤降),所以要进行多次压降 | 高(70%-95%,尤其大压差场景) |
发热问题 | 压差大时发热严重(需散热片) | 发热量小(适合高功率场景) |
案例:
- 将12V降至5V(电流1A):
- LDO效率:5/12≈41.7%,损耗功率7W(需大尺寸散热片)。
- DCDC效率:约90%,损耗功率仅1.2W(无需散热)。
3. 输出特性
特性 | LDO | DCDC |
---|---|---|
输出纹波 | 极低(μV级,无开关噪声) | 较高(mV级,需滤波电路优化) |
负载响应 | 快(μs级,适合动态负载) | 较慢(ms级,需控制环路调整) |
输出电流 | 通常≤5A(大电流需严格散热) | 支持大电流(如10A以上) |
4. 成本与复杂度
特性 | LDO | DCDC |
---|---|---|
芯片成本 | 低(0.1-1美元) | 较高(1-5美元) |
外围元件 | 仅需电容 | 需电感、二极管、电容(BOM成本高) |
PCB面积 | 小(适合高密度设计) | 较大(需布局电感) |
5. 特殊功能
特性 | LDO | DCDC |
---|---|---|
电压极性 | 仅降压 | 支持升压、降压、升降压、反相 |
使能控制 | 多数型号支持(EN引脚) | 均支持 |
软启动 | 少数型号支持 | 多数型号支持(减少启动冲击) |
三、选型决策指南
优先选LDO的场景
- 低噪声需求:如射频电路、音频放大器、高精度ADC/DAC供电。
- 小压差场景:如5V转3.3V(压差1.7V),避免DCDC效率损失。
- 快速负载响应:如CPU核心电压、动态传感器供电。
- 低成本/小体积:如可穿戴设备、IoT传感器节点。
优先选DCDC的场景
- 高效率需求:如电池供电设备(无人机、电动汽车)、工业电源模块。
- 大电流/宽电压范围:如CPU供电(12V→1.2V)、高功率LED驱动。
- 升压或反相需求:如太阳能充电系统(电池电压波动时升压)、负电压生成。
- 散热受限场景:如密闭设备内部,需减少热耗散。
四、混合应用案例
- 高效+低纹波组合:
用DCDC将24V降至5V(高效率),再通过LDO输出3.3V(低纹波),兼顾效率与噪声要求。 - 动态调节场景:
DCDC提供主电源,LDO为低噪声模块(如PLL、时钟电路)供电,避免开关噪声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