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GLM-4.5 解读:统一推理、编码与智能体的全能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引言

大型语言模型 (LLM) 的发展日新月异,它们在特定领域的能力已经达到了令人惊叹的高度。例如,GPT-3 开启了通用语言理解的时代,而 OpenAI 的 o1 和 DeepSeek-R1 则通过强化学习,在编码、数据分析和复杂数学等推理任务上取得了突破。

然而,现有的 LLM 往往是“偏科生”:有的擅长编码,有的精于数学,有的则在通用推理上表现出色,但鲜有模型能够在所有这些领域都达到顶尖水平。这种能力的“不均衡”,限制了 LLM 在处理复杂、跨领域、需要多种能力协同的真实世界任务时的表现。

在这样的背景下,智谱 AI 推出了 GLM-4.5 系列模型,旨在统一推理、编码和智能体(Agentic)能力,打造一个真正的“全能型选手”。GLM-4.5 不仅仅是参数量的提升,更是在模型架构、训练策略、推理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革新,特别是其混合推理模式(思考 vs. 不思考)、强大的智能体能力、以及针对专家模型的自蒸馏等创新。

本文将作为 GLM-4.5 的深度技术解读,带你深入剖析其:

  • 模型架构的精妙之处:如何通过“深”而非“宽”的 MoE 设计,提升推理能力。
  • 预训练与中训练策略:如何通过多阶段、多领域的数据注入,奠定其强大的基础能力。
  • 后训练的「专家培养皿」:如何通过 SFT 和 RL,培养出推理和智能体“专家”,再通过自蒸馏统一到一个模型中。
  • 推理时的「思考/不思考」双模:如何实现性能与延迟的灵活平衡。

一、 GLM-4.5 设计哲学:统一、高效、智能

GLM-4.5 的核心设计哲学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 能力统一 (Unified Capabilities):致力于在一个单一模型中,同时实现顶尖的推理、编码和智能体能力,避免“偏科”现象。
  2. 混合推理模式 (Hybrid Reasoning Models):在一个统一的框架内,集成思考模式 (thinking mode)(用于复杂、多步推理)和不思考模式 (non-thinking mode)(用于快速、上下文驱动的响应),让用户可以根据任务需求动态切换。
  3. 高效的 MoE 架构:采用混合专家 (MoE) 架构,在保证强大能力的同时,显著降低推理时的激活参数量,提高效率。
  4. 强大的智能体能力 (Agentic Abilities):原生支持函数调用,并在多个智能体基准上进行了深度优化。
  5. 知识蒸馏:通过“强到弱”的自蒸馏,将多个专家模型的能力高效地整合到一个统一的模型中。

二、 模型架构:更“深”的 MoE 与高效组件

GLM-4.5 系列包含两个旗舰模型:

  • GLM-4.5: 355B 总参数,32B 激活参数。
  • GLM-4.5-Air: 106B 总参数,12B 激活参数。

其架构在继

http://www.dtcms.com/a/312529.html

相关文章:

  • 利用AI渲染技术提升元宇宙用户体验的技术难点有哪些?
  • 微分方程模型:用“变化率”的语言,描绘世间万物的动态演化
  • 文本换行问题
  • [每周一更]-(第153期):**PDF终极防护指南:命令行全栈加密+一键权限锁死实战(附脚本模板)**
  • 前端JS-调用单删接口来删除多个选中文件
  • 前端 拼多多4399笔试题目
  • Spring 03 Web springMVC
  • 如何查看SoC线程的栈起始地址及大小
  • leecode2962 统计最大元素出现至少K次的子数组
  • 第12届蓝桥杯Scratch图形化【省赛】初级组 2021年4月24日
  • 从Docker衔接到导入黑马商城以及前端登录显示用户或密码错误的相关总结(个人理解,仅供参考)
  • 从传热学基础到有限元弱形式推导:拆解热传导问题Matlab有限元离散核心
  • C++ 信号处理
  • 【AI编程工具IDE/CLI/插件专栏】-国外IDE与Cursor能力对比
  • 【从零开始速通C语言1】 - 汇编语言1
  • 西门子PLC基础指令4:输出指令、立即输出指令
  • 信用衍生工具
  • 《基于特征融合的小目标检测方法及其在医学影像领域的应用研究》论文解析
  • Coin Combinations I(Dynamic Programming)
  • ThinkPHP 与 Vue.js 结合的全栈开发模式
  • 多线程(三)-线程安全原因与解决
  • Day26-二叉树的最小深度
  • 【软考中级网络工程师】知识点之 RIP 协议
  • C++ 之 【模拟实现 优先级队列】
  • SQL 地理空间原理与实现
  • slice() 和 splice()
  • 信创及一次ORACLE到OB的信创迁移
  • 自由学习记录(76)
  • Python 的标准库 bisect 模块
  • 源码交易平台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