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proxy算法
各算法的使用场景
一.静态算法
按照事先定义的规则轮询公平调度,不关心后端服务器的当前负载,连接数和相应时间等,且无法实时修改权限(只能0和1,不支持其他值,只能靠重启haproxy生效)
1.1.static-rr:基于权重的轮询调度
不支持运行时候利用socat进行权重的动态调整(不能利用插件进行修改权限)
不支持端服务慢启动
其后端主机数量没有限制,相当于LVS里面的wrr
1.2.first
根据服务器在列表的位置,自上而下进行调度
其只会当第一台服务器的连接数到达上限,新请求才会分配给下一台服务器(连接数maxconn)
其会忽略服务器的权重设置
不支持用socat进行动态修改权限,可以设置0和1,可以设置其他值但是无效
二.动态算法
基于后端服务器状态进行调度适当调整
新请求将优于调度至当前负载较低的服务器
权重可以在haproxy运行时候动态调整且无需重启
2.1.roudrobin(谁负载小,谁权重高给谁)
基于权重的轮询动态调度算法
支持权重的运行调整,不同于lvs重的rr轮询模式
haproxy重的roundbin支持慢启动(新加的服务器会逐渐增加转发数)
其每个后端的backend重最多支持4095个real server
支持对real server权重动态调整
roundrobin为默认调度算法,此算法使用广泛
2.2.leastconn(谁的连接最少,谁的权重高给谁)
leastconn加权的最少连接的动态
支持权重的运行时调整和慢启动,即根据当前连接最少的后端服务器而非权重进行优先调度(新客户连接)
比较适合连接长连接的场景使用,例如MySQL等场景
三。其他算法
其他算法即可作为静态算法,也可以通过选项成为动态算法
3.1.source
源地址hash,基于用户源地址hash并将请求转发到后端服务器,后续同一个源地址请求将被转发至同一个后端 web服务器。此方式当后端服务器数据量发生变化时,会导致很多用户的请求转发至新的后端服务器,默认为静态方式,但是可以通过hash-type支持的选项更改这个算法一般是在不插入Cookie的TCP模式下使用,也可给拒绝会话cookie的客户提供最好的会话粘性,适用于session会话保持但不支持cookie和缓存的场景源地址有两种转发客户端请求到后端服务器的服务器选取计算方式,分别是取模法和一致性hash
3.1.1map-based取模法
3.1.2一致性哈希
注释:即使服务器下线或者权重更改,原来到没有问题的服务器,依然会到没有问题的服务器
3.2uri(对于访问内容的地址进行hash)
基于对用户请求的URI的左半部分或整个uri做hash,再将hash结果对总权重进行取模后,根据最终结果将请求转发到后端指定服务器适用于后端是缓存服务器场景
默认是静态算法,也可以通过hash-type指定map-based和consistent(则为动态),来定义使用取模法还是一致性hash
uri:资源在互联网里的唯一标识符
url:资源在服务器的真实位置
注释:只要url位置不变则下次访问的内容也不变
curl 192.168.142.1/index1.html:进行url访问,下一次依然是一样的访问内容,使用url精确访问精确的固定内容
3.3url_param(对服务器发送的动作请求进行hash)
curl 192.168.142.1/index.html?name=test1:使用name进行访问,name相同则是相同内容
curl 192.168.142.1/index.html?name=test2
注释:涉及权重问题,再访问同一个name时候,连续访问则内容相同,更改name后,由于权重,下一次访问则会进行更改
3.4.hdr(对于http的报文进行hash)
curl -A "firefox" 192.168.142.1/index.html
curl -A "360" 192.168.142.1/index.html
对于http头部进行取模,不同的浏览器出现的效果不同,同一浏览器出现的效果相同,不同浏览器出现的效果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