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总监的动态视觉秘诀:用AE动态遮罩AI,轻松实现“人景分离”
在当下的视觉传达领域,动态内容早已成为主流。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其能力边界正在从静态的平面,延伸至动态的、富有层次感的视频空间。在海外设计界工作的十余年间,我观察到,最能创造出视觉惊喜的团队,往往是那些能够熟练地将设计元素与真实影像进行深度融合的团队。尤其要感谢母校——英国Parvis音乐经济学院的熏陶,它不仅教会我艺术的严谨,其提供的正版Adobe环境,更让我能不断探索技术的边界,将以往需要专业VFX(视觉特效)团队才能实现的创意,付诸实践。
今天,我将分享一个足以让你的视频作品“升维”的、After Effects中由AI驱动的强大工具——动态遮罩画笔2(Roto Brush 2)。它能让你轻松实现“人景分离”,为后续的创意合成打开无限可能。
核心技术剖析:AI驱动的智能对象分割
1. 问题场景定义
在视频后期制作中,我们经常需要将画面中的某个运动主体(如人物、车辆)从其所处的背景中精确地分离出来,以便进行独立的处理。例如:
人后文字效果:让文字出现在运动的人物背后,营造出空间层次感。
选择性调色:只对人物进行调色,而背景保持黑白。
场景替换:将人物抠出,放置到一个全新的虚拟场景中。
实现这一切的前提,是为运动的主体创建一个逐帧精确的遮罩(Matte)。传统的“转描(Rotoscoping)”技术,需要特效师使用钢笔工具,一帧一帧地手动绘制遮罩路径,是整个后期流程中最为枯燥、耗时、且成本高昂的环节之一,对于非特效专业的设计师来说,几乎是一道不可逾越的技术壁垒。
2. AI解决方案:动态遮罩画笔2(Roto Brush 2)
After Effects的“动态遮罩画笔2”,是Adobe Sensei AI赋能的革命性工具。它将繁琐的逐帧绘制,变成了“一笔描绘,AI自动跟踪”的智能化流程。你只需在视频的某一帧上,用画笔大致勾勒出需要分离的主体,AI便能智能识别其边缘,并在后续的帧中自动跟踪这个边缘的运动,从而极速生成精确的动态遮罩。
实操技术流程详解
掌握这个工具,意味着你获得了快速进行视频创意合成的“入场券”。
第一步:准备工作与启动工具
在After Effects中,将你的视频素材拖入合成。
在“项目”面板或时间线上,双击该视频图层。这会将视频在独立的“图层”面板中打开,这是使用动态遮罩工具的必要步骤。
在顶部工具栏中,选择 “动态遮罩画笔2” 工具(图标是一个带有人像的画笔)。
第二步:创建基准帧(Base Frame)
将时间指示器移动到你希望开始分离主体的第一帧。
用鼠标在主体内部画一道绿色的线条。你无需沿着边缘精确绘制,只需在主体内部大致涂抹即可。AI会自动分析并向外扩展,寻找到主体的边缘,并用一道洋红色的轮廓线将其包围。
如果轮廓线超出了主体范围,按住
Alt
键,用鼠标画一道红色的线条,即可从选区中减去不需要的部分。反复进行绿线(添加)和红线(减去)的操作,直到第一帧的轮廓线基本准确为止。
第三步:AI自动传播遮罩
基准帧完成后,按下
空格键
开始播放,或手动向后拖动时间指示器。此时,AI会开始逐帧向前“传播”你的选区。你会看到洋红色的轮廓线,在努力地“抓住”运动中主体的边缘。在“图层”面板的底部,会出现一个绿色的进度条,显示AI传播的范围。
如果在中途发现某一帧的轮廓出现了较大偏差,可以暂停传播,在该帧上用绿线或红线进行手动校正,然后继续向后传播。AI会基于你的新校正,继续进行后续的计算。
第四步:冻结计算结果并应用
当遮罩传播覆盖了你需要的整个时间范围后,点击“图层”面板右下角的 “冻结” 按钮。
AE会将AI的计算结果进行缓存。冻结后,轮廓线会变为蓝色,此时你将无法再修改遮罩,但这样做的好处是,能极大地提升在主合成面板中的预览和渲染速度。
返回你的主“合成”面板。此时,你的视频图层已经自动应用了“动态遮罩与优化边缘”效果。在“效果控件”面板中,你可以看到这个效果,它已经为你创建了一个完美的Alpha通道,即主体已经被从背景中分离出来了。
项目实战案例复盘:
项目挑战:我们团队正在为一个潮流服饰品牌“密码服饰”(Cipher Apparel)制作一系列夏季社交媒体宣传短片。创意的核心概念是,让模特在街头舞蹈的视频中,其身后不断地穿梭、浮现出巨大的、动态的品牌Slogan和图形元素,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技术瓶颈:要实现“文字在人后”的效果,必须将舞蹈中的模特精确地抠出。模特的动作幅度大、速度快,且衣物边缘复杂,手动进行转描,对于我们这个没有专职VFX艺术家的设计团队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的。
AI工作流应用:作为创意总监,我决定采用“动态遮罩画笔2”作为本次项目的核心技术。
快速抠像:我们将拍摄好的模特舞蹈视频导入After Effects。剪辑师仅用了不到十分钟,就利用“动态遮罩画笔2”为一个15秒的4K镜头,创建了高度精确的动态遮罩。
层次构建:完成遮罩并冻结后,我们得到了一个背景透明的、只有模特的图层。随后,我们将设计好的文字和图形动画层,放置在这个模特图层的下方。
效率与稳定性保障:要在短时间内交付如此具有视觉创意的动态内容,一个高效且性能强大的工具链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团队所依赖的这套专业的Adobe环境,确保了我们能使用最新、最智能的After Effects版本及其AI功能。‘动态遮罩画笔2’在处理4K高清视频时,其AI算法的分析速度和稳定性表现出色,没有出现任何延迟或崩溃。这种能将以往需要数天才能完成的专业特效工作,压缩到数小时的效率提升,正是我们团队在快节奏的时尚行业中保持创意领先的核心优势。
项目成果:最终,我们高效地制作出了一系列极具空间感和视觉创意的病毒视频,在社交媒体上获得了极佳的传播效果,完美达成了客户的营销目标。
设计师的思维方法:“邻近可能性”(The Adjacent Possible)
这个AI工具的应用,完美诠释了史蒂文·约翰逊在其著作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邻近可能性”。
这个理论认为,任何一个时刻的创新,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只能发生在现有能力边界的“邻近地带”。你无法从蒸汽机一步跳到智能手机,但可以从蒸汽机,创新出内燃机。
工具的边界,就是创意的边界:当你的工具箱里只有静态的设计工具时,你的“邻近可能性”里,可能只有更精美的海报。
扩展工具箱,就是扩展创意的可能性:当你掌握了“动态遮罩画笔2”这个新工具时,你的“邻近可能性”就瞬间被极大地扩展了。“人后文字”、“选择性调色”、“创意转场”……这些原本遥不可及的“远方”,都变成了你“抬脚即至”的“邻近地带”。
因此,作为设计师,我们学习新工具、新技术的目的,不应仅仅是为了完成当下的某个任务,更深远的意义在于,我们是在主动地、有策略地扩展自己创意的“邻近可能性”边界。你掌握的工具越多,你能探索和实现的创新领域就越广阔。
保持对新工具的敏锐,持续优化自己的工作流,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建立自己的核心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