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Science | “打结”的光

引言:

光不仅是照亮世界的工具,更是未来通信、计算甚至医疗检测的核心载体。然而,控制光的“旋转方向”(即圆偏振)一直是科学家面临的难题—就像在高速公路上精准控制每辆车的行驶方向一样复杂。最近,一项发表在《科学进展》的研究带来了突破:通过一种名为“强耦合”的机制,科学家成功设计出能像“精准导航仪”一样操控光旋转的新型激光技术,为下一代光芯片和量子通信铺平道路。

新突破:

研究团队从自然界中“团队合作”的灵感出发,提出了一种全新策略——强耦合机制。他们设计了一种由硅基纳米柱阵列构成的超表面,通过微调结构角度,让两种不同偏振模式的光(TE和TM模式)“手牵手”协同工作:

原理揭秘:当两束光的辐射场相位完美匹配时,它们的能量会融合成一种新状态,实现近乎完美的圆偏振。

性能飞跃:实验显示,这种“合作”使光的旋转纯度提升至94%(传统方法不足70%),同时光存储时间(Q因子)提高数十倍。

图片

图片

技术亮点:

与传统技术相比,新方法的最大优势是动量空间可编程性。这意味着:

摆脱“固定路口”:光的旋转控制不再局限于特定方向,可在任意角度实现高纯度输出。

实验验证:从理论到现实的跨越

研究团队通过精密加工技术制备了超表面样品,并验证了其性能:

激光输出:在低能耗(135 μJ/cm²)下,成功激发波长为582.7 nm的左旋圆偏振激光,纯度高达94%。

灵活调控:仅需调整纳米柱旋转角度,即可“编程”光的发射方向,误差小于0.5°。

结语:

这项研究成功构建的三维轴子绝缘体,为三维空间中光传输的调控提供了全新的理论和实践平台。它不仅实现了手性棱态在三维空间的单向传输,还能精确控制光的传输路径,展现出极强的鲁棒性。这一重大突破为未来新型电磁器件的研发和应用打开了无限可能。

【注】:小编水平有限,若有误,请联系修改;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http://www.dtcms.com/a/181496.html

相关文章:

  • 使用docker安装Dinky
  • node提示node:events:495 throw er解决方法
  • 第十六届蓝桥杯B组第二题
  • 开发者日常中的网络调试实战
  • 期货反向跟单—数据分析误区(二)盘手排名
  • 01 dnsmasq 中 dns服务
  • 普通IT的股票交易成长史--20250509晚复盘
  • 养生:开启健康生活的钥匙
  • TiDB预研-分页查询、连接查询、执行计划
  • Python函数:从基础到进阶的完整指南
  • ROS快速入门教程06
  • 什么是源网荷储一体化
  • Unity背景随着文字变化而变化
  • 【Python】‌Python单元测试框架unittest总结
  • Nacos源码—Nacos配置中心实现分析
  •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 Sigmoid函数范围
  • P2572 [SCOI2010] 序列操作 Solution
  • RAG vs 传统生成模型:核心差异与适用场景
  • NextDenovo2.5.2安装与使用-生信工具53
  • upload-labs靶场通关详解:第三关
  • 力扣刷题(第二十一天)
  • 设置GO程序在离线情况下读取本地缓存的模块
  • 红黑树算法笔记(一)
  • 【C/C++】C++中noexcept的妙用与性能提升
  • 学习笔记:黑马程序员JavaWeb开发教程(2025.4.1)
  • SaaS数据备份器-电商企业数据采集与整合的高效助手
  • Linux——多线程
  • 电厂数据库未来趋势:时序数据库 + AI 驱动的自优化系统
  • 用 Rust 搭建一个优雅的多线程服务器:从零开始的详细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