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RTOS基础 -- NXP M4小核的RPMsg-lite与端点机制回顾

一、RPMsg-lite与端点机制回顾

在RPMsg协议框架中:

  • Endpoint(端点) 是一个逻辑通信端口,由本地地址(local addr)、远程地址(remote addr)和回调函数组成。
  • 每个消息都会发送到特定的端点地址,端点负责接收并处理对应地址的消息。
  • rpmsg-lite库提供了轻量级API用于RTOS或裸机端实现,降低资源占用。

RPMsg端点创建的一般步骤为:

  • 创建端点(提供本地地址、回调函数)。
  • 向名字服务注册端点名(可选)。
  • 通知远端核自动完成绑定。

二、rpmsg_lite_create_ept的详细实现

函数原型与含义:

struct rpmsg_lite_endpoint *rpmsg_lite_create_ept(
    struct rpmsg_lite_instance *rpmsg_dev,   // rpmsg-lite 实例
    uint32_t addr,                           // 本地端点地址(可以填 RPMSG_ADDR_ANY 自动分配)
    rpmsg_ept_rx_cb_t rx_cb,                 // 消息接收回调函数
    void *rx_cb_data                         // 回调函数用户数据(上下文)
);

执行流程与机制:

1. 创建端点结构体(endpoint):

  • 在内部分配一个struct rpmsg_lite_endpoint,包含端点地址、本地回调函数、回调数据等:
struct rpmsg_lite_endpoint {
    struct rpmsg_lite_instance *rpmsg_dev;
    uint32_t addr;               // 本地地址
    rpmsg_ept_rx_cb_t cb;        // 回调函数
    void *cb_data;               // 回调数据
    struct rpmsg_lite_endpoint *next;
};

2. 地址分配机制:

  • 如果用户指定地址为RPMSG_ADDR_ANY (0xFFFFFFFF),RPMsg-lite会自动从地址池分配未占用的地址。
  • 如果指定了明确地址,则直接使用该地址。

3. 回调函数的注册:

  • 接收到的消息会通过RPMsg-lite库的中断/virtqueue机制接收后,解析目标地址,将消息分发给对应端点,调用注册的回调函数:
// 接收消息流程示意
rpmsg_rx_callback(endpoint, payload, payload_len, src_addr);

实例代码示例:

// 创建端点示例
struct rpmsg_lite_endpoint *my_ept = rpmsg_lite_create_ept(
    rpmsg_instance, 
    RPMSG_ADDR_ANY,       // 自动地址分配
    my_endpoint_rx_cb,    // 回调函数
    NULL                  // 回调上下文
);

三、rpmsg_ns_announce实现详解(名字服务机制)

RPMsg名字服务用于远端核自动发现端点并建立端到端通信通道。

函数原型与含义:

int32_t rpmsg_ns_announce(
    struct rpmsg_lite_instance *rpmsg_lite_dev, 
    struct rpmsg_lite_endpoint *new_ept, 
    const char *ept_name, 
    uint32_t flags
);
  • rpmsg_lite_dev:RPMsg实例句柄。
  • new_ept:需要注册的端点句柄。
  • ept_name:端点名称,远端用此名称发现服务。
  • flags:标志位,目前通常为0。

内部实现流程:

rpmsg_ns_announce本质是向一个特殊端点(地址为RPMSG_NS_ADDR=53)发送一个特殊消息,这个消息称为名字服务公告消息(announce)

消息结构定义为(伪代码):

struct rpmsg_ns_msg {
    char name[32];       // 端点名
    uint32_t addr;       // 端点地址
    uint32_t flags;      // 属性标记
};

发送方式:

  • nameaddrflags组成payload,发送到特殊端点(地址53)。
  • 远端的RPMsg名字服务(Linux端的rpmsg_core、rpmsg_ctrl)会监听地址53的消息,收到此消息后自动执行相应端点绑定和设备节点创建操作。

示例:

// 发送名字服务公告消息
rpmsg_ns_announce(rpmsg_instance, my_ept, "rpmsg-channel-1", 0);

四、协议交互过程详细示意图解

RTOS/裸机端(M4)与Linux端(A53)交互过程如下:

M4端                                 共享内存(VRing)                           Linux端
 |                                        |                                          |
rpmsg_lite_create_ept(...)                |                                          |
 +--创建端点,自动分配地址                |                                          |
 |                                        |                                          |
rpmsg_ns_announce(...)                    |                                          |
 +---向RPMSG_NS_ADDR发送端点公告--------->|                                          |
 |                                        |--------VRing传输名字服务消息----------->|
 |                                        |                                          |
 |                                        |                                Linux RPMsg Core
 |                                        |                                          |
 |                                        |<-----接收到名字服务公告(端点名+地址)--+
 |                                        |                                          |
 |                                        |----自动创建/dev/rpmsgX设备文件(rpmsg_char)
 |                                        |                                          |
 |                                        |                                          |
 |                                        |                                          |
 |<---远端核打开/dev/rpmsgX,并绑定到端点地址------| 
 |                                        |                                          |
 |<-------远端通过/dev/rpmsgX发送消息到地址(端点)|
 |                                        |                                          |
my_endpoint_rx_cb(...)                    |                                          |
 +----回调被调用,处理接收到的消息         |                                          |

五、关键注意事项与高级技巧:

  • 自动绑定机制
    名字服务公告消息本质是一种特殊的RPMsg消息,因此远端核必须启动RPMsg Core服务才能接收公告消息,实现自动绑定。

  • 多端点支持
    使用RPMsg-lite时可创建多个端点,每个端点可以独立注册名字服务,Linux端会对应创建多个/dev/rpmsgX设备节点。

  • 资源表配置
    resource_table中的VDEV资源定义了vring共享内存和VirtIO队列配置,必须与RPMsg-lite实例初始化参数保持一致。


六、小结与应用场景推荐

  • rpmsg_lite_create_ept负责本地端点的地址申请与回调注册。
  • rpmsg_ns_announce通过特殊消息完成远程核端点发现与自动设备绑定。

典型应用场景包括:

  • Linux核调用RTOS侧传感器数据采集。
  • M4核主动向Linux核推送实时数据。
  • 多核系统启动时自动建立通讯链路。
http://www.dtcms.com/a/109367.html

相关文章:

  • Qt基础:主界面窗口类QMainWindow
  • 前端切片上传、上传进度、断点续传、秒传
  • maven项目添加第三方JAR包
  • 《Java编程思想》读书笔记:第九章 接口
  • TI-BQ34Z100 STM32CubeIDE STM32L151 调试过程,含详细步骤文档、代码工程、测试记录、BQ34Z100手册等相关资料
  • 数据框的添加
  • P2758 编辑距离
  • 08_paho.mqtt.cpp库使用示例
  • Python学习笔记(8)关于列表内置函数和多维列表
  • Java 常用数据结构详解
  • Java8 到 Java21 系列之 Stream API:数据处理的新方式(Java 8)
  • Node.js 安装与配置全攻略:从入门到高效开发
  • 做题记录:和为K的子数组
  • 二极管正负极区分
  • Mermaid 语法教程
  • kali中vmtools失效用不了解决方法
  • Leetcode 857 -- 贪心 | 数学
  • 【C语言】整数和浮点数在内存中的存储
  • 使用pkexec 和其策略文件安全提权执行外部程序
  • linux文件上传下载lrzsz
  • LangChain核心解析:掌握AI开发的“链“式思维
  • 【KMP】P4391 [BalticOI 2009] Radio Transmission 无线传输|普及+
  • 蜜蜡是什么?蜜蜡与琥珀的区别以及蜜蜡的收藏价值一览
  • 《AI大模型应知应会100篇》第57篇:LlamaIndex使用指南:构建高效知识库
  • 一篇关于Netty相关的梳理总结
  • 修复SSL证书链不完整问题certificate verify failed unable to get local issuer certificate
  • Java学习总结-io缓冲流
  • [MySQL初阶]MySQL表的操作
  • 【服务日志链路追踪】
  • C语言--回文字符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