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学习总结 网格划分+瞬态求解设置

网格划分部分

1.导入几何文件

导入我们的几何模型,他的格式为.scdocx

2.添加局部尺寸BOI

因为要对对前缘和尾缘进行局部加密,所以进行一个BOI的局部加密,目标尺寸取的几何尺寸的最小尺寸的0.1,就是0.4mm。

3.生成表面网格

表面网格的最小尺寸最大尺寸分别为0.4mm和8mm。每个间隙的单元为2就行

4.描述几何模型

这里因为流体域为空气,所以为没有空隙的流体区域组成

4.1更新边界条件

边界条件为速度入口,压力出口,以及对称面。

4.2更新区域类型设定

把不需要的区域类型设置为dead。

5.设置周期性边界

这里我们需要设置周期性边界,因为不是平面,所以只能使用手动设置周期边界。通过几何测量可知周期 边界的长度为280.6mm

6.添加边界层

这里我们采用的是last-ratio边界层。因为我们需要对边界的y+值进行限制。

7.生成体网格

体网格采用的多面体核心,这种生成的体网格质量高数量少,有利于计算

8.改进体网格

因为最小正交质量算出来比较小,进行优化(一般来说大于0.2的可以进行下一步求解)

计算求解部分

1.选择瞬态

2.选择模型

收敛性的思考: 在n次实验后发现瞬态能不能收敛的原因不一定是网格质量的原因,和选择适合的模型也有很大的关系。最开始选择的模型k-omega的SST模型,很快就发散了 后面改成了k-epsilon的标准模型就成功的收敛了

3.设置入口速度与湍流强度

这个根据自己的需求设置就行。

4.标准初始化

瞬态使用标准初始化,稳态使用混合初始化。

5.设置云图

这里根据自己需要观察的物理量进行设置。

6.设置动画格式

这里是采集各个帧率的动画,需要设置了云图选择云图。

7.运行计算

这是瞬态计算时需要设置的比较重要的内容。 其中时间步长的选择比较重要。

时间步长的选择一般使用库朗数来计算 u为流体速度;Δt为时间步长;Δx为网格尺寸 u*Δt表示流体在Δt时间内流动的距离,除以网格尺寸,则表示流体在一个时间步长内流过了多少个网格。显然一个时间步长内流过的网格越多,计算就越快,但收敛性就会越差。 一般来说库朗数为1-10. 但步长越小肯定越好

之后就等待收敛吧!!!

8.收敛成功!!

http://www.dtcms.com/a/106685.html

相关文章:

  • vector模拟实现2
  • Windows系统服务器安装Office Online Server
  • C语言复习笔记--指针(2)
  • 详解 MySQL InnoDB 引擎中的聚簇索引和非聚簇索的区别
  • OpenCV边界填充方法详解
  • Python入门(6):面向对象编程(OOP)
  • Smith Chart阻抗匹配
  • elasticsearch 7.17 索引模板
  • 一段式端到端自动驾驶:UniAD:Planning-oriented Autonomous Driving
  • python函数装饰器
  • (linux操作系统)环境变量
  • 【NS3-如何在NS3中模拟每个节点的本地时钟?
  • 自动获取屏幕尺寸信息的html文件
  • [图文]directed不是direct-《分析模式》漫谈50
  • 算法刷题记录——LeetCode篇(3.10) [第291~300题](持续更新)
  • 【Java中级】10章、内部类、局部内部类、匿名内部类、成员内部类、静态内部类的基本语法和细节讲解配套例题巩固理解【5】
  • 《AI大模型应知应会100篇》第7篇:Prompt Engineering基础:如何与大模型有效沟通
  • SAP BDC应用1-批量处理财务三大报表
  • Java 代理模式 详解
  • 4.2学习总结
  • Vue与React区别分析
  • 机器学习开发全流程详解:从数据到部署的完整指南
  • el-dialog实现遮罩层后面的内容也能点击
  • SqlServer整库迁移至Oracle
  • 鹧鸪云光伏仿真软件场外设计功能:构建系统级工程闭环
  • time.sleep(10)和 async 区别
  • 通信算法之251: 时频图谱spectrogram(如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
  • 数据结构——队列的实现
  • LeetCode算法题(Go语言实现)_26
  • LLM大模型之精度问题(FP16,FP32,BF16)详解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