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层次聚类算法:从原理到实战的全方位解析
一、什么是分裂层次聚类?
分裂层次聚类(Divisive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是一种自顶向下的聚类方法。它从所有数据点组成的一个大簇开始,逐步将簇分裂为更小的子簇,直到每个子簇仅含单个数据点或满足预设的终止条件(如最小簇大小)。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能直观展示数据的层次结构,常用于生物学分类、社交网络分析等领域。
二、算法原理与步骤
分裂层次聚类的核心思想是递归分裂,其步骤如下:
- 初始化:将所有数据视为一个簇,作为树状图的根节点。
- 选择待分裂簇:计算当前所有簇的离散度(如簇内误差平方和SSE),选择离散度最大的簇进行分裂。
- 分裂方法:常用 K-means(K=2) 将簇一分为二,或通过其他方法(如PCA、最大直径点)确定分裂边界。
- 更新簇结构:用子簇替换父簇,更新树状图。
- 终止条件:当所有簇的大小达到预设的最小值,或达到目标簇数量时停止。
分裂过程示意图:
根簇(所有数据)
├── 子簇A(分裂后)
└── 子簇B(分裂后)
├── 子簇B1
└── 子簇B2
三、算法优缺点
优点:
- 直观性:通过树状图(Dendrogram)展示层次结构,便于理解数据关系。
- 无需预设簇数:适合探索性分析,可动态调整簇的划分。
缺点:
- 计算复杂度高:分裂过程需反复计算簇内距离,时间复杂度为 O(n^2)O(n2),难以处理大规模数据。
- 分裂策略敏感:分裂方法(如K-means的初始质心选择)可能影响最终结果。
四、Python实现代码
以下代码基于 K-means分裂策略,使用 scikit-learn
实现分裂层次聚类,并可视化每一步的分裂结果: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KMeans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make_blobs
def compute_sse(X):
"""计算簇内误差平方和(SSE)[[3]]"""
if len(X) == 0:
return 0
centroid = np.mean(X, axis=0)
return np.sum((X - centroid) ** 2)
def split_cluster(X, min_size=5):
"""递归分裂簇,直到满足最小簇大小[[3]]"""
clusters = [X]
while True:
max_sse_idx = np.argmax([compute_sse(c) for c in clusters])
cluster = clusters.pop(max_sse_idx)
if len(cluster) <= min_size:
clusters.append(cluster)
break
# 使用K-means分裂为两个子簇
kmeans = KMeans(n_clusters=2, random_state=42).fit(cluster)
labels = kmeans.labels_
sub_clusters = [cluster[labels == 0], cluster[labels == 1]]
clusters.extend(sub_clusters)
return clusters
# 生成示例数据
X, _ = make_blobs(n_samples=100, centers=3, random_state=42)
# 执行分裂聚类
final_clusters = split_cluster(X, min_size=10)
# 可视化结果
plt.figure(figsize=(10, 6))
colors = ['red', 'blue', 'green', 'purple', 'orange']
for i, cluster in enumerate(final_clusters):
plt.scatter(cluster[:, 0], cluster[:, 1], c=colors[i], label=f'Cluster {i+1}')
plt.title("分裂层次聚类结果(最小簇大小=10)")
plt.legend()
plt.show()
五、实际案例:基因表达数据聚类
背景:假设有4个物种的基因表达数据,需通过分裂层次聚类分析其进化关系。
步骤:
- 将数据初始化为一个簇。
- 第一次分裂:根据K-means将簇分为 动物类 和 植物类。
- 第二次分裂:动物类进一步分为 哺乳动物 和 鸟类,植物类分为 开花植物 和 蕨类。
- 终止条件:每个子簇仅含一个物种。
树状图结果:
根簇(所有物种)
├── 动物类
│ ├── 哺乳动物
│ └── 鸟类
└── 植物类
├── 开花植物
└── 蕨类
六、总结
分裂层次聚类通过自顶向下的分裂策略揭示数据内在结构,适合小规模数据或需要层次分析的场景。然而,其计算复杂度和分裂策略的敏感性需在实际应用中权衡。结合代码实现和案例,读者可快速掌握该算法的核心思想与应用方法。
参考资料:
- 腾讯云开发者社区. (2025). 深入解析分裂型层次聚类的原理与算法
- Venus AI. (2024). 层次聚类方法的解读与评价
- 老饼讲解-机器学习. (2022). 层次聚类算法入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