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算法的破坏性影响
哈喽,你好啊,我是雷工!
一直出差一直加班的日子有点太累了,还是得适当休息,调节一下,不然身心俱疲,效率也低,脑子都锈逗了。
适当的散散步,休息一天,看似耽误了进度,但实际上或许更有利于项目的推进,休息时的放空,往往能够给工作进展带来新的思路。
而且人生不能够仅仅是工作,还是要留一点时间给生活。
如果时间都被忙碌的工作填满,那么哪里还有时间谋划未来?
01 成长
偶尔休息一天,去图书馆看看书。
看到这么一本书《鹤老师说经济》,
有些观点觉得非常有道理:
1、敢于扔掉玻璃心,才是成长的第一步。
2、能批量传授的知识,都没有什么价值。
3、认知最终一定和财富相匹配。
4、世界上真正能改变命运的,恰恰是那些看起来没有什么用的知识。

02 算法的破坏性影响
在图书馆闲逛时,看到一本名为《智能时代的九大生存法则》的书。
书中有这么一句话:
人们开始注意到社交媒体算法的破坏性影响,这些算法将用户困在意识形态的共鸣室中,并将他们推向更极端的信仰。
想到看视频有个博主说的,在短视频的评论区,不同的人看到的评论区是不一样的,算法会根据你喜好展示你可能认同的观点。
如此一来,人们会觉得自己的观点是绝对正确的,不然评论区怎么会有如此多人都跟我的观点一样?
人们被困在信息茧房中,再SB的想法,再愚蠢的发言都会由算法汇聚到一群基数足够大的人群,彼此相互附和,觉得自己见解真牛逼,其他人都是傻缺。
03 人类技能
面对人工智能我们会焦虑它们会不会抢走我们的工作岗位,会不会因此失业。
生活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真正应该关注的不是与人工智能竞争,就像人力车夫跑的再快也跑不过汽车,我们精力再旺盛也不可能像人工智能那样不眠不休。
我们应该做的是增强自身独特的人类技能,练习那些人工智能或机器人做不到的事情,从而可以不被淘汰,进而过上更好更幸福的生活。
2025-11-02
四川·绵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