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untu重新挂载Windows C盘以及如何安全退出外挂硬盘
Ubuntu重新挂载Windows C盘
问题:
在Ubuntu中卸载(unmount)一个外挂硬盘后,导致原本能自动挂载的Windows C盘无法加载。
09:06:38 kernel: ntfs3(nvme0n1p3): volume is dirty and "force" flag is not set!
09:06:38 kernel: ntfs3(nvme0n1p3): It is recommened to use chkdsk.
From Google AI:
解读:
该内核日志信息kernel: ntfs3(nvme0n1p3): volume is dirty and “force” flag is not set! 清楚地说明了问题所在:你的 Windows C 盘(设备名为 nvme0n1p3)的 NTFS 文件系统被标记为“不干净”(dirty),因此 Ubuntu 的 ntfs3 驱动出于数据保护考虑,拒绝挂载该分区。
方案:
以下是修复此问题的几种方法,推荐按顺序尝试。
方法一:在 Windows 中修复(推荐)
这是最安全也最彻底的解决方案,因为 Windows 自带的 chkdsk 工具是修复 NTFS 文件系统的最佳选择。
重启电脑,进入 Windows 系统。
在 Windows 中,以管理员身份打开命令提示符(CMD)或PowerShell。
执行 chkdsk 命令来检查并修复 C 盘。chkdsk C: /f /r/f 参数会修复磁盘上的错误。/r 参数会查找坏扇区并恢复可读信息。
系统会提示你因为 C 盘正在使用,无法立即执行,询问是否在下次启动时进行检查。输入 y 并按回车键确认。
正常关机(不要休眠或快速启动),然后重启进入 Ubuntu。此时,C 盘应该可以正常挂载了。
# 实践修正:正常关机,重启选择Windows进入修复环节,完成后会重新进入Gurd界面,这时再选择进入Ubuntu。
方法二:在 Ubuntu 中修复(可选)
如果你不想重启到 Windows,可以使用 Ubuntu 下的 ntfsfix 工具来清除“dirty”标记。请注意,ntfsfix 并非完整的 chkdsk 替代品,它只会做一些基本的修复并强制清除“dirty”标记,可能无法解决所有文件系统错误。
打开终端。
安装 ntfs-3g 包(如果尚未安装)。ntfsfix 是此包的一部分。sudo apt install ntfs-3g运行 ntfsfix 命令修复你的 Windows C 盘。首先,通过 lsblk -f 命令确认你的 Windows C 盘的设备名,这里我们假设是 nvme0n1p3。然后执行以下命令:sudo ntfsfix /dev/nvme0n1p3执行成功后,再次尝试挂载 C 盘。
# 实践检验:修正完成后,仍无法自动挂载C盘
ntfsfix命令成功执行后,通常意味着文件系统的一些基本不一致性得到了修复,并且清除掉了“脏”标记。但是,这并不保证分区能够立即在图形界面下自动挂载。
接下来,你可以尝试以下几个步骤:
- 手动挂载分区
有时,图形界面的自动挂载机制在 ntfsfix 后不会立即生效,需要手动挂载。
# 创建一个挂载点(如果不存在):
sudo mkdir /mnt/win_c
# 再次执行挂载命令:
sudo mount /dev/nvme0n1p3 /mnt/win_c
# 如果挂载成功,你就可以访问 /mnt/win_c 目录来查看Windows C盘的内容了。
-
重启系统
在执行ntfsfix后,最彻底的解决方法是重启。重启系统后,Ubuntu的自动挂载功能会重新检测分区状态,并尝试正常挂载。 -
如果仍然无法挂载
如果重启后问题依旧,那么很可能存在更深层次的文件系统损坏,或者Windows的“快速启动”功能仍然在阻止挂载。检查快速启动:
重启进入Windows。
在Windows的“电源选项”中,禁用“快速启动”功能。
执行一次完整的关机(不要选择“重启”),然后重新进入Ubuntu。
在Windows中运行chkdsk:
正如前面的回答所述,ntfsfix不是chkdsk的完整替代品。要进行彻底的文件系统检查和修复,最好在Windows中运行chkdsk命令。
在Windows中,以管理员身份打开命令提示符,执行:chkdsk C: /f /r按照提示重启系统,chkdsk会在下次启动时运行。
通过这些步骤,你应该能够恢复对Windows C盘的访问。
方法三:禁用快速启动(预防措施)(暂未尝试)
为了避免再次出现此类问题,你可以永久禁用 Windows 的“快速启动”功能。快速启动本质上是休眠,它会锁定 NTFS 分区,导致 Linux 无法安全地以读写模式挂载。
进入 Windows 系统。
打开控制面板。
导航到“硬件和声音” -> “电源选项”。
点击“选择电源按钮的功能”。
点击“更改当前不可用的设置”,然后取消勾选“启用快速启动”选项。
点击“保存修改”。
实践
donovon@TM1613:~$ sudo ntfsfix /dev/nvme0n1p3
[sudo] password for donovon:
Mounting volume... OK
Processing of $MFT and $MFTMirr completed successfully.
Checking the alternate boot sector... OK
NTFS volume version is 3.1.
NTFS partition /dev/nvme0n1p3 was processed successfully.
donovon@TM1613:~$ sudo mkdir /media/donovon/OS
donovon@TM1613:~$ sudo mount /dev/nvme0n1p3 /media/donovon/OS
通过方法二使用ntfsfix然后临时挂载后,确实能恢复对Windows C盘的访问。
但是重启后问题依旧:
09:26:53 kernel: ntfs3(nvme0n1p3): volume is dirty and "force" flag is not set!
09:26:53 kernel: ntfs3(nvme0n1p3): It is recommened to use chkdsk.
还是得回到Windows里修复C盘:
PS C:\Users\Victoria> chkdsk C: /f /r
访问被拒绝,因为你没有足够的权限,或
该磁盘可能被另一个进程锁定。
你必须调用这一在提升模式下运行的实用工具
并确保磁盘处于解锁状态。
需要启用管理员权限
PS C:\Users\Victoria> chkdsk C: /f /r
文件系统的类型是 NTFS。
无法锁定当前驱动器。由于该卷正被另一进程使用,无法
运行 Chkdsk。
是否计划在下一次系统重新启动时检查此卷? (Y/N) Y将在下一次系统重新启动时检查此卷。
直接关机,然后重启进入Ubuntu,还是报错,因为没有进入Windows修复。
所以正确操作是:重启后应选择进入Windows,然后进入修复环节,挺慢的,大约需要十来分钟。

修复完成后会回到选择界面,再进入Ubuntu,
自动挂载正常了。
Ubuntu中如何安全退出外挂硬盘
为了避免下一次出错,需要延伸的课题是Ubuntu中如何安全退出外挂硬盘,未完待续……
From Deepfool:
在Ubuntu中安全退出外挂硬盘,不仅仅是简单的拔线操作,它能确保所有数据都已正确写入硬盘,防止数据丢失或文件系统损坏。下面我将用一个流程图帮你快速了解核心流程,并为你详细解释命令行和图形界面两种操作方式。
flowchart TDA[开始安全退出外挂硬盘] --> B{选择操作方式}B --> C[命令行操作]B --> D[图形界面操作]C --> C1[查找设备标识<br>(如 /dev/sdb1)]C1 --> C2[卸载分区<br>sudo umount /dev/sdb1]C2 --> C3{设备仍繁忙?}C3 -- 是 --> C4[使用 lsof/fuser 查找<br>并结束占用进程]C4 --> C2C3 -- 否 --> C5[断电<br>udisksctl power-off -b /dev/sdb]C5 --> E[安全提示出现后可物理断开]D --> D1[在文件管理器中选择弹出]D --> D2[在文件管理器中选择安全移除驱动器]D1 & D2 --> E
🔍 第一步:找到你的硬盘
在对硬盘进行任何操作前,首先需要确定它在系统中的设备标识符(如 /dev/sdb1)和挂载点(如 /media/user/MyDisk)。
打开终端,输入以下命令查看已连接的磁盘信息:
lsblk
# 或者使用
df -h
你会看到类似下面的输出。请找到代表你外挂硬盘的那一行,记下它的 设备名(如 sdb1)和 挂载点(如 /mnt/data_disk)。
NAME MAJ:MIN RM SIZE RO TYPE MOUNTPOINT
sda 8:0 0 238.5G 0 disk
├─sda1 8:1 0 512M 0 part /boot/efi
└─sda2 8:2 0 238G 0 part /
sdb 8:16 0 1.8T 0 disk
└─sdb1 8:17 0 1.8T 0 part /mnt/data_disk <--- 这是我们的目标
💻 命令行操作
对于需要通过终端精确控制的用户,或者无法使用图形界面的情况,命令行是最可靠的方式。
-
卸载分区 (Unmount)
卸载操作会断开文件系统与挂载点的关联,停止数据读写,为安全移除做准备。使用上面找到的设备标识符或挂载点。# 使用设备标识符卸载,例如 /dev/sdb1 sudo umount /dev/sdb1 # 或者使用挂载点卸载,例如 /mnt/data_disk sudo umount /mnt/data_disk -
处理“设备正忙” (Device is Busy)
如果系统提示umount: /mnt/data_disk: target is busy.,说明有进程正在访问硬盘上的文件。你需要结束这些进程。- 找出占用进程:使用
lsof(列出打开文件)或fuser(查找使用文件的进程)命令。
命令会返回占用设备的进程ID(PID)。sudo lsof +f -- /mnt/data_disk # 或者 sudo fuser -vm /mnt/data_disk - 结束进程:使用
kill命令结束相应进程,或直接关闭你正在使用的资源管理器、视频播放器、终端等可能访问硬盘的程序,然后重新尝试卸载。
- 找出占用进程:使用
-
安全断电 (Power Off)
对于机械硬盘等设备,仅卸载分区可能不会使其完全停止工作。使用udisksctl命令可以通知硬件断电,硬盘会停止转动,此时系统会给出可以安全移除的提示。# 注意:这里使用的是整个硬盘的设备名(如 sdb),而不是分区名(如 sdb1) udisksctl power-off -b /dev/sdb另一种方法是使用
udisksctl一步完成卸载和断电:udisksctl unmount -b /dev/sdb1 # 先卸载分区 udisksctl power-off -b /dev/sdb # 再给整个硬盘断电
🖥️ 图形界面操作(推荐新手)(胡说)(Ubuntu没有下述按钮)
对于桌面版Ubuntu用户,图形界面操作通常更直观便捷。
- 打开“文件”管理器。
- 在左侧导航栏找到你的外挂硬盘,其状态通常为“已挂载”。
- 右键点击该硬盘,你会看到两个选项:
- 弹出 (Eject): 此选项会卸载硬盘,但可能不会对U盘或移动硬盘完全断电。在某些桌面环境中,此操作后硬盘图标可能仍显示在列表中。
- 安全移除驱动器 (Safely Remove Drive): 这是最推荐的选项。它会执行数据同步、卸载分区,并通知硬件断电,确保可以安全地物理拔出设备。
操作完成后,留意系统提示。当看到“硬盘可安全移除”或类似的桌面通知后,就可以物理断开硬盘连接了。
💎 重要区别与总结
记住,简单的 umount 命令只是解除了目录关联,而完整的“安全退出”流程(包括图形界面的“安全移除”或命令行的 power-off)还会通知硬件断电,这对于数据安全和设备寿命更重要。
希望这份指南能帮助你每次都能安全地退出外挂硬盘。如果你在操作中遇到任何特殊情况,欢迎随时提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