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E 免布线:100 平米机房以太网温湿度便捷部署方案》
100平米机房以太网温湿度监控系统实施方案

盛世宏博机房监控系统拓展图
一、项目背景与核心需求
1. 机房现状
• 面积:100㎡(假设布局为长方形,含 8-12 个机柜、1-2 台空调、1 个弱电柜)
• 环境要求:符合 GB 50174-2017《数据中心设计规范》,温度 18-27℃,湿度 40%-60% RH
• 现有条件:具备稳定以太网布线(六类线及以上)、UPS 供电系统、弱电柜
2. 核心需求
• 实时采集:覆盖机房关键区域温湿度,数据更新周期≤10 秒
• 稳定传输:基于现有以太网,无额外布线成本,传输延迟≤500ms
• 智能预警:超阈值时通过多渠道告警(短信、邮件、APP 推送)
• 远程管理:支持 PC 端 / 移动端访问,历史数据存储≥1 年,可导出报表
• 扩展兼容:预留接口,可后续接入烟感、漏水等其他传感器
二、系统总体架构
采用 “感知层 - 传输层 - 平台层” 三层架构,全以太网化设计,无需额外网关转换:

流程图
1. 感知层:数据采集终端
• 部署数量:4-5 个(按 100㎡均匀覆盖,重点区域加密)
◦ 机柜区:每 2-3 个机柜中间部署 1 个(共 3 个)
◦ 空调出风口 / 回风口:各 1 个(监测空调运行效果)
◦ 机房角落:1 个(避免监控盲区)
• 传感器选型:工业级以太网温湿度传感器(推荐型号:SHT30/SHT35 以太网版)
◦ 精度:温度 ±0.3℃,湿度 ±2% RH(工业级高精度)
◦ 通信协议:Modbus TCP(以太网标准协议,兼容性强)
◦ 供电方式:POE 供电(DC 48V,与以太网共用一根网线,简化布线)
◦ 防护等级:IP65(防尘防潮,适应机房环境)
◦ 安装方式:壁挂式 / 吸顶式(可直接固定在机柜顶部或墙面)

POE供电温湿度传感器
2. 传输层:数据传输网络
• 核心设备:8 口千兆 POE 交换机(1 台,部署在弱电柜)
◦ 端口分配:4-5 个 POE 口连接传感器,1 个上联口接机房核心交换机,1 个备用口
◦ 性能要求:支持 IEEE 802.3af/at 标准,单口供电功率≥15W,转发速率≥10Gbps
• 传输介质:沿用机房现有六类非屏蔽网线(传输距离≤100 米,满足 100㎡机房布线需求)
• 冗余设计:交换机上联口启用链路聚合(若核心交换机支持),避免单点故障
3. 平台层:监控与管理中心
• 硬件配置:
◦ 监控服务器:小型工业控制机(CPU i5,内存 8G,硬盘 500G SSD,部署在弱电柜),或采用云服务器(无需本地硬件,降低维护成本)
◦ 备用电源:接入机房 UPS,确保断电后系统持续运行≥2 小时
• 软件系统:以太网温湿度监控平台(推荐 B/S 架构,无需安装客户端)
◦ 核心功能:
i. 实时监控:可视化界面展示各传感器位置、温湿度数据、设备在线状态,支持动态图表(折线图 / 柱状图)
ii. 阈值管理:可自定义温湿度告警阈值(默认遵循国标),支持分级告警(预警 / 紧急告警)
iii. 告警通知:触发告警时,同步推送至指定手机短信、邮箱、APP,支持告警声音提示
iv. 数据存储:按 10 秒 / 条频率存储历史数据,支持按时间范围查询、导出 Excel/PDF 报表
v. 远程管理:支持 PC 端网页访问(Chrome/Edge 浏览器)、移动端 APP(iOS/Android),实现异地监控
vi. 设备管理:支持传感器在线校准、参数配置、故障自检(如网络中断自动告警)
三、硬件选型清单
设备名称 | 型号推荐 | 数量 | 单价(元) | 合计(元) | 备注 |
以太网温湿度传感器 | H-THRJ45 | 5 个 | 850 | 4250 | 工业级精度,POE 供电 |
千兆 POE 交换机 | 华为 S1730S-L8P1T | 1 台 | 950 | 950 | 8 口 POE+,千兆上联 |
监控服务器 | 研华 ARK-1123C | 1 台 | 3800 | 3800 | 工业级稳定运行 |
布线辅材 | 六类网线、水晶头、支架 | 1 套 | 300 | 300 | 含安装固定配件 |
监控软件 | 定制化以太网监控平台 | 1 套 | 4500 | 4500 | 含 1 年服务费、APP 授权 |
总计 | - | - | - | 13800 | 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 |
四、安装部署方案
1. 安装流程
1. 点位规划:按感知层部署方案,标记传感器安装位置(距地面 1.5-2 米,避开空调直吹、阳光直射、机柜出风口)
2. 布线施工:从弱电柜 POE 交换机引出网线,沿机柜顶部 / 墙面线槽铺设至各传感器安装点,做好线缆标识
3. 设备安装:
◦ 传感器:固定支架后,接入网线(POE 自动供电,无需额外接线)
◦ 交换机:安装在弱电柜内,接入机房核心交换机和 UPS 电源
◦ 服务器:放置在弱电柜,连接交换机和 UPS 电源
1. 网络配置:为传感器分配静态 IP(与机房局域网同网段),配置子网掩码、网关,确保与服务器互联互通
2. 部署注意事项
• 传感器安装需远离金属屏蔽物,避免信号干扰
• 网线布线避免与强电线路并行(间距≥30cm),减少电磁干扰
• 所有设备接地良好,符合机房防雷防静电要求
五、系统调试与试运行
1. 调试内容:
◦ 网络连通性:测试传感器与服务器的 ping 通率(≥99.9%)
◦ 数据采集:验证各传感器数据更新频率、精度(与标准温湿度计比对)
◦ 告警功能:模拟超阈值场景,测试告警通知及时性(≤30 秒)
◦ 远程访问:测试 PC 端 / 移动端的访问稳定性、数据同步速度
1. 试运行周期:72 小时连续运行,记录设备故障率、数据传输成功率,优化阈值参数
六、运行维护与售后服务
1. 日常维护:
◦ 每周:检查传感器是否在线、数据是否正常,清理设备表面灰尘
◦ 每月:校准传感器精度(通过软件远程校准或现场比对)
◦ 每季度:备份历史数据,检查交换机、服务器运行状态
1. 售后服务:
◦ 硬件质保:传感器、交换机、服务器提供 1 年免费质保,终身维护
◦ 软件服务:提供 1 年免费升级、故障排查,后续每年服务费为设备总价的 10%
◦ 应急响应:故障发生后 2 小时内远程响应,48 小时内现场处理(同城)
七、方案优势
1. 成本可控:复用现有以太网和 UPS 系统,无需额外铺设专线,降低施工成本
2. 稳定可靠:工业级硬件 + Modbus TCP 协议,抗干扰能力强,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50000 小时
3. 易用性强:B/S 架构 + APP 管理,无需专业技能即可操作,支持多用户权限管理
4. 扩展性好:预留以太网接口,可后续新增漏水传感器、烟感传感器、空调控制模块等,实现机房环境一体化监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