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65 vs AV1 vs H266 rdoq对比
一 对比描述
下面的表格概括了H265/HEVC, AV1和H266 三个标准在核心技术和复杂度上的整体差异,有助于理解实现高效编码(包括使用RDOQ之类工具)的不同路径。
特性维度 | H265/HEVC | AV1 | H266/VVC |
主导机构 | MPEG & ITU-T | 开放媒体联盟 | MPEG & ITU-T |
核心设计哲学 | 在压缩效率和复杂度间取得平衡 | 追求极致压缩效率,开源免版税 | 面向未来的全能型编码,支持超高清和新兴应用 |
块划分结构 | 基于四叉树的编码单元CU | 灵活的超级块,支持更多矩形划分 | 更灵活的四叉树加嵌套多类型树QTMT |
编码复杂度 | 相对较高,约为H264的2-10倍 | 非常高,编码复杂度高于H265 | 极高,编码复杂度可达H264的10-30倍 |
RDOQ角色 | 关键化工具,对编码效果提升显著 | 其丰富的编码工具已内含码率失真优化思想 | 在更复杂的量化结构上,RDOQ的重要性有增无减 |
二 详细对比
RDOQ码率失真优化量化是一种量化技术,传统的量化会丢弃一些视觉上不重要的信息,而RDOQ则在次基础上进一步,会在一个码率失真代价函数的指导下,从多个可行的量化值中,选择一个能使得码率和失真权衡最优的值。
1 H265/HEVC 中的RDOQ
在H265的参考软件HM中,RDOQ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可选模块。
有测试表明,开启RDOQ能在同等客观质量下,显著降低约5%的码率。这是因为RDOQ能更智能选择量化系数,在付出少量码率代价的情况下,更好的保留图像细节,或者反之,在丢弃更多信息时显著节省码率
由于其带来的显著收益,在x265等主流H265编码器中,RDOQ通常是中高编码预设下的标配
2 AV1的编码哲学与优化
在公开资料中,很少直接,单独的讨论AV1的RDOQ模块,这主要是因为AV1的设计哲学是通过引入大量创新的,复杂的编码工具来极致的提升压缩率。
AV1拥有极其丰富的帧内预测模式、灵活的块划分等。这些工具本身在做决策时,已经深度集成了码率失真优化的思想。因此,AV1高效率是其整个复杂工具集共同作用的结果,RDOQ可以看作是内化在其庞大决策体系中的一部分,而非一个独立的,开关式的选项。
3 H266/VVC的挑战与需求
H266继承了H265的码率失真优化框架并加以扩展,由于其采用了更为灵活和精细的块划分结构QTMT。以及更复杂的预测和变换工具,其编码器的决策空间变得无比巨大。
在这种极端复杂度下,像RDOQ这样能够精细化每一个比特分配的工具,其理论价值和应用潜力币在H265中更大,由于其编码复杂度已经是H264的10倍以上,完整的RDOQ计算带来的运算负担也变得更加惊人,H266的实时编码器中,如何对RDOQ进行有效的简化 和加速,是一个重要的工程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