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普通园区摄像头如何将视频传输至云端平台

普通园区摄像头(通常指有线网络摄像头)将视频传输至云端平台的过程,与物联网卡摄像头在前端采集和编码部分基本一致,但在网络连接和初始传输路径上有显著区别。其核心是利用园区已有的本地网络(LAN)作为桥梁,再通过互联网将视频送至云端。

整个过程可以清晰地分为四个阶段,下图直观地展示了其核心流程与架构:

下面我们来详细讲解每个阶段发生了什么。


第一阶段:摄像头端(采集与输出)

  1. 图像采集与编码:与物联网摄像头完全相同。镜头和图像传感器采集光线并转换为电信号,经过ISP处理,再由视频编码芯片(如华为海思、TI等)使用 H.264 或 H.265 编码标准进行压缩,极大减少数据体积。

  2. 网络封包:编码后的视频流被封装成标准的网络流媒体协议。最常见的包括:

    • RTSP:安防领域的绝对主流协议。摄像头会内置一个RTSP服务,视频流地址通常类似于 rtsp://[摄像头IP]:554/stream1。其他设备(如NVR)可以通过这个地址来“拉取”视频流。

    • RTMP:虽然源于互联网直播,但很多摄像头也支持,用于直接向云平台“推送”视频流。

    • Onvif:这是一个重要的安防设备互操作性标准。支持Onvif的摄像头意味着它可以被任何同样支持Onvif协议的NVR或平台自动发现、配置和管理,包括获取其RTSP流地址。


第二阶段:本地网络与网关(关键中转)

这是与物联网卡方案最不同的地方。普通摄像头本身通常不具备直接连接互联网的能力,它需要依赖本地网络中的“网关”设备。

  1. 局域网连接:摄像头通过网线(POE供电)连接到园区的交换机上,获取一个本地IP地址(如 192.168.1.100)。

  2. 网关设备的作用:这个设备是连接本地网络和互联网的关键,通常是以下两者之一:

    • 方案A:通过NVR(网络视频录像机)

      • NVR在本地网络中主动“发现”并“拉取”各个摄像头的RTSP流。

      • NVR在本地进行视频的存储、管理和预览。

      • 云联功能:现代的NVR都具备“云联”或“P2P”功能。NVR作为客户端,主动向云平台发起一个长连接。当用户想观看视频时,请求先到云平台,云平台再通过这个长连接将指令和视频流转发给NVR。这样就解决了NVR没有公网IP的问题。

    • 方案B:通过视频网关(软件或硬件)

      • 这是一个更灵活和云原生的方案。视频网关可以是一台轻量级服务器或嵌入式设备。

      • 它在局域网内通过Onvif协议自动发现所有摄像头,并获取它们的RTSP流地址。

      • 然后,网关主动地将这些RTSP流,转换成标准的RTMP流,“推送” 到云端指定的流媒体服务器地址。

      • 这个网关本质上是完成了 协议转换(RTSP -> RTMP) 和 传输方向转换(拉流 -> 推流) 的工作,是让传统摄像头“云化”的关键部件。


第三阶段:云端平台(接收、处理与分发)

无论视频是来自NVR还是视频网关,云端的工作流程是相似的:

  1. 流媒体接入网关:云端有一个高并发、高可用的流媒体服务集群(如基于SRS、ZLMediaKit或商业云服务如腾讯云LVB、阿里云视频直播构建),负责接收从各地推送来的RTMP流。

  2. 业务逻辑服务器

    • 设备与管理:管理摄像头、NVR、网关等设备的元数据(名称、位置、状态等)。

    • 用户与权限:处理用户登录和权限验证,决定用户能看哪些摄像头。

    • 信令调度:当用户请求观看时,告诉前端播放器应该去哪个地址拉流。

  3. 转码与分发

    • 转码:为了适应不同终端和网络,云端可能会将原始流实时转码成多种分辨率和码率(如1080P、720P、360P)。

    • 协议转换:将接收到的RTMP流,转换为更适合网络传播的 HLS 或 HTTP-FLV 格式。

    • 内容分发网络:将视频流缓存到全球各地的CDN边缘节点,用户可以从最近的节点获取视频,获得更低的延迟和更流畅的体验。

  4. 存储与智能分析

    • 云存储:将视频录像到云端的对象存储中,实现高可靠、低成本的备份。

    • 智能分析:云端可以利用强大的算力,对视频流进行AI分析,如人脸识别、车辆识别、行为分析、区域入侵检测等,这是传统安防系统升级的重要价值点。


第四阶段:用户终端(观看与控制)

用户通过电脑网页、手机App或PC客户端登录云平台。

  1. 前端向业务服务器请求观看某个摄像头。

  2. 业务服务器返回一个可播放的URL(如HLS地址:https://cdn.xxx.com/live/camera123.m3u8)。

  3. 用户设备上的播放器(如VLC、ijkplayer)根据这个URL从云端的分发服务器拉取视频流并解码播放。

总结:两种主要传输模式

传输模式实现方式优点缺点
NVR云联NVR与云端保持长连接,按需转发流。充分利用现有安防架构,本地存储可靠,断网不影响本地录像。云端观看延迟稍高,对NVR性能有要求。
视频网关直推网关主动将摄像头的RTSP流转换为RTMP推至云端。架构更云化,灵活性强,延迟更低,便于与第三方系统集成。需要额外部署网关设备/软件,本地存储通常需单独配置。

简单来说,普通园区摄像头上云的核心,就是通过一个位于本地的“中介”(NVR或视频网关),将摄像头生成的RTSP视频流,主动地、稳定地推送到云端服务器,从而让用户可以在互联网的任何地方进行访问和管理。

http://www.dtcms.com/a/553996.html

相关文章:

  • HDMI接口与串口:核心知识点解析及全方位区别对比
  • sql server 备份恢复全备和日志备份时间相近恢复失败
  • 回溯剪枝trick
  • 网页设计与制作用什么软件做北京公司排名seo
  • 什么伪原创网站好深圳全面放开
  • 【.NET】依赖注入浅显解释
  • IDEA连接MySQL服务器数据库指南
  • 设计模式——builder生成器模式
  • 政务公开与网站建设工作总结存在问题和困难小程序装修页面设计
  • 厦门网站网站建设php wordpress 模版
  • Python爬虫---中国大学MOOC爬取数据(文中有
  • Nginx 从零到精通 - 最详细的循序渐进教程
  • Rust专项——迭代器高级用法:flat_map、fold、并行迭代与性能优化
  • 阿里云wordpress建站找做网站的公司
  • 做招聘网站赚钱吗用c 做网站
  • kafka添加压缩配置后失败
  • 深入理解网络层:互联网的 “交通指挥中心“ 与核心技术解析
  • webrtc代码走读(十三)-QOS-帧率调控机制
  • 【机器学习10】项目生命周期、偏斜类别评估、决策树
  • Linux驱动开发与Android驱动开发
  • 在Ubuntu云服务器上安装宝塔面板的完整指南
  • 网站的运营维护南京h5网站开发
  • 揭阳高端网站建设价格一起做业官方网站
  • 机器人控制基础:伺服驱动器的泄放电阻
  • 北大上海AiLab具身导航最新基准测试!NavSpace: 导航智能体如何遵循空间智能指令
  • 医械车间安灯呼叫系统如何通过分级通知提升响应效率?
  • Java 大视界 -- Java 大数据在智能家居能源消耗模式分析与节能策略制定中的应用
  • JavaScript 数组基础
  • 厦门双瑞高磁网站是谁做的线上设计师网站
  • 电商数据网站有哪些国内外贸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