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马原)
1.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及决定力量
2.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
3.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
4.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
5.解决矛盾的方法
①一方克服另一方
②矛盾双方融合成一个新事物
③矛盾双方同归于尽
④矛盾双方形成协同运动的新形式
6.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矛盾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前提
7.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
否定方面并不是“始终”处于优势和支配地位:
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肯定的方面与否定的方面。①肯定因素是维持现存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因素。
②当肯定方面处于优势时,事物就会保持其原有的性质和自身的存在;当否定方面在发展中取得了支配地位,事物就会改变自己的根本性质,达到对原有事物的否定。
8.原因与结果的辩证关系能够指导我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9.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是源与流的关系。
10.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在表现形式上是不同的
11.不可能是指违背必然性,没有任何根据、因而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实现的东西
12.马克思主义产生:
①社会根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
②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
③思想渊源——德国古典,英国古典,英法空想
13.可知论:人类能认识世界,不可知论:人类不能认识世界
14.经验论:认识靠经验多一点,唯理论:认识靠理性多一点
15.认识是多元的,但真理是一元的。真理是客观的、一元的、不断发展的、具体的、全面的、有用的
16.实践 = “真动手干 + 对外界/自身有实际改变” ,缺一个都不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