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PN结到GPIO工作模式
1.pn结(以及pn结原理制成的二极管)
规定的电流方向和电子移动方向相反。
1.1类比人类动脉血管的血管瓣膜,可以控制血流方向
1.2可以用来防止正负极反接,保护电路;构造整流桥将交流电变为直流电(电压不稳)
1.3一定大的反向直流电,可以将其击穿,不会损坏,但是失去单向到导通的能力。
1.4可以做成二极管,符号如下:

2.从pn结到pnp(npn) (从二极管到三极管)
2.1 NPN型三极管

2.1.1 一旦施加一个如图所示的小电流,从+到-的大电流就可以通过;如果小电流消失,那么从+到-就会断路。也就是说,可以用小电流完全控制大电流
2.1.2 从左到右依次命名为:发射极(e for emit), 基极( b for base), 集电极( c for collector),这个命名只要用电子的角度考虑就非常显然 了。发射电子,和收集电子
2.1.3 电路符号
2.1.3.1 注意特点:箭头代表电流方向,总是从 P -> N
2.1.3.2 箭头出发的方向一定要接小电流的正极,箭头的起始点代表了小电流从基极(b)出发,流向发射极(e)
2.2.1 PNP型三极管

2.2.3 电路符号

2.3三极管总结:
不论是 NPN 还是 PNP 三极管,一方面电流总是 P -> N ; 另一方面,控制的大电流方向总是和小电流方向一致。
2.4 缺点:总是要穿过两个PN 结,总是要消耗 一部分能量,为了克服这个缺点,有了mos管的产生
3.从PNP到场效应管(JEFT)
3.1 原理:pn结反向导电形成绝缘区域,没有达到击穿电压前,电压越大,绝缘区域越大

3.2 依据3.1开发了场效应管 JFET(Junction Field-Effect Transistor)

3.2.1这样,当左右负电压消失,绝缘区域就会消失,上下通过的大电流并不需要穿过pn结,也就避免了能量损失。
3.2.2 各部分命名如下:

3.2.3 符号如下:

3.2.4 参考三极管,箭头的方向总是由 P->N 正极指向负极,也就是电流方向,所以3.2.3中竖线代表的是中间部分,因为是流入,所以是N极,所以是PNP型 场效应管,也叫 N-JFET
3.2.5 NPN型场效应管类似,也叫 P-JFET

3.2.6缺点:绝缘区域不稳定,电压大的时候容易漏电
4.从 JEFT 到 MOSFET(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4.1 针对3.2.6,最重要的改进是,保证初始状态就可以是断开,而不需要加电压,才能通过绝缘区域断开,这里使用了电容聚集电子的能力,来充当三极管里面的微小电流。
4.2 NMOS原理以及各部分命名如下:

4.2.1因为衬底和源极都是负极,一般情况下还可以简化:

4.3 NMOS 和 PMOS的符号

4.3.1这里的箭头表明了衬底是P还是N,老办法,箭头是从P -> N.
4.3.2 s for source 是说电子的源泉,也就是负极
4.4 寄生二极管(寄生PN结)
4.4.1 由于PN结的存在,正常情况下如下:
4.4.2但是一旦改变电流反向,由于s和衬底直连,导致无论g有没有电压,都会被接通:

4.4.3因此,mos是不能调换d,s极的,而且,一般原理图会显示标注出这个寄生二极管。

4.5 基本应用:mos管控制大功率led

4.5.1 需要配置下拉电阻。作用1:当按键没有接通的时候,由于断路,g的电平(也就是g点和阴极之间的电势差是0V,d无法流向s,因此led无法点亮;作用2:会问,那我直接接地不就好了,为什么要放一个电阻,那么情况按键按下,电路闭合,如果不放置电阻,直接短路流回阴极。
5.标准双向IO口(以51单片机p1端口为例)
5.1标准双向io口的输入模式:
5.1.1 让寄存器 sfr = 1,完成输入模式的设定,mos管断开。
此时, 相当于只有vcc -> 上拉电阻 -> p1.0, 这个时候p1.0和 阴极的电势差就是 5V,因为并没有导通,所以电流=0,因此电阻分到的电压就是0V,因此p1.0的电压就是电源电压。

5.1.2 一旦按键按下,p1.0就相当于和阴极直连(不经过任何用电器),因此电压就是0v,上拉电阻分到了所有电源电压。输入电路和阴极的电势差就是0v。因此sfr=0, 也就是说,sfr现在的值完全由外部电路(按键电路)确定了,也就是所谓的输入模式。但是这时候sfr=0,会不会影响mos管的开关呢?不会,因为sfr其实是两个寄存器在一个地址,简化地看就是输入,输出分别对应一个寄存器,互相独立。

5.2 标准双向io口的 输出 模式:
5.2.1 led接地是不行的,一方面无法控制电路,一方面电阻分压后,led电压不足,不亮或者非常暗淡。

5.2.2 led接vcc

1.pn结(以及pn结原理制成的二极管)
规定的电流方向和电子移动方向相反。
1.1类比人类动脉血管的血管瓣膜,可以控制血流方向
1.2可以用来防止正负极反接,保护电路;构造整流桥将交流电变为直流电(电压不稳)
1.3一定大的反向直流电,可以将其击穿,不会损坏,但是失去单向到导通的能力。
1.4可以做成二极管,符号如下:

2.从pn结到pnp(npn) (从二极管到三极管)
2.1 NPN型三极管

2.1.1 一旦施加一个如图所示的小电流,从+到-的大电流就可以通过;如果小电流消失,那么从+到-就会断路。也就是说,可以用小电流完全控制大电流
2.1.2 从左到右依次命名为:发射极(e for emit), 基极( b for base), 集电极( c for collector),这个命名只要用电子的角度考虑就非常显然 了。发射电子,和收集电子
2.1.3 电路符号
2.1.3.1 注意特点:箭头代表电流方向,总是从 P -> N
2.1.3.2 箭头出发的方向一定要接小电流的正极,箭头的起始点代表了小电流从基极(b)出发,流向发射极(e)
2.2.1 PNP型三极管

2.2.3 电路符号

2.3三极管总结:
不论是 NPN 还是 PNP 三极管,一方面电流总是 P -> N ; 另一方面,控制的大电流方向总是和小电流方向一致。
2.4 缺点:总是要穿过两个PN 结,总是要消耗 一部分能量,为了克服这个缺点,有了mos管的产生
3.从PNP到场效应管(JEFT)
3.1 原理:pn结反向导电形成绝缘区域,没有达到击穿电压前,电压越大,绝缘区域越大

3.2 依据3.1开发了场效应管 JFET(Junction Field-Effect Transistor)

3.2.1这样,当左右负电压消失,绝缘区域就会消失,上下通过的大电流并不需要穿过pn结,也就避免了能量损失。
3.2.2 各部分命名如下:

3.2.3 符号如下:

3.2.4 参考三极管,箭头的方向总是由 P->N 正极指向负极,也就是电流方向,所以3.2.3中竖线代表的是中间部分,因为是流入,所以是N极,所以是PNP型 场效应管,也叫 N-JFET
3.2.5 NPN型场效应管类似,也叫 P-JFET

3.2.6缺点:绝缘区域不稳定,电压大的时候容易漏电
4.从 JEFT 到 MOSFET(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4.1 针对3.2.6,最重要的改进是,保证初始状态就可以是断开,而不需要加电压,才能通过绝缘区域断开,这里使用了电容聚集电子的能力,来充当三极管里面的微小电流。
4.2 NMOS原理以及各部分命名如下:

4.2.1因为衬底和源极都是负极,一般情况下还可以简化:

4.3 NMOS 和 PMOS的符号

4.3.1这里的箭头表明了衬底是P还是N,老办法,箭头是从P -> N.
4.3.2 s for source 是说电子的源泉,也就是负极
4.4 寄生二极管(寄生PN结)
4.4.1 由于PN结的存在,正常情况下如下:
4.4.2但是一旦改变电流反向,由于s和衬底直连,导致无论g有没有电压,都会被接通:

4.4.3因此,mos是不能调换d,s极的,而且,一般原理图会显示标注出这个寄生二极管。

4.5 基本应用:mos管控制大功率led

4.5.1 需要配置下拉电阻。作用1:当按键没有接通的时候,由于断路,g的电平(也就是g点和阴极之间的电势差是0V,d无法流向s,因此led无法点亮;作用2:会问,那我直接接地不就好了,为什么要放一个电阻,那么情况按键按下,电路闭合,如果不放置电阻,直接短路流回阴极。
5.标准双向IO口(以51单片机p1端口为例)
5.1标准双向io口的输入模式:
5.1.1 让寄存器 sfr = 1,完成输入模式的设定,mos管断开。
此时, 相当于只有vcc -> 上拉电阻 -> p1.0, 这个时候p1.0和 阴极的电势差就是 5V,因为并没有导通,所以电流=0,因此电阻分到的电压就是0V,因此p1.0的电压就是电源电压。

5.1.2 一旦按键按下,p1.0就相当于和阴极直连(不经过任何用电器),因此电压就是0v,上拉电阻分到了所有电源电压。输入电路和阴极的电势差就是0v。因此sfr=0, 也就是说,sfr现在的值完全由外部电路(按键电路)确定了,也就是所谓的输入模式。但是这时候sfr=0,会不会影响mos管的开关呢?不会,因为sfr其实是两个寄存器在一个地址,简化地看就是输入,输出分别对应一个寄存器,互相独立。

5.2 标准双向io口的 输出 模式:
5.2.1 led接地是不行的,一方面无法控制电路,一方面电阻分压后,led电压不足,不亮或者非常暗淡。

5.2.2 led正极接vcc

这个时候,输出电路高电压,(可能还有个反相器,变成低压,电子通道消失,小电流消失)mos管断开,led两端电平都是5v, 无法点亮,但是如果输入电路低电压,mos管导通,那么p1.0就会接地,led点亮,达到了类似输入信号(控制小灯的功能)
6.推挽模式(51单片机的P0端口)
历史上的 P0 端口,需要承担外接ROM的供电和控制,因此需要输出大电流
6.1输出模式:

应该是一对 PMOS 和 NMOS,这样一方导通一方截断,这里面上面导通,下面截断,因此直接对外输出 5V。(截断MOS 被认为是 无穷大的电阻);相反地,上面截断,下面导通,就可以输出0V低电平。
6.2输入模式:

当设定单片机为读取数据状态,两个MOS管都处于截断状态,此时P0端口被成为(浮空或者悬空状态)。
上方的MOS管,无法通过寄存器控制,我们只能控制下面的寄存器,因此想要其成为5类似的标准输入输出,我们需要一个上拉电阻:
7.开漏模式,(开放漏极)
同样以51单片机,P0 端口举例,我们看到没有上拉电阻的好处。

这样,mos管截断,就会输入高电平,mos管连通就会输出低电平,这种把mos管漏极开放到 P0 端口的模式, 就叫做开漏模式,特别适合控制 比单片机电压高的电路。
8增强型51单片机的改进

8.1 只选择下方开关: 开漏模式: 可以驱动外部大电压设备(需要自接自电源和上拉电阻)
8.1 选择开关 右上,下: 就是标准双向io口
8.2 选择开关 左上,下: 就是推挽模式,可以选择单片机vcc作为正极,此时就是(拉电流/推电流,单片机视角)。或者选择外部电源正极作为vcc,此时就是灌电流(单片机视角灌入)
8.3 所有开关全部断开,mos管全部截断,称为 开路模式(高阻态模式/浮空模式/悬空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