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信创标杆实践:浙人医 LIS 系统异构多活容灾架构深度解析(附 KingbaseES 实战)
作为浙江省卫健系统信创 “领头雁”,浙江省人民医院(浙人医)直面多院区集团化运营的复杂挑战,以 LIS 系统为突破口,联合电科金仓打造国内首个 LIS 国产化异构数据多院区多活改造案例。本文深度拆解项目背景、四大核心技术创新、全栈信创落地路径及性能优化成果,结合 KingbaseES 数据库实战操作代码,为医疗行业多院区信创建设提供可复制、可落地的技术参考。项目最终达成 RTO≤10min、RPO=0 的 6 级灾容标准,数据调用效率提升 60%,业务连续性达 99.99%,为自主可控的医疗信息化体系建设树立了行业标杆。
目录
一、概述
二、信创破局:多院区医院的核心痛点与 LIS 系统选型逻辑
2.1 医疗信创的政策与业务双重驱动
2.2 多院区信创的三大核心挑战
2.3 LIS 系统成为信创突破口的三大考量
三、技术攻坚:四大创新构建异构多活容灾架构
3.1 异构组网:双轨并行保障业务平滑过渡
3.2 多活容灾:多院区互为灾备实现极致可用性
3.3 多写同步:KFS 工具保障环状数据一致性
3.4 卫星方案:小型院区应急能力升级
四、全栈落地:富阳院区的信创实践与性能验证
4.1 全栈信创生态部署
4.2 业务系统云化部署优势
4.3 性能验证数据:效率提升显著
五、KingbaseES 在医疗场景的实战操作示例
5.1 数据插入:检验标本信息录入
5.2 数据查询:临床检验结果检索
5.3 数据更新:检验结果修正与状态变更
5.4 数据删除:过期无效数据清理
六、项目价值与行业启示
6.1 探索了多院区信创的 “浙江路径”
6.2 验证了国产数据库的医疗场景适配能力
6.3 树立了 “自主可控 + 效率提升” 的双重标杆
一、概述
在数字经济与医疗改革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医疗信息化已成为提升医疗服务效率、保障数据安全的核心支撑。然而,多院区集团化医院的信创建设面临着数据互通难、业务连续性要求高、异地协同复杂等多重挑战。长期依赖国外数据库不仅存在 “卡脖子” 风险,更难以满足医疗数据隐私保护的合规要求。

浙人医作为浙江省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三甲医院,横跨杭州、绍兴两地,拥有 4 个已运行院区、2 个在建院区及 8 家托管分院,其信创实践具有典型的行业代表性。项目以 LIS(检验信息系统)为切入点,依托金仓数据库搭建异构多院区多活数据底座,通过异构组网、多活容灾、多写同步、卫星方案四大技术创新,实现了从单系统突破到全栈国产化的跨越式发展。本文将从项目背景、技术架构、落地成效、实战操作等维度全面解析该案例,为医疗行业信创建设提供技术借鉴。
二、信创破局:多院区医院的核心痛点与 LIS 系统选型逻辑
2.1 医疗信创的政策与业务双重驱动
近年来,国家信创战略持续深化,《“十四五” 全民医疗保障规划》明确提出要 “推进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国产化适配”,医疗行业作为关键民生领域,信创建设已进入 “硬着陆” 阶段。对于浙人医这类集团化医院而言,核心信息系统的国产化改造不仅是政策要求,更是业务发展的必然选择:
- 数据安全风险:长期依赖 Oracle 等国外数据库,医疗数据的存储、传输存在不可控风险,难以满足《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对医疗隐私数据的严格要求;
- 业务连续性压力:多院区跨城市运营,患者转诊、检验结果互认等场景对数据实时同步要求极高,传统单中心架构无法应对网络中断、硬件故障等突发情况;
- 运维成本高企:国外数据库的 license 费用、技术服务成本逐年攀升,且定制化适配能力不足,难以匹配医疗行业复杂的业务逻辑。
2.2 多院区信创的三大核心挑战
相较于单一院区医院,浙人医的信创改造面临更为复杂的场景考验:
- 数据兼容互通难:各院区建设时间不同,业务系统、硬件设备差异较大,数据格式、接口标准不统一,形成 “数据孤岛”;
- 业务连续性要求高:信创改造期间需保障各院区正常诊疗服务,不能出现系统中断、数据丢失等问题,对改造方案的平滑性要求极高;
- 容灾能力要求苛刻:跨院区、跨城市的异地协同需求,要求数据库具备异构同步双写、多院区互为灾备、负载均衡等高级容灾能力,传统灾备架构难以满足。
2.3 LIS 系统成为信创突破口的三大考量
在反复论证与风险评估后,浙人医最终选择 LIS 系统作为信创建设的首个攻坚目标,背后蕴含着科学的选型逻辑:
- 业务重要性突出:LIS 系统是连接检验科室与临床科室的核心数据桥梁,直接影响检验结果传递效率、临床诊断及时性,患者体感明显,改造价值显著;
- 数据规模可控:LIS 系统支撑全院日均 2 万余个标本的处理需求,业务体量适中,应用场景集中,改造影响范围可控,便于快速验证方案可行性;
- 可复制性强:LIS 业务覆盖面广,与 HIS、EMR、PACS 等系统及各类检验仪器均有对接,其迁移经验可形成 “先易后难、逐步推广” 的良性循环,为全栈信创奠定基础。
三、技术攻坚:四大创新构建异构多活容灾架构
浙人医联合电科金仓,针对多院区信创的核心痛点,打造了一套 “异构兼容、多活容灾、平滑迁移” 的技术方案,实现了四大关键技术创新,最终达成 6 级灾容标准(RTO≤10min、RPO=0)。

3.1 异构组网:双轨并行保障业务平滑过渡
异构组网是解决 “旧系统迁移与新系统稳定运行” 矛盾的核心方案。信创完成后,金仓数据库(KingbaseES)成为新的业务承载主力,原 Oracle 数据库依旧保持活跃,双轨同步运行,确保改造期间业务不中断。
异构组网的技术原理
- 采用 “主 - 备并行” 架构:KingbaseES 承担主要业务读写操作,Oracle 数据库通过数据同步工具实时接收增量数据,作为备用节点;
- 语法兼容无缝衔接:依托 KingbaseES 的多语法原生兼容能力和 SQL、PLSQL 反向兼容服务,无需大量修改原有应用代码,降低迁移成本;
- 切换逻辑灵活可控:通过统一的调度平台实现双轨系统的状态监控,遇有突发情况可一键切换回 Oracle 系统,保障业务连续性。
异构组网配置示例(KingbaseES 侧)
-- 配置异构同步数据源(Oracle)
CREATE SERVER oracle_dblink FOREIGN DATA WRAPPER oracle_fdw
OPTIONS (dbname '//192.168.1.100:1521/orcl', driver 'oracle.jdbc.driver.OracleDriver');-- 创建用户映射
CREATE USER MAPPING FOR kingbase SERVER oracle_dblink
OPTIONS (user 'oracle_user', password 'oracle_pass');-- 同步表结构与数据(增量同步任务)
CREATE FOREIGN TABLE lis_test_foreign (id INT,sample_no VARCHAR(50),test_time TIMESTAMP,result VARCHAR(100)
) SERVER oracle_dblink OPTIONS (schema 'ORCL_SCHEMA', table 'LIS_TEST');-- 建立增量同步触发器
CREATE TRIGGER sync_to_oracle AFTER INSERT OR UPDATE OR DELETE ON lis_test
FOR EACH ROW EXECUTE FUNCTION sync_lis_data_to_oracle();
3.2 多活容灾:多院区互为灾备实现极致可用性
传统灾备架构多为 “一主一备” 或 “一主多备”,存在切换慢、资源利用率低、跨院区协同差等问题。浙人医引入多活容灾架构,让朝晖、越城、富阳三大中心站互为灾备,实现多院区负载均衡与快速故障恢复。
多活容灾的核心优势
- 负载均衡:将各院区的 LIS 业务请求分散到不同中心站,横向拆分系统压力,避免单院区主系统过载;
- 自动切换:故障发生时无需手动干预,系统通过心跳检测自动识别故障节点,快速将业务切换至备用院区,实现 RTO≤10min;
- 数据零丢失:依托实时数据同步技术,各院区数据保持一致,达成 RPO=0 的零错误丢失目标。
多活容灾架构拓扑说明
- 中心站:朝晖院区(Oracle 机房)、越城院区(KingbaseES 机房)、富阳院区(KingbaseES 机房),三者通过高速网络互联;
- 数据同步:采用环状同步机制,各中心站之间通过 KFS 工具实现数据实时互通,确保任一院区故障不影响整体数据完整性;
- 负载调度:通过 DNS 轮询 + 应用层负载均衡策略,根据各院区服务器负载情况动态分配业务请求。
3.3 多写同步:KFS 工具保障环状数据一致性
多写同步是多活容灾架构的核心支撑,浙人医基于业务存量数据校验技术和增量数据校验技术,通过电科金仓自主研发的 KFS(Kingbase File Sync)工具实现环状数据同步,进一步提升容灾能力。
KFS 工具的核心特性
- 多模式同步:支持全量同步、增量同步、实时同步三种模式,适配不同业务场景需求;
- 一致性校验:内置数据校验算法,自动对比各院区数据一致性,发现差异后自动触发数据修复;
- 高可靠性:支持断点续传、故障重试机制,网络中断后恢复连接可继续同步,避免数据丢失;
- 低延迟:同步延迟控制在毫秒级,满足医疗数据实时互通的业务要求。
KFS 工具同步配置示例(核心配置文件)
<!-- KFS环状同步配置文件:kfs_sync.xml -->
<kfs-config><!-- 同步节点配置:三大中心站 --><nodes><node id="node_zhaohui" ip="192.168.2.10" port="8080" db-type="oracle" db-name="orcl" user="kfs_user" password="kfs_pass"/><node id="node_yuecheng" ip="192.168.2.20" port="8080" db-type="kingbase" db-name="lis_db" user="kfs_user" password="kfs_pass"/><node id="node_fuyang" ip="192.168.2.30" port="8080" db-type="kingbase" db-name="lis_db" user="kfs_user" password="kfs_pass"/></nodes><!-- 同步规则:LIS核心表 --><sync-rules><rule table="lis_sample" sync-mode="real-time" check-consistency="true"/><rule table="lis_test_result" sync-mode="real-time" check-consistency="true"/><rule table="lis_instrument" sync-mode="incremental" sync-interval="60s"/></sync-rules><!-- 环状同步策略 --><sync-strategy type="ring" retry-count="3" retry-interval="10s"/>
</kfs-config>
3.4 卫星方案:小型院区应急能力升级
针对望江山、滨江、萧山等小型院区或在建院区,浙人医采用轻量化卫星站方案,在重要工作位置布置小型化节点,保留核心业务功能,减少对主干网络的依赖,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卫星方案的部署逻辑
- 硬件轻量化:采用小型服务器或边缘计算设备,无需搭建复杂机房,降低部署成本;
- 功能核心化:仅保留标本接收、检验结果录入、数据本地缓存等核心功能,满足应急诊疗需求;
- 异步同步:卫星站与中心站采用异步数据同步机制,网络恢复后自动上传本地数据,确保数据不丢失;
- 自主运行:网络中断时,卫星站可独立运行,保障本地诊疗业务正常开展。
四、全栈落地:富阳院区的信创实践与性能验证
LIS 系统的成功迁移为浙人医全栈信创建设奠定了基础,新启用的富阳院区作为全省首个医疗全栈信创样板间,集中展现了国产生态的成熟度与实战能力。

4.1 全栈信创生态部署
富阳院区构建了从底层硬件到上层应用的全栈国产化体系,核心组件包括:
- 服务器操作系统:涵盖麒麟、统信、龙蜥、欧拉等主流国产操作系统,适配不同服务器硬件;
- 桌面操作系统:以中科方德、统信为主,满足医护人员日常办公、系统操作需求;
- 数据库:KingbaseES 作为核心数据底座,支撑 HIS、EMR、LIS、PACS 等所有业务系统;
- 中间件:采用国产应用服务器中间件、消息队列中间件,确保系统架构自主可控;
- 云架构:与浙江省健康云深度合作,机房作为健康云的计算节点和容灾中心,按需购买云服务,实现弹性扩展。
4.2 业务系统云化部署优势
富阳院区的 HIS、EMR、LIS、PACS 等核心业务系统均实现云化部署,带来三大核心价值:
- 资源弹性伸缩:根据诊疗高峰低谷动态调整计算、存储资源,避免资源浪费;
- 运维效率提升:通过云平台实现系统统一监控、统一运维,降低多系统管理复杂度;
- 容灾能力强化:依托健康云的分布式架构,实现跨区域容灾备份,进一步提升系统可用性。
4.3 性能验证数据:效率提升显著
富阳院区试运行以来,系统性能表现优异,关键指标如下:
- 系统访问量:每小时访问量达 40 多万次,支撑日均大量患者诊疗需求;
- 数据库性能:IOPS(每秒读写操作数)达到 1 万以上,满足高频数据交互需求;
- 响应速度:数据调用时间平均缩短 0.8 秒,效率提升 60%;业务高峰时响应延迟≤0.3 秒;
- 稳定性:系统运行故障率低于 0.01%,业务连续性保持 99.99%。
性能对比表
| 指标 | 原系统(Oracle 架构) | 新系统(KingbaseES + 云架构) | 提升效果 |
|---|---|---|---|
| 数据调用平均时间 | 1.3 秒 | 0.5 秒 | 缩短 0.8 秒 |
| 数据调用效率 | - | - | 提升 60% |
| 业务高峰响应延迟 | 0.8 秒 | ≤0.3 秒 | 降低 62.5% |
| 每小时最大访问量 | 25 万次 | 40 万次 | 提升 60% |
| 数据库 IOPS | 6000 次 / 秒 | ≥10000 次 / 秒 | 提升 66.7% |
五、KingbaseES 在医疗场景的实战操作示例
作为项目核心数据底座,KingbaseES 数据库在医疗场景的适配性和易用性得到充分验证。以下为 LIS 系统中高频使用的数据库操作示例,供医疗信息化从业者参考。
5.1 数据插入:检验标本信息录入
-- 插入LIS标本信息(含患者基本信息、标本类型、采样时间等)
INSERT INTO lis_sample (sample_no, patient_id, patient_name, gender, age, dept_name, bed_no, sample_type, collect_time, receive_time, status
) VALUES ('S202510230001', 'P20250001', '张三', '男', 45,'心血管内科', '302床', '血液', TO_TIMESTAMP('2025-10-23 08:30:00', 'YYYY-MM-DD HH24:MI:SS'),TO_TIMESTAMP('2025-10-23 08:45:00', 'YYYY-MM-DD HH24:MI:SS'), '待检验'
),
('S202510230002', 'P20250002', '李四', '女', 32,'呼吸内科', '205床', '尿液', TO_TIMESTAMP('2025-10-23 09:10:00', 'YYYY-MM-DD HH24:MI:SS'),TO_TIMESTAMP('2025-10-23 09:20:00', 'YYYY-MM-DD HH24:MI:SS'), '待检验'
);
5.2 数据查询:临床检验结果检索
-- 医生查询患者近3个月的检验结果(按检验时间倒序)
SELECT s.sample_no, s.sample_type, t.test_item, t.test_result,t.reference_range, t.test_time, t.operator
FROM lis_sample s
JOIN lis_test_result t ON s.sample_no = t.sample_no
WHERE s.patient_id = 'P20250001'AND t.test_time >= CURRENT_DATE - INTERVAL '3 months'
ORDER BY t.test_time DESC;-- 统计某科室当日检验标本完成情况
SELECT sample_type, COUNT(*) AS total_count,SUM(CASE WHEN status = '已完成' THEN 1 ELSE 0 END) AS completed_count,SUM(CASE WHEN status = '待检验' THEN 1 ELSE 0 END) AS pending_count
FROM lis_sample
WHERE dept_name = '心血管内科'AND collect_time >= CURRENT_DATE
GROUP BY sample_type;
5.3 数据更新:检验结果修正与状态变更
-- 修正检验结果(需记录操作日志,保障可追溯)
UPDATE lis_test_result
SET test_result = '5.2 mmol/L',update_time = TO_TIMESTAMP('2025-10-23 10:30:00', 'YYYY-MM-DD HH24:MI:SS'),operator = '王医生',remark = '修正原始误差'
WHERE sample_no = 'S202510230001'AND test_item = '血糖';-- 批量更新标本状态为“已完成”
UPDATE lis_sample
SET status = '已完成',complete_time = TO_TIMESTAMP('2025-10-23 11:00:00', 'YYYY-MM-DD HH24:MI:SS')
WHERE sample_no IN ('S202510230001', 'S202510230002')AND status = '检验中';
5.4 数据删除:过期无效数据清理
-- 删除3年前的无效标本数据(需先备份至历史表)
INSERT INTO lis_sample_history
SELECT * FROM lis_sample
WHERE collect_time < CURRENT_DATE - INTERVAL '3 years'AND status = '无效';DELETE FROM lis_test_result
WHERE sample_no IN (SELECT sample_no FROM lis_sampleWHERE collect_time < CURRENT_DATE - INTERVAL '3 years'AND status = '无效'
);DELETE FROM lis_sample
WHERE collect_time < CURRENT_DATE - INTERVAL '3 years'AND status = '无效';
六、项目价值与行业启示
浙人医 LIS 系统国产化异构多活改造项目的成功落地,不仅解决了自身多院区运营的核心痛点,更为医疗行业信创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其行业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6.1 探索了多院区信创的 “浙江路径”
项目采用 “以点带面、循序渐进” 的策略,从 LIS 系统单点突破,逐步扩展至全栈信创,避免了 “大拆大建” 带来的业务风险。这种 “试点先行、经验复用” 的模式,为多院区集团化医院提供了可复制的信创建设框架。
6.2 验证了国产数据库的医疗场景适配能力
KingbaseES 数据库在医疗行业的成功应用,打破了国外数据库的垄断局面。其异构兼容、多活容灾、高可用性等特性,充分满足了医疗行业复杂的业务需求,证明了国产数据库在核心业务场景的可靠性。
6.3 树立了 “自主可控 + 效率提升” 的双重标杆
项目不仅实现了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保障了医疗数据安全,更通过架构优化实现了 60% 的数据调用效率提升,为患者和医护人员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体验改善,诠释了 “信创不是简单替代,而是技术升级” 的核心逻辑。
浙人医联合电科金仓打造的国内首个 LIS 国产化异构数据多院区多活改造案例,是医疗信创领域的一次成功实践。项目通过四大技术创新构建了稳定可靠的异构多活容灾架构,以全栈信创落地实现了业务效率与数据安全的双重提升,为行业树立了标杆。
随着信创战略的持续推进,医疗行业的国产化改造将进入深水区。未来,多院区协同、云原生部署、人工智能融合将成为医疗信创的核心趋势。浙人医的实践表明,选择适配性强的国产技术产品、采用科学合理的改造策略、注重业务与技术的深度融合,是信创建设成功的关键。期待更多医疗机构借鉴这一经验,共同构建自主可控、高效便捷的医疗信息化体系,守护人民健康福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