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数据结构——散列函数的构造方法

散列函数的构造方法

散列函数的设计是散列表高效运行的基础,一个好的散列函数能让关键字映射后的散列地址分布均匀,从而减少冲突的发生。构造散列函数时,需要结合关键字的特点(如类型、分布范围)和散列表的容量,选择合适的映射规则。常用的散列函数构造方法有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场景,下面逐一进行介绍。

1. 构造散列函数的基本原则

在介绍具体方法前,需要明确构造散列函数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是衡量一个散列函数优劣的标准。

(1)确定性
对于同一个关键字,无论何时、何地计算,散列函数都应返回相同的散列地址。例如,若关键字“202305”第一次计算得到地址5,第二次计算也必须得到5,否则会导致查找混乱。

(2)高效性
散列函数的计算过程应简单快速,避免复杂的运算(如大量乘法、除法),否则会抵消散列表“直接映射”带来的效率优势。例如,简单的取余运算比复杂的多项式求值更适合作为散列函数。

(3)均匀性
这是最核心的原则,即散列函数应尽可能让关键字均匀分布在散列表的各个地址上,避免大量关键字集中映射到少数几个地址(称为“聚集”)。聚集会导致频繁冲突,严重降低查找效率。

2. 常用的散列函数构造方法

(1)直接定址法
直接定址法是最简单的散列函数构造方法,它直接利用关键字或关键字的线性函数作为散列地址,公式为:
H(key)=key或H(key)=a×key+bH(key) = key \quad \text{或} \quad H(key) = a \times key + bH(key)=keyH(key)=a×key+b
其中aaabbb是常数(a≠0a \neq 0a=0)。

例如,若要存储学生的年龄信息(关键字为年龄,范围1825),散列表容量设为10(地址09),可选择H(key)=key−18H(key) = key - 18H(key)=key18:年龄18对应地址0,19对应地址1,…,25对应地址7,地址分布均匀且无冲突。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计算简单、无冲突(只要关键字不重复);缺点是仅适用于关键字分布范围较小且连续的情况,若关键字范围大(如10位学号),会导致散列表容量过大,浪费空间。

(2)除留余数法
除留余数法是最常用的散列函数构造方法,它将关键字除以散列表容量mmm,取余数作为散列地址,公式为:
H(key)=keymod  mH(key) = key \mod mH(key)=keymodm

例如,散列表容量m=13m=13m=13(通常选质数),关键字key=123key=123key=123,则H(123)=123mod  13=6H(123) = 123 \mod 13 = 6H(123)=123mod13=6(因13×9=117,123-117=6);关键字key=246key=246key=246,则H(246)=246mod  13=246−13×18=246−234=12H(246)=246 \mod 13 = 246 - 13×18=246-234=12H(246)=246mod13=24613×18=246234=12

这种方法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mmm:若mmm是合数,可能导致地址分布不均(例如m=10m=10m=10时,偶数关键字都会映射到偶数地址);因此mmm通常选择质数,或不包含小于20的质因数的合数,以减少聚集。除留余数法适用于关键字为整数的情况,且对关键字分布范围无限制,应用广泛。

(3)数字分析法
数字分析法适用于关键字位数较多,且关键字的某几位分布均匀(即各数字出现概率相近)的情况。它从关键字的各位中选取分布均匀的几位,组合成散列地址。

例如,某系统的用户ID是10位数字(如2023051201、2023051202、…),分析发现前6位“202305”是固定前缀,后4位中前两位“12”是月份,分布集中,而后两位“01、02、…、31”是日期,分布均匀(01~31每个数字出现概率相近)。因此可选择后两位作为散列地址,即H(key)=H(key) =H(key)= 关键字的后两位数值。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充分利用关键字的分布特征,地址均匀性好;缺点是需要预先分析关键字的分布,若分布特征不明显则难以应用(如随机生成的关键字)。

(4)平方取中法
平方取中法先将关键字平方,然后取平方数中间的几位作为散列地址。平方运算会使关键字的各位数字都参与运算,中间几位通常能较好地反映原关键字的特征,分布更均匀。

例如,关键字key=123key=123key=123,平方后为1232=15129123^2=151291232=15129,若散列表容量为100(地址0~99),取中间两位“12”,则H(123)=12H(123)=12H(123)=12;关键字key=456key=456key=456,平方后为4562=207936456^2=2079364562=207936,取中间两位“79”,则H(456)=79H(456)=79H(456)=79

这种方法适用于关键字位数较少,或分布不明显的情况(如随机整数),缺点是计算稍复杂(需平方运算)。

(5)折叠法
折叠法将关键字按散列表地址位数分成若干段,然后将各段叠加(舍去进位)得到散列地址,类似将纸条折叠后求和。根据叠加方式不同,可分为移位折叠(各段末位对齐后相加)和边界折叠(段与段反向对齐后相加)。

例如,关键字key=123456789key=123456789key=123456789,散列表地址为2位(0~99),将关键字分为3段:12、34、56、789(最后一段可短些)。

  • 移位折叠:12 + 34 + 56 + 789 = 891,取后两位得H(key)=91H(key)=91H(key)=91
  • 边界折叠:12 + 43(34反向) + 56 + 987(789反向)= 12+43+56+987=1098,取后两位得H(key)=98H(key)=98H(key)=98

这种方法适用于关键字位数较多(如长字符串、身份证号)且无法通过数字分析法找到均匀分布位的情况,计算简单,地址分布较均匀。

综上,散列函数的构造方法需根据关键字的类型、分布特征和散列表容量选择:直接定址法适合小范围连续关键字,除留余数法适用范围最广,数字分析法依赖关键字分布特征,平方取中法和折叠法适合长关键字或分布不明显的情况。核心目标是通过合理的映射规则,让散列地址尽可能均匀,为减少冲突奠定基础。

http://www.dtcms.com/a/524325.html

相关文章:

  • 设计模式之 状态机 C#范例
  • 基于Vue的课程达成度分析系统t84pzgwk(程序+源码+数据库+调试部署+开发环境)带论文文档1万字以上,文末可获取,系统界面在最后面。
  • 做网站+利润Wordpress税
  • XML 用途
  • 2025年Mathorcup大数据赛B题思路
  • docker部署wordpress
  • 企业网站开发主要职责个人博客网站模板源码
  • 公司网站管理规定网站建设 语言
  • std::iota
  • SQL进阶:not exists谓词
  • Eclipse 添加书签
  • 2025年渗透测试面试题总结-217(题目+回答)
  • 专业网站建设市场豫建市2021 42号
  • 自己做的网站不满屏单纯做网站的公司
  • 在本地部署LangManus
  • wordpress 网站投票网站使用特殊字体
  • 视觉Transformer实战 | Transformer详解与实现
  • 032:vue+threejs 实现物体点击后在地面上拖动平移,点击地面可旋转
  • Java 中数组和集合的遍历方式
  • 网站建设评估及分析wordpress 视频 批量
  • 自己开发网站需要什么技术青海网站建设与维护
  • sqli-labs第二关
  • 大数据Spark(七十):Transformation转换算子cogroup和zip使用案例
  • Drools在java中的使用
  • 【办公类-121-02】20251024淘宝视频红包(UIBOT点击“左箭头”“视频”“消息”切换)
  • 9 种高级 RAG 技术及其实现方法
  • 计算机网络面试核心知识点大全
  • 做网站建站现在什么传奇最火电脑版
  • C语言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点之图
  • 做一个类似京东的网站海外注册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