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道利用率】为什么卫星链路用 SW 协议效率低?ARQ 信道利用率公式 + 计算题全解!
是否在做网络计算题时,对着 “停止 - 等待(SW)” 和 “连续 ARQ(GBN/SR)” 的信道利用率公式发呆?明明都是 ARQ 协议,为什么一个效率低到离谱,一个能让信道满负荷运行?这篇文章会用 “快递打包配送” 的比喻,帮你吃透利用率公式的本质,还能直接套用 3 步解题法应对考试计算题。
一、先搞懂:影响信道利用率的 3 个 “时间密码”
要算利用率,得先明白三个核心时间 —— 它们就像快递配送的 “关键环节”,直接决定信道忙闲程度。
| 时间参数 | 专业定义 | 快递比喻 | 计算逻辑 |
|---|---|---|---|
| 发送一个数据帧所需的时间 | 打包一个快递的时间 | 完全由 “包裹大小(帧长度 L)” 和 “打包速度(信道带宽 B)” 决定,公式: | |
| RTT(往返时延) | 数据帧传到接收方 + ACK 传回发送方的总时间 | 快递从站点送到客户,再把签收单寄回站点的总时间 | 由 “配送距离(物理距离)” 和 “运输速度(信号传播速度)” 决定,题目常给传播时延 |
| 发送一个 ACK 帧的时间 | 客户填签收单的时间 | 通常极短(ACK 帧很小),计算时可直接忽略 |
信道利用率的本质很简单:信道 “忙” 的时间 ÷ 总时间(忙 + 闲)。忙时间就是发送数据的时间,闲时间则是等确认的时间 —— 这也是不同 ARQ 协议效率差异的核心原因。
二、停止 - 等待(SW)协议:为什么它的效率 “硬伤” 无法解决?
SW 协议的逻辑像 “最死板的快递员”:送完一个包裹,必须等客户把签收单寄回,才敢送下一个。这种模式下,信道利用率公式很好理解:
1. 利用率公式(可直接套用)

2. 效率低的 “致命原因”:闲时间太长
用一个例子就能看清:假设用卫星链路传数据,RTT 约 500ms(信号在地球和卫星间往返),发送一帧数据的仅 1ms。代入公式:

意味着信道 99.8% 的时间都在 “等签收单”,完全处于空闲状态。
结论很明确:SW 协议的利用率永远小于 1,且 RTT 越大、越小,效率越低—— 这也是卫星链路几乎不用 SW 协议的原因。
三、连续 ARQ 协议:靠 “流水线” 让信道 100% 忙碌
连续 ARQ(GBN/SR)的逻辑像 “高效的快递站”:不用等单个包裹的签收单,一次能打包多个包裹(发送窗口),连续往路上送。只要打包速度够快(窗口够大),信道就能一直忙。
1. 核心公式:用 “窗口大小” 决定效率
连续 ARQ 的利用率公式可以统一为:

这个公式的本质是 “比较打包总时间和往返时间”,分两种情况:
情况 1:窗口足够大(发送方不空闲)
如果一次打包\(W_T\)个包裹的总时间(≥ 往返时间(RTT),意味着 “在等第一个包裹签收单的路上,已经把所有包裹都发完了”,信道全程忙碌。
此时U = 1(100% 利用率)。
情况 2:窗口较小(发送方会空闲)
如果
,意味着 “包裹发完后,还得等很久才能收到签收单”,信道会有空闲时间。此时
— 空闲时间越长,利用率越低。
四、3 步搞定信道利用率计算题(不会错!)
考试里的计算题万变不离其宗,按这 3 步走,直接套公式就能出结果:

五、一句话总结
SW 协议的利用率 “卡死” 在和 RTT 的比例里,而连续 ARQ 能靠增大发送窗口 “突破限制”—— 这就是两者效率差异的核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