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网络规划与设计——结构化布线系统
核心概念: 结构化布线系统(Structured Cabling System)是一种标准化、模块化的综合布线方案。它像建筑物的“神经系统”,用统一的线缆(双绞线/光纤)把电话、电脑、监控、电视等各种设备连接起来,形成一个集成化的通用传输平台。
📌 一句话理解:它不是为某个特定设备拉的“专线”,而是一套通用、灵活、可扩展的“信息高速公路网”。
一、核心特点(6大要求)
| 特点 | 含义 | 备考记忆 |
|---|---|---|
| 标准化 | 采用国际/国家标准设计、施工和测试,使用认证产品。 | ✅ “国标认证” |
| 实用性 | 满足当前和未来应用需求。 | ✅ “现在能用,将来够用” |
| 先进性 | 采用最新技术,保证5-10年不落后。 | ✅ “超前5-10年” |
| 开放性 | 兼容不同信号、不同网络、不同应用。 | ✅ “啥都能接” |
| 结构化/层次化 | 分层设计,易于管理、维护、扩展。 | ✅ “分层积木” |
| 可靠性 & 容错性 | 系统稳定,部分故障不影响整体。 | ✅ “稳定抗错” |
二、六大子系统(重点!)

| 子系统 | 位置 | 功能 | 组成 (设备与线缆) | 关键知识点 | 备考记忆 |
|---|---|---|---|---|---|
| 1. 工作区子系统 | 用户桌面 (终端到插座) | 连接终端设备到信息插座。 | • 信息插座 • 跳线 (连接终端与插座) • 适配器 (可选) | • 信息插座安装:距地30cm • 安装方式:嵌入式(新楼)、表面安装(旧楼) • 估算:每9㎡一个插座 | 🖥️ “桌面区” 📍 “30cm高,9㎡一个” |
| 2. 水平布线子系统 | 同一楼层内 (配线架 → 信息插座) | 将管理间(配线架)的线路延伸到工作区。 | • 双绞线 (如Cat5e, Cat6) • 光缆 (可选) • 线槽/线管 (保护线缆) | • 传输介质:双绞线或光缆 • 布线通道: - 暗管预埋 (墙内,不易改) - 地下管槽 (地面,易改) • 中间不能有转折点 | 📏 “楼层内” 🚫 “直来直去,无拐弯” |
| 3. 管理子系统 | 楼层接线间 (配线架、跳线) | 实现线路的灵活跳接和管理。 | • 配线架 (双绞线/光纤) • 跳线 (关键!用于连接) • 集线器/交换机 • 理线架 | • 核心是跳线 • 通过跳线调整,可改变信息插座与交换机的连接 • 大楼:多点管理 (每层有间) • 小楼:单点管理 (只在设备间) | 🔗 “跳线间” 🔀 “跳线一换,连接就变” |
| 4. 干线子系统 | 楼层之间 (垂直主干) | 连接各楼层管理间与设备间,是垂直主干道。 | • 大对数铜缆 (如25对、50对) • 光缆 (主流,多模/单模) • 干线电缆托架/线槽 | • 传输介质:大对数铜缆或光缆 • 敷设方式: - 新楼:线井 - 旧楼:牵引管 | 🏢 “楼与楼之间” 🛗 “垂直电梯井” |
| 5. 设备间子系统 | 大楼中心机房 | 放置核心设备,是网络的“大脑”和“心脏”。 | • 主配线架 (MDF) • 核心交换机/路由器 • 服务器 • PBX (电话交换机) • UPS (不间断电源) • 防雷/过压保护装置 | • 包含:主配线架、PBX、服务器、交换机、UPS等 • 位置:建筑物中间楼层 • 必须有:防雷、防过压、UPS | 🖨️ “中心机房” ⚡ “中间放,要保护” |
| 6. 建筑群子系统 | 不同建筑物之间 (园区内) | 连接多个建筑物的通信系统。 | • 光缆 (主流) • 大对数铜缆 (较少用) • 管道/沟/架空杆 (敷设载体) • 建筑群配线架 (CDP) | • 三种布线方法: 1. 地下管道 (最 预留1到2个备用管孔 )2. 直埋法 ( 同一个沟内埋入通 信和监控电缆 )3. 架空明线 (需常维护) | 🏘️ “楼与楼之间” 🕳️ “管埋架” (地下管、直埋、架空) |
补充说明
- 跳线 是一个贯穿多个子系统的组件,它在工作区连接终端与插座,在管理间连接配线架与交换机端口,是实现灵活管理的关键。
- 光缆 在现代网络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水平布线(高性能需求)、干线和建筑群子系统中,已成为主流选择。
- 配线架 是管理子系统的核心硬件,用于端接来自工作区的水平线缆和来自干线的主干线缆,并通过跳线进行连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