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发展史
李嘉诚的发展历程丰富且传奇,以下是其详细介绍:
早期经历
1928年,李嘉诚出生于广东潮州的一个教师家庭。1939年,12岁的他因日军轰炸潮州,随家人前往香港,寄居在舅舅庄静庵家。1943年,父亲李云经因肺病去世,为了养活家人,李嘉诚放弃学业,前往钟表公司做学徒,后又到五金厂当推销员,因业绩突出,一年后被提拔为总经理。
创业初期
1950年,李嘉诚以5万港元创办长江塑胶厂。初期因质量问题经营困难,1955年出现转机。1957年,他前往意大利考察,回国后率先推出塑胶花,使长江塑胶厂成为热销产品,李嘉诚也因此获得“塑胶花大王”的称号。
投资房地产
1958年,李嘉诚开始投资房地产,在港岛北角、柴湾购买土地,建立工业大厦。1967年香港地价暴跌,他趁机低价大量储备土地。1971年成立长江置业有限公司,1972年更名为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并上市,股票被超额认购65倍。1977年,李嘉诚赢得中环地铁站与金钟地铁站上盖物业项目,奠定了其在房地产行业的重要地位。
多元化扩张
• 能源投资:1976年成立电能实业有限公司,1979年花费6.2亿元从汇丰银行购买和记黄埔22.4%的股权,成为香港华人入主外资大集团的第一人。1986年,受油价暴跌影响,他用32亿港元购买加拿大赫斯基石油一半以上的权益。2000年,赫斯基在加拿大上市。
• 基建投资:2004年起,李嘉诚旗下公司长江基建陆续收购剑桥水务、南方水务等公司,还收购了英国最大水务公司之一Northumbrian,控制着英国7%的供水市场。此外,他还涉足英国电力、燃气等领域,通过一系列收购获得了英国约四分之一的电力分销市场,控制着近30%的英国天然气供应市场。
• 电信投资:2015年,李嘉诚用103亿英镑从西班牙电信公司手中收购英国手机运营商O2,与旗下Three合并后,成为英国最大的电信运营商。
业务重组与退休
2015年,李嘉诚将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合并,并把公司注册地迁往开曼群岛,然后拆分为长江实业地产有限公司与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2018年,李嘉诚宣布退休,卸任长江和记实业、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继续担任李嘉诚基金会主席、长江集团高级顾问。2025年2月,李嘉诚以身家373亿美元,蝉联香港首富之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