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entic 组织-人和智能体协作的组织形态
我们对 AI 的定位
当下我们畅谈 AI、LLM、MCP、Agent 等概念,在现有的工作流程中引入 AI 作为提效工具,比如 AI CodeReviewer;或者尝试构建数字员工完成某些岗位的工作,比如 AI Coder 完成大部分程序员的工作。这种定位源于一个我们根深蒂固的认知,即 AI 它不是一个活物,跟我们办公桌上的计算器没有区别,毕竟现在的人工智能的表现跟人工智障没有太大区别,即使是 AI 最擅长的写作领域,文字读起来也一股 AI 味儿。
那么,我们将视线延长到 5-10 年,那个时候我们的组织里,会不会人和 AI 都是公司的员工,甚至 AI 员工完成大部分的工作,人类只负责设计和决策,这样看来,今天我们是不是就从这个定位来设计我们的 AI Agent,将所有的工作任务进行分类,将 AI 擅长的任务交给 AI,将 AI 视作跟我们同样的活物。
AI 和人的协作关系
先说结论,AI 和人的关系会经历三个阶段:1)人充当 AI 的哺育者,一点一点把 AI 养大 2)AI 充当人的助手,人在这个过程中将大量的行业标准知识教会给 AI,让它能给完成一些确定的,单一目标的事。3)AI 成为专家,可以基于标准的行业知识诊断问题、规划如何处理问题等。
在我看来,AI 的自主感知、决策、规划都是局限在单一职责、单一目标的执行层的,即使具有一定的感知、决策和规划也是需要大量行业知识标准化的沉淀,是一个大量人工投入之后的过程,从这个过程中看人和 AI 的协作关系是哺育孩子的过程。
AGI 至少目前看起来实现还比较遥远,领域 AI 大概率长期存在,就像专科医生一样,那么面对一个疑难杂症,人需要对问题进行抽象、设定目标、规划出执行路径,然后交给对应 AI 去处理。在这个过程中遇到无法决策的时候,人介入指出后续的动作。人和 AI 相比,强项在于 Know How,这种关系有点像助手,助手更重要的是把事情做正确,而人更多地是识别出什么是正确的事,如何正确地做事。
在百度百科给出的介绍中,AI Agent 可自主感知、决策、规划和调用工具,给人的感觉就是上天入地、无所不能,那 AI 的边界在哪里,能够完全取代人吗?这个问题没有答案,正是大家对于 AI 未来会产生自我意思,最终会消灭人类的恐惧所在。当然,在 5-10 年这种消灭人类可能不是物理消灭,而是通过更高的工作效率让人失去工作。这个时候的 AI 就像人的大脑经过反复训练之后,某些突触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固定的知识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