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虚拟化技术实践指南:KVM 与 VMware ESXi 部署全流程

文章目录

  • 虚拟化技术实践指南:KVM 与 VMware ESXi 部署全流程
    • KVM 虚拟化实践:从基础安装到命令行管理
      • KVM 图形界面基础操作(virt-manager)
        • 调出 virt-manager 与镜像准备
        • 图形化创建虚拟机(以 Windows 7 为例)
      • KVM 命令行进阶:纯文本实现虚拟机全管理
        • 命令行创建虚拟机(以 CentOS 7 为例)
        • 虚拟机状态管理与快照操作
      • KVM 共享存储配置(NFS)
        • NFS 服务器配置(IP:192.168.108.100)
        • KVM 节点挂载 NFS 共享
      • KVM 虚拟机热迁移(跨节点迁移)
    • VMware ESXi 企业级部署:从安装到 vCenter 配置
      • ESXi 7.0 主机安装(VMware Workstation 模拟)
        • 新建 ESXi 虚拟机(Workstation 17.5.2)
        • ESXi 系统安装与初始化
        • ESXi 单机使用:添加存储与创建虚拟机
      • vCenter Server 7.0 部署(管理 ESXi 集群)
        • 前期准备
        • vCenter 部署(分两阶段)
          • 阶段 1:部署 vCenter Server 虚拟机
          • 阶段 2:配置 vCenter Server
        • vCenter 登录与使用
    • 总结:KVM 与 ESXi 选型建议

虚拟化技术实践指南:KVM 与 VMware ESXi 部署全流程

在现代 IT 架构中,虚拟化技术是资源高效利用、业务灵活扩展的核心支撑。本文将结合实战操作,详细讲解 KVM(基于 Linux 的开源虚拟化)与 VMware ESXi(企业级虚拟化平台)的部署、配置及核心功能使用,涵盖从环境准备到虚拟机管理的全流程,适合运维工程师与虚拟化技术学习者参考。

KVM 虚拟化实践:从基础安装到命令行管理

KVM(Kernel-based Virtual Machine)是 Linux 内核自带的虚拟化模块,依托 virshvirt-install 等工具实现虚拟机全生命周期管理,支持图形化与纯命令行两种操作模式,兼顾易用性与灵活性。

KVM 图形界面基础操作(virt-manager)

调出 virt-manager 与镜像准备
  • 两种启动方式
    • 图形界面:通过系统菜单找到「Virtual Machine Manager」直接打开;
    • 命令行:登录 KVM 主机后执行 virt-manager 命令唤起图形界面。
  • 镜像上传与存储
    1. 连接 KVM 主机(以 KVM1 为例,IP:192.168.108.101),创建镜像存储目录:mkdir /iso
    2. 使用 SFTP 工具(如 MobaXterm)将系统镜像(如 Windows 7、CentOS 7)上传至 /iso 目录;
    3. 验证镜像:cd /iso && ls,确认镜像文件存在。
图形化创建虚拟机(以 Windows 7 为例)
  1. 新建虚拟机:打开 virt-manager 后点击「New VM」,选择「Local install media (ISO image or CDROM)」;
  2. 选择镜像与系统类型:点击「Browse」定位到 /iso 目录下的 Windows 7 镜像,系统类型自动识别为「Microsoft Windows 7」;
  3. 配置硬件资源
    • 内存:建议分配 4096 MiB(4GB),根据主机剩余内存调整;
    • CPU:设置 2 核,不超过主机物理 CPU 核心数;
    • 存储:创建 40 GiB 磁盘,默认存储路径为 /var/lib/libvirt/images/(可自定义路径);
  4. 完成安装:设置虚拟机名称为「win7」,勾选「Customize configuration before install」(可选),点击「Finish」后按常规 Windows 7 安装流程操作(需激活内置 Administrator 账户时,可在安装界面按 Shift+F10 调出 CMD,执行 lusrmgr.msc 取消「账户已禁用」勾选)。

KVM 命令行进阶:纯文本实现虚拟机全管理

命令行操作适用于无图形界面的服务器环境,核心工具为 virsh(KVM 管理命令集)与 virt-install(虚拟机创建工具),以下为关键操作场景。

命令行创建虚拟机(以 CentOS 7 为例)
  1. 创建磁盘文件

    :先指定磁盘存储路径(如

    /disk
    

    ),创建 20 GiB 的 qcow2 格式磁盘:

    mkdir /disk
    qemu-img create -f qcow2 /disk/vm3.qcow2 20G
    
    • 验证磁盘:qemu-img info /disk/vm3.qcow2,确认文件格式与大小无误。
  2. 通过 virt-install 部署虚拟机

    virt-install --name vm3 \--memory 2048 \--vcpus 1 \--disk path=/disk/vm3.qcow2 \--location /iso/CentOS-7-x86_64-Minimal-1810.iso \--network network=default \--noautoconsole \--vnclisten=0.0.0.0 \--vncport=5903 \--vnc
    
    • 参数说明:
      • --name:虚拟机名称(vm3);
      • --memory:内存分配(2048 MiB);
      • --location:镜像路径;
      • --vnclisten/--vncport:开启 VNC 远程管理,允许通过 192.168.108.101:5903 连接虚拟机控制台。
虚拟机状态管理与快照操作
  • 基础状态控制

    功能命令
    启动虚拟机virsh start vm3
    关闭虚拟机virsh shutdown vm3(正常关机)
    强制关机virsh destroy vm3(类似拔电源)
    挂起 / 恢复virsh suspend vm3 / virsh resume vm3
    查看虚拟机列表virsh list(运行中)/ virsh list --all(所有状态)
  • 快照创建与还原(核心需求):

    1. 拍摄快照

      :为运行中的 vm3 创建名为「vm3_init」的快照,添加描述便于识别:

      virsh snapshot-create-as --domain vm3 --name vm3_init --description "Initial configuration of vm3"
      
    2. 查看快照

      :确认快照创建成功:

      virsh snapshot-list --domain vm3
      
    3. 还原快照

      :将 vm3 恢复到快照状态(运行中虚拟机会先关机,需提前备份当前数据):

      virsh snapshot-revert --domain vm3 --snapshotname vm3_init
      
    4. 删除快照

      (可选):删除无用快照释放空间:

      virsh snapshot-delete --domain vm3 --snapshotname vm3_init
      

KVM 共享存储配置(NFS)

为实现多 KVM 节点(如 KVM1、KVM2)共享虚拟机磁盘,需搭建 NFS 服务器,避免单点存储故障,同时支持虚拟机热迁移。

NFS 服务器配置(IP:192.168.108.100)
  1. 安装 NFS 服务yum install -y nfs-utils(CentOS/RHEL 系统);

  2. 创建共享目录mkdir /nfs,设置权限:chmod 755 /nfs

  3. 配置 exports 文件

    :编辑

    /etc/exports
    

    ,添加共享规则:

    /nfs *(rw,no_root_squash,no_subtree_check)
    
    • 规则说明:* 允许所有网段访问,rw 授予读写权限,no_root_squash 保留客户端 root 权限;
  4. 重启服务与验证:

    systemctl restart nfs-server.service
    showmount -e localhost  # 本地验证,输出「/nfs *」表示成功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service  # 关闭防火墙(生产环境建议配置规则而非关闭)
    
KVM 节点挂载 NFS 共享

以 KVM1(192.168.108.101)为例:

  1. 创建本地挂载点mkdir /NFS

  2. 临时挂载mount -t nfs 192.168.108.100:/nfs /NFS

  3. 验证挂载mount | grep /NFS,确认挂载模式为 rw(读写);

  4. 永久挂载

    :编辑

    /etc/fstab
    

    ,添加一行:

    192.168.108.100:/nfs  /NFS  nfs  defaults  0  0
    

    执行

    mount -a
    

    使配置生效,重启后自动挂载。

KVM 虚拟机热迁移(跨节点迁移)

基于 NFS 共享存储,可实现虚拟机从 KVM1 迁移到 KVM2,迁移过程中虚拟机不中断(热迁移)。

  1. 环境准备:KVM1 与 KVM2 均挂载 NFS 共享目录 /NFS,且关闭防火墙;
  2. 图形化迁移
    • 打开 virt-manager,通过「Add Connection」添加 KVM2(IP:192.168.108.102);
    • 右键选中 KVM1 上运行的虚拟机(如 centos7.0),选择「Migrate」;
    • 目标主机选择 KVM2,点击「Migrate」,等待迁移完成(迁移时间取决于虚拟机内存大小);
  3. 验证结果:迁移后在 KVM2 的 virt-manager 界面可看到虚拟机状态为「Running」,KVM1 上该虚拟机消失。

VMware ESXi 企业级部署:从安装到 vCenter 配置

VMware ESXi 是面向企业的裸金属虚拟化平台,稳定性强、管理功能丰富,需搭配 vCenter Server 实现多主机集群管理。以下基于 VMware Workstation 模拟环境,讲解 ESXi 7.0 与 vCenter Server 7.0 的部署流程。

ESXi 7.0 主机安装(VMware Workstation 模拟)

ESXi 需直接安装在物理服务器(或虚拟机模拟),最低硬件要求:2 核 CPU、4GB 内存、142GB 硬盘。

新建 ESXi 虚拟机(Workstation 17.5.2)
  1. 新建虚拟机向导:选择「自定义(高级)」,硬件兼容性保持「Workstation 17.5.x」;
  2. 操作系统选择:选择「VMware ESX」→「VMware ESXi 7.0 和更高版本」;
  3. 硬件配置
    • 名称:VMware ESXi 7_151(IP 规划为 192.168.108.151);
    • CPU:4 核(每处理器 1 核,总数 4);
    • 内存:8GB(建议不低于 4GB);
    • 磁盘:142GB(SCSI 类型,单个文件存储);
    • 网络:添加 4 块网卡,均设置为「NAT 模式」(模拟管理与业务网络);
  4. 挂载 ESXi 镜像:编辑虚拟机设置,CD/DVD 驱动器挂载 VMware-VMvisorInstaller-7.0U3d-19482537.x86_64.iso,勾选「启动时连接」。
ESXi 系统安装与初始化
  1. 启动虚拟机:从 CD/DVD 启动,按 Enter 开始安装,F11 接受许可协议;
  2. 选择存储与键盘:选择 142GB 磁盘作为安装目标,键盘布局默认「US Default」;
  3. 设置 root 密码:密码需包含大小写字母、数字与特殊字符(如 Vmware@123);
  4. 确认安装:按 F11 开始安装,完成后按 Enter 重启;
  5. 配置静态 IP
    • 重启后按 F2 进入「Customize System/View Logs」,输入 root 密码;
    • 选择「Configure Management Network」→「IPv4 Configuration」;
    • 选择「Set static IPv4 address and network configuration」,填写:
      • IP 地址:192.168.108.151;
      • 子网掩码:255.255.255.0;
      • 默认网关:192.168.108.2;
    • 按 ESC 退出,选择「Yes」应用网络配置。
ESXi 单机使用:添加存储与创建虚拟机
  1. Web 管理登录:打开浏览器访问 https://192.168.108.151,忽略证书警告后输入 root 账号密码;

  2. 添加数据存储

    (扩展存储空间):

    • 关闭 ESXi 虚拟机,添加一块 100GB 硬盘;
    • 开机后在 ESXi 界面点击「存储」→「新建数据存储」,选择「创建新的 VMFS 数据存储」;
    • 名称设为「Storage100G」,选择新增的 100GB 磁盘,按向导完成创建;
  3. 上传镜像与创建虚拟机

    • 通过「存储浏览器」将 Windows 10 镜像上传至 Storage100G/iso 目录;
    • 点击「虚拟机」→「新建虚拟机」,选择「创建新虚拟机」:
      • 名称:win10_test,系统类型:「Microsoft Windows 10 (64 位)」;
      • 存储:选择「Storage100G」;
      • 硬件配置:2 核 CPU、4GB 内存、48GB 磁盘,CD/DVD 挂载 Windows 10 镜像;
    • 完成后启动虚拟机,按常规流程安装 Windows 10,最后安装「VMware Tools」提升性能。

vCenter Server 7.0 部署(管理 ESXi 集群)

vCenter Server 是 ESXi 集群的核心管理节点,支持多 ESXi 主机统一管理、虚拟机热迁移、HA 等高可用功能。vCenter 7.0 仅提供 Linux 版本,需部署在 ESXi 主机上。

前期准备
  1. 扩展 ESXi 资源:为 ESXi 7_151 增加 100GB 硬盘(用于 vCenter 存储),内存扩至 20GB;
  2. 上传 vCenter 镜像:将 VMware-VCSA-all-7.0.U3d-19480866.iso 挂载到本地 Windows 主机,进入 vcsa-ui-installer/win32 目录,双击 installer.exe 启动安装程序。
vCenter 部署(分两阶段)
阶段 1:部署 vCenter Server 虚拟机
  1. 选择安装类型:点击「安装」→「下一步」,接受许可协议;
  2. 指定 ESXi 目标主机
    • ESXi 主机名 / IP:192.168.108.151;
    • 用户名:root,密码:ESXi 的 root 密码;
    • 忽略证书警告,点击「Yes」继续;
  3. 配置 vCenter 虚拟机
    • 虚拟机名称:VMware vCenter Server 0
    • root 密码:设置 vCenter 操作系统密码(如 Vcenter@123);
  4. 选择部署大小:实验环境选择「微型」(1 核 CPU、12GB 内存,支持 10 台 ESXi、100 台虚拟机);
  5. 选择数据存储:选择「Storage100G」,启用「精简磁盘模式」;
  6. 配置网络
    • 网络:VM Network;
    • IP 分配:静态,IP 地址:192.168.108.150;
    • 子网掩码:255.255.255.0,网关:192.168.108.2,DNS:192.168.108.2;
  7. 确认配置:点击「完成」开始部署,约 10 分钟后阶段 1 完成。
阶段 2:配置 vCenter Server
  1. 继续设置:阶段 1 完成后点击「继续」,进入阶段 2;
  2. 时间同步与 SSH 配置
    • 时间同步:选择「与 ESXi 主机同步时间」;
    • SSH 访问:默认「禁用」(生产环境如需调试可后续开启);
  3. 创建 SSO 域
    • SSO 域名:vsphere.local(默认,可自定义);
    • 管理员用户名:administrator,密码:设置 vCenter 管理密码(如 Vsphere@123);
  4. 确认配置:点击「完成」开始配置,约 30 分钟后阶段 2 完成。
vCenter 登录与使用
  1. Web 登录:浏览器访问 https://192.168.108.150:443,用户名:administrator@vsphere.local,密码:阶段 2 设置的 SSO 密码;
  2. 添加 ESXi 主机:在 vCenter 界面点击「主机和集群」→「添加主机」,输入 ESXi 主机 IP、root 账号密码,完成添加后即可统一管理 ESXi 上的虚拟机。

总结:KVM 与 ESXi 选型建议

维度KVMVMware ESXi
定位开源免费,适合中小企业、个人学习企业级收费,适合大规模集群、关键业务
易用性图形化依赖 virt-manager,命令行灵活Web 界面直观,vCenter 支持集群管理
功能基础虚拟化(快照、迁移),需手动配置内置 HA、DRS、存储 vMotion,功能完善
硬件支持依赖 Linux 内核驱动,兼容性一般官方硬件兼容性列表丰富,稳定性强
  • 选择建议
    • 个人学习、小型部署:优先 KVM,零成本且贴合 Linux 生态;
    • 企业生产环境:选择 ESXi + vCenter,追求高可用与简化管理;
    • 混合场景:可通过 NFS 共享存储打通 KVM 与 ESXi,实现资源互补。

通过本文的实战操作,可掌握虚拟化技术的核心流程 —— 从环境搭建到虚拟机管理,再到共享存储与集群配置。实际应用中需结合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平台,同时注重数据备份(如快照、定期备份磁盘)与权限管控,保障虚拟化环境稳定运行。

http://www.dtcms.com/a/520207.html

相关文章:

  • 你的地图,你做主!视频汇聚平台EasyCVR解锁多源地图自由,打造监控“全域一张图”
  • Prometheus(四)—— Alertmanager完整部署指南:邮件+钉钉告警全流程落地
  • Fakebook.
  • (11)(2.1.7) FETtec OneWire ESCs
  • 红⿊树实现
  • HTML DOM 简介
  • 介绍东莞网站建设的ppt济南网站建设方案咨询
  • wordpress仿站入门wap网站不流行
  • Andrej Karpathy《Neural Networks: Zero to Hero》:从反向传播到GPT的实战课程
  • 舆情监测的技术内核:Infoseek 如何用分布式架构与多模态技术实现全网捕捉?
  • 影石Insta360发展史:从深圳公寓到全球影像创新标杆
  • 心理学网站的建设网站建设公司怀化
  • 欧姆龙plc内置 EIP 口实现 TCP SOCKET 通讯
  • 渲染相关(Markdown、ByteMD、ReactMarkdown)
  • 安庆信德建设咨询有限公司网站wordpress商城建站
  • esp8266初始化流程
  • SymPy矩阵到NumPy数组转换的深度解析:解决lambdify广播陷阱
  • ClickHouse迁移Starrocks脚本工具
  • LeeCode 74. 搜索二维矩阵
  • 网站建设报价单wordpress type参数
  • 长沙网站建设与维护樟木头镇仿做网站
  • Pandas DataFrame:深入理解数据分析的利器
  • Python嵌入(绿色免安装)版:解决安装第三方包后仍无法使用问题
  • 鸿蒙:将Resource类型的image转成 image.PixelMap 类型
  • 如何创建自己的网站平台网站项目建设措施
  • 网站论坛制作滕州手机网站建设案例
  • CANoe学习(一)软件安装和基本使用
  • transform和LLM回顾一下知识点(复习笔记(专业:AI))
  • 怎样创建网站或网页ui设计师怎么做自己的网站
  • Java的抽象类实践-模板设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