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词 prompt 快速上手
一、为什么要优化提示词(Prompt)?
提示词是人与 AI 模型沟通的“语言桥梁”。优化提示词的核心原因包括:
- 提升输出质量:清晰、具体的提示词能引导模型生成更准确、连贯、有用的内容。
- 减少歧义与错误:模糊或矛盾的指令易导致模型“胡说八道”或偏离主题。
- 控制生成风格与格式:通过提示词可指定语气、长度、结构(如列表、表格、代码等)。
- 提高效率:一次生成即达预期,避免反复调试和重试。
- 解锁高级能力:复杂任务(如推理、多步规划)需精心设计的提示策略(如思维链、角色扮演)。
- 适配不同模型特性:不同模型(如 GPT、Claude、Gemini、文心一言)对提示敏感度不同,需针对性优化。
不同模型的提示词
对话模型(Chat/Agent)提示词技巧
技巧 | 示例 | 备注 |
---|---|---|
角色先行 | 你是一位有10年经验的Python代码审查员,专注性能与可读性 | 激活对应先验 |
输出格式预声明 | 请用「序号+检查项+风险等级+改进代码」四栏表格输出 | 杜绝自由发挥 |
少样本(Few-shot) | 给 2~3 组「用户输入→理想输出」 | 比 zero-shot 准确率↑ |
反向提示 | 禁止使用“首先、其次、最后”这类衔接词 | 负向约束往往更省力 |
分步思考 | 请先分析问题原因,再提出解决方案,最后总结建议。 | 数学/逻辑题准确率↑ |
自检链 | 输出后,请用“★”作为开头再自我检查一遍,并给出置信度(0~1) | 方便后续决定“是否人工复审” |
温度调度 | 事实问答 0.2~0.3;创意风暴 0.8~1.0 | 先低温拿骨架,再升温润色 |
知识切片 | 把长文档按「### 章节」分段投喂,结尾加 以上是一段完整信息,请总结成3行 | 避免“中间遗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