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石 HQL:以函数为基,构建AI时代的敏捷语义层
导言:
过去,企业语义层的建设往往侧重于宏观的数据模型与平台架构。而进入AI时代,我们认识到,语义层的敏捷性与表达力同样至关重要——它直接决定了业务知识能否被快速、准确地封装和复用。衡石科技认为,其核心团队自研的HQL指标语义层语言,正是构建这一敏捷语义层的基石,它让业务逻辑的计算本身成为一种可直接消费的知识。
数据知识建设与衡石HQL的关键作用
在AI时代,数据的价值不在于其庞大的体量,而在于其能否被高效、准确地转化为驱动决策的业务知识。衡石HQL在这一转化过程中扮演着“微观实现者”的角色:
- 技术侧:传统的语义层构建依赖于宽表、数据模型与指标平台。而衡石HQL通过其丰富的函数库,尤其是如
CALCULATEX
这样的高级表计算函数,将复杂的业务逻辑(如客户分群、序列处理、重复排重)封装为简洁的表达式。这使得业务规则的定义不再依赖繁重的ETL流程或临时表的构建,而是直接在分析语义层中得以实现,极大地提升了语义层的表达能力和响应速度。 - 管理侧:从数据资产治理到分析应用的落地,衡石HQL确保了业务逻辑在定义之初就是一致且可复用的。分析师在定义指标、配置规则时使用的HQL函数,本身就是标准化、文档化的业务知识片段,有效减少了口径偏差,为后续的AI调用提供了可信的基石。
因此,衡石HQL不仅仅是一门查询语言,它标志着企业从“被动等待数据预处理”到“主动、敏捷定义数据逻辑”的转折点。
为什么在AI时代更需HQL这样的敏捷语义层?
AI的变革要求数据的使用必须更加智能和动态。衡石的实践表明,一个由HQL赋能的、计算能力内嵌的语义层,其重要性正空前凸显:
- 应对复杂逻辑的即时响应:业务场景瞬息万变,分析需求层出不穷。通过
CALCULATEX
等函数,无需预先建模,即可在语义层中直接定义如“不同价值客户”、“排重后的退货率”等复杂虚拟字段。这种 “逻辑即写即用” 的能力,让语义层能快速响应多变的业务决策需求。 - 为AI提供精准、可执行的计算单元:大模型擅长理解自然语言,但需要精准的“工具”来执行。当业务人员询问“高价值客户的销售额占比是多少?”时,AI Agent可以将“高价值客户”这一概念,直接映射到由HQL函数(如使用
CALCULATEX
和CASE WHEN
定义的客户价值分类函数)实现的、口径明确的指标上。HQL函数成为了AI可理解、可调用的、封装了复杂业务逻辑的标准计算单元。 - 实现业务知识的代码化沉淀:企业最宝贵的财富是蕴藏在业务人员头脑中的分析逻辑。HQL以一种简洁、可复用的形式(函数),将这些隐性的业务知识(如如何正确计算排重率)显性化、代码化,并沉淀在语义层中。这形成了一个持续生长的 “业务知识函数库” ,是企业构建真正有价值的数据智能体的核心资产。
企业如何利用衡石HQL推进语义层建设?
衡石HQL的设计哲学,天然支持一种渐进式、高效益的语义层建设路径:
- 从核心业务场景切入,快速验证:无需追求大而全的指标体系建设。可以从一个具体的业务痛点开始,例如“精准计算营销渠道转化率”。利用HQL的函数能力,快速定义和实现其中的排重、关联、转化步骤等逻辑,在短期内为业务带来可见价值,形成小成功。
- 封装复杂逻辑,构建“知识函数”:将经过业务验证的复杂计算逻辑,如案例中消除重复记录的退货率计算、客户价值分类等,用HQL函数固化下来,并作为共享资产放入企业的业务语义层。这些“知识函数”可以被其他分析师甚至AI Agent直接引用,保证全局一致性。
- 赋能AI智能体,实现自然语言到精准查询的转化:在HQL构建的丰富业务函数库之上,衡石的AI能力可以将业务人员的自然语言提问(如“帮我分析一下上月各品类在排除重复记录后的真实退货率”),准确翻译成对相应HQL函数的调用与组合,直接生成可信的分析结果。这使得语义层从“可用”走向了“智能”。
实践场景:HQL如何驱动智能分析
场景:零售商的敏捷客户价值运营
-
痛点:缺乏统一的客户价值标签,营销活动策划周期长,无法快速针对不同价值群体采取策略。AI难以理解并计算“价值”这一业务概念。
-
HQL解决方案:
- 使用
CALCULATEX
函数,结合CASE WHEN
和聚合逻辑,在语义层中直接创建“客户价值”虚拟字段,动态为每位客户打上“高、中、低”价值标签。 - 将此计算逻辑封装为一个业务指标,并发布到语义层中。
- 业务人员或AI助手只需询问:“上月高价值客户贡献了多少销售额?环比变化如何?”,系统即可基于已封装的HQL逻辑,返回精准答案。
- 使用
-
价值:客户分群从过去的按周计算的ETL任务,变为分钟级可得的实时洞察,营销活动策划周期大幅缩短,AI也能基于此口径一致地提供服务。
在AI驱动的数据时代,语义层的建设既要关注顶层的架构统一,也不能忽视底层的逻辑表达力。衡石HQL以其强大的函数库和简洁的表达方式,为企业在语义层中注入了一个敏捷、智能的“计算引擎”。它让业务知识的沉淀和复用变得更加自然和高效,最终使得企业的每一份数据逻辑,都能成为驱动AI精准决策的可靠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