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把 iOS 26 的「Liquid Glass」带进 React Native

在 iOS 26 全面启用 Liquid Glass 这个全新的动态材质之后,设计语言的“质感拐点”已经到来。它不只是“更像玻璃”的一层磨砂,而是能折射下层内容、反射环境高光、在边缘形成**镜头化(lensing)**的物理拟真效果,还会随场景与明暗自适应。Apple 在开发者文档里把它描述为“结合玻璃光学特性与流动感的动态材质”,这也是 2025 年 iOS 视觉系统的核心更新之一。([Apple Developer][1])

问题来了:React Native 如何原生支持 Liquid Glass?
Callstack 团队开源了 @callstack/liquid-glass,把 iOS 26 的 Liquid Glass 原生能力“封装成 RN 组件”,让你像写普通 <View /> 一样写玻璃视图,并且还能把多个玻璃元素“融合”为连续的一整块效果。项目仓库在 GitHub,内含用法、API 与示例代码,本文将基于仓库与 Apple 官方资料严谨地拆解其技术点、落地路径、优缺点与常见问题。([GitHub][2])


一、项目速览

@callstack/liquid-glass 的目标很单纯——把 iOS 26 的 Liquid Glass 系统能力,变成 React Native 里的两个组件

  • LiquidGlassView:渲染一块可交互(可选)的玻璃材质视图,可设置效果强度、色调等。
  • LiquidGlassContainerView:当多个玻璃元素靠得足够近时,让它们视觉上“融在一起”,形成连续的一整块玻璃。([GitHub][2])

仓库 README 的 Features 写得很克制:iOS 26 Liquid Glass 视觉效果、可自定义色调(tint)、两种效果模式(clear / regular)。这与 Apple 文档所述“Liquid Glass 会折射下层内容并适配明暗外观”的描述是吻合的。([GitHub][2])

兼容性与工程条件(官方 README 明确写了 Warning): 必须使用 Xcode 26 或更高版本编译React Native 0.80+ 必须。这两个条件都与 iOS 26 SDK 的引入时点匹配。([GitHub][2])

此外,库在 iOS 不支持时的退化行为:直接渲染普通 View(无特效),这是你在做版本灰度或面向低系统用户时的底线保障。([GitHub][2])


二、关键技术与核心 API:把“系统材质”桥接成 RN 组件

1)系统能力来源(iOS 26)

Apple 在 iOS 26 的文档中把 Liquid Glass 作为“动态材质(dynamic material)”纳入设计与开发指南,SwiftUI 提供了 glassEffect(_:in:) 修饰符,以及用于“融合多个 glass 的容器”API;这意味着在原生层你可以调用系统材质而非自造 Shader。@callstack/liquid-glass 正是把这些系统层能力用 React Native 模块封装出来,供 JS/TS 侧直接使用。([Apple Developer][1])

说明:仓库的语言构成包括 TypeScript、Swift、Objective-C++ 等,符合“JS 层定义 + iOS 原生实现 + RN 桥接”的常见模式;其中 Swift/ObjC++ 很可能承载了实际的视图与效果创建。这里不推测内部具体调用细节,只就公开信息作技术合理解释。([GitHub][2])

2)React Native 侧组件与 API 设计

README 给出了完整的导入与示例:

import {LiquidGlassView,LiquidGlassContainerView,isLiquidGlassSupported,
} from '@callstack/liquid-glass';function MyComponent() {return (<LiquidGlassViewstyle={[{ width: 200, height: 100, borderRadius: 20 },!isLiquidGlassSupported && { backgroundColor: 'rgba(255,255,255,0.5)' },]}interactiveeffect="clear"><Text>Hello World</Text></LiquidGlassView>);
}// 把多块玻璃融合(morphing merge)
function MergingGlassElements() {return (<LiquidGlassContainerView spacing={20}><LiquidGlassView style={{ width: 100, height: 100, borderRadius: 50 }} /><LiquidGlassView style={{ width: 100, height: 100, borderRadius: 50 }} /></LiquidGlassContainerView>);
}

可以看到 RN 侧使用体验与 <View /> 基本一致,interactive 开启后会有“按压触感”的动态;effect 支持 clear | regular | none,在 regular 下是标准的玻璃虚化,在 clear 下更通透。ContainerViewspacing 决定相邻玻璃多近开始“融合”。([GitHub][2])

3)文本颜色的自动适配(PlatformColor)

Liquid Glass 的一个实用点是文字颜色根据背后内容自动适配,README 建议用 React Native 的 PlatformColor('labelColor')

import { PlatformColor } from 'react-native';
import { LiquidGlassView } from '@callstack/liquid-glass';function AutoText() {return (<LiquidGlassView style={{ padding: 20, borderRadius: 20 }}><Text style={{ color: PlatformColor('labelColor') }}>Hello World</Text></LiquidGlassView>);
}

注意:存在尺寸阈值——当玻璃视图的高度 >= 65 时,文字可能不会再自动随背后材质适配。这是 README 的明确备注,文章在后文会给出规避策略。([GitHub][2])

4)能力边界与已知问题

  • <span style="color:red">已知问题</span>interactive 属性只能在挂载时设置,动态修改不会生效。如果需要在运行时切换交互效果,建议通过条件渲染重新挂载该节点。([GitHub][2])
  • 系统回退:iOS 26 以下直接当普通 View 用。配合 isLiquidGlassSupported 做渐进增强是最佳实践。([GitHub][2])

三、安装与工程集成

0)环境前置

  • Xcode 26+React Native 0.80+。建议将 ios/ 子工程的 iOS Deployment Target 提升到 iOS 16 以上(适配新 SDK),但Liquid Glass 生效仍需 iOS 26。([GitHub][2])

1)依赖安装

# npm 或 yarn 二选一
npm install @callstack/liquid-glass
# or
yarn add @callstack/liquid-glass

iOS 端按 RN 常规流程进入 ios/ 执行 CocoaPods 安装(RN 0.60+ 自动链接,但 Pod 仍需要安装):

cd ios
bundle exec pod install # 如项目未使用 bundler,可直接 pod install

2)构建与运行

在 Xcode 里选择 iOS 26 的模拟器或真机(iPhone 15 及以上均可升级至 iOS 26),编译运行。Liquid Glass 效果在模拟器上即可观察,但性能与光照反射在真机上更接近真实体验。Apple 对 Liquid Glass 的定义与演示可参考官方资料与 WWDC Session。([Apple Developer][1])


四、从“可用”到“好用”

(1)渐进增强的“多态组件”写法

使用 isLiquidGlassSupported 做分支,可在不支持设备上优雅降级:

type GlassCardProps = {children: React.ReactNode;tintColor?: string;radius?: number;
};export function GlassCard({ children, tintColor, radius = 20 }: GlassCardProps) {if (!isLiquidGlassSupported) {// 安全回退:半透明白 + 阴影,避免完全“平面化”return (<Viewstyle={{backgroundColor: 'rgba(255,255,255,0.5)',borderRadius: radius,shadowOpacity: 0.15,shadowRadius: 12,shadowOffset: { width: 0, height: 4 },padding: 16,}}>{children}</View>);}return (<LiquidGlassView tintColor={tintColor} style={{ borderRadius: radius, padding: 16 }}>{children}</LiquidGlassView>);
}

这里的“回退样式”并不追求 1:1 拟真,而是确保信息层级与可读性。

(2)把多个玻璃元素“融合”为一整块

LiquidGlassContainerViewspacing 决定“融合阈值”。你可以把导航栏、搜索框、标签页等拆分为多个小块,但视觉上依旧连成一片“液态玻璃”。

<SafeAreaView><LiquidGlassContainerView spacing={16}><LiquidGlassView style={{ height: 44, borderRadius: 22, marginHorizontal: 16, marginTop: 8 }}><SearchBar /></LiquidGlassView><LiquidGlassView style={{ height: 64, borderRadius: 16, margin: 16 }}><Tabs /></LiquidGlassView></LiquidGlassContainerView>
</SafeAreaView>

(3)文字色的自适应与 65 高度阈值

README 指出“当玻璃高度 ≥ 65 时,自动适配文字颜色可能失效”。遇到这种情况,请明确指定文字色或通过背景/磨砂层调整对比度;也可继续用 PlatformColor('labelColor'),但要测试不同内容背景的结果。([GitHub][2])

(4)交互动画的“不可热切换”

interactive 只能在挂载时指定,想在运行时切换交互效果(例如点击后更“凝固”),可通过 key 强制重建节点:

const [interactive, setInteractive] = useState(true);
const key = interactive ? 'with-interactive' : 'no-interactive';<LiquidGlassView key={key} interactive={interactive} />

这是利用 React 的 reconciliation 机制重新挂载以应用原生侧的初始配置。([GitHub][2])

(5)可达性与对比度:别被“漂亮”冲昏头

iOS 26 在 Beta 阶段对 Liquid Glass 的透明度做过“加霜(frost)”调整,以提升可读性,社区也有对“过透导致信息对比不足”的讨论。生产环境一定要跑无障碍与对比度审查,确保文本/图标在复杂壁纸下仍然可读。([The Verge][3])


五、关键代码与实现要点

1)RN 原生模块桥接的基本原理

  • JS/TS 侧提供组件接口(如 LiquidGlassView)。
  • iOS 原生侧用 Swift / Objective-C++ 实现对应的原生视图与属性;当 JS 传入属性(effecttintColor 等),通过桥接把参数同步给原生视图。
  • 渲染时,系统真正绘制的是原生视图,它调用的是 iOS 26 的 Liquid Glass 系统 API,因此性能与效果一致于原生应用。仓库语言构成也印证了“跨 JS 与 iOS 原生”的工程结构。([GitHub][2])

2)为何要有 ContainerView 来“融合”玻璃

Liquid Glass 的“边缘镜头感”和“折射连续性”决定了相邻多块材质如果独立渲染,容易出现边界不连贯的问题(每块各自算光线与折射)。LiquidGlassContainerView 的作用,可理解为在容器层面统一调度/合成这些玻璃块,让系统材质能把它们视作“同一玻璃体”,以此获得连续的边缘高光与折射。Apple 在文档中也给出“组合多个玻璃效果”的概念接口。([Apple Developer][4])

3)effect="clear" | "regular" | "none" 的直觉理解

  • regular:默认效果,具备明显的折射与磨砂,可读性友好
  • clear:通透度更高,视觉更“润”,但更依赖背景亮度与纹理,要特别关注可达性(建议在深色背景上使用或加 tintColor)。
  • none:关闭特效,常用于过渡动画或回退态。
    这些模式的动画切换会触发玻璃材质的“物化/去物化”过渡(README 明确指出),适合与导航或页签切换联动。([GitHub][2])

六、应用场景

  • 导航条 / Tab Bar / 搜索框 / 卡片 / 悬浮工具条:把“控制条”做成 Liquid Glass,可自然地在内容上方漂浮,边缘高光与下层内容形成对比。Apple 的新设计语言正是强调“层级与材质”的统一。([Apple Developer][1])
  • 底部弹层(Bottom Sheet):标题区与操作条做成两块玻璃,再用 ContainerView 融合成连续材质,既保留结构层次,又不显割裂。
  • 多面板布局:在 iPad / Mac Catalyst 场景,把侧边栏、工具区做成细分玻璃块,中间内容保持纸面风格,容易获得“硬件与 UI 的统一质感”。

七、实操方案

示例:与 React Navigation 的底部 Tab 整合

import { createBottomTabNavigator } from '@react-navigation/bottom-tabs';
import { LiquidGlassContainerView, LiquidGlassView } from '@callstack/liquid-glass';const Tab = createBottomTabNavigator();function GlassyTabBar({ state, descriptors, navigation }) {return (<LiquidGlassContainerView spacing={12} style={{ padding: 8 }}><LiquidGlassVieweffect="regular"interactivestyle={{ marginHorizontal: 12, borderRadius: 24, paddingVertical: 6 }}><View style={{ flexDirection: 'row', justifyContent: 'space-around' }}>{state.routes.map((route, index) => {const isFocused = state.index === index;return (<TouchableOpacitykey={route.key}onPress={() => navigation.navigate(route.name)}style={{ padding: 10, opacity: isFocused ? 1 : 0.7 }}><Text style={{ fontWeight: isFocused ? '700' : '500' }}>{descriptors[route.key].options.title ?? route.name}</Text></TouchableOpacity>);})}</View></LiquidGlassView></LiquidGlassContainerView>);
}export function AppTabs() {return (<Tab.Navigator tabBar={(props) => <GlassyTabBar {...props} />}>{/* ...screens */}</Tab.Navigator>);
}
  • 通过自定义 tabBar,用一块 LiquidGlassView 承载所有 Tab 按钮。
  • 外面套 LiquidGlassContainerView,为未来加入搜索框、迷你播放器等额外玻璃块预留融合空间。
  • 注意无障碍与对比度:在浅色背景下应给 LiquidGlassView 配置 tintColor(例如 rgba(255,255,255,0.35))来提升对比。

八、性能、可达性与设计取舍

1)为什么“真机比模拟器更重要”
Liquid Glass 涉及实时折射与高光,在真机的 GPU 与传感器协同下,边缘高光与视差会更自然。Apple 与媒体在 Beta 阶段的迭代也证明:视觉华丽与可读性需要权衡,Apple 实际增强了“霜度”以提升可读性。你的产品也应把文字对比与用户任务效率作为第一约束。([The Verge][3])

2)设计复用与平台一致性
Liquid Glass 是 Apple 统一多平台视觉语言的一部分(iOS、iPadOS、macOS 等)。在 RN 的多端产品里,iOS 端可采用 Liquid Glass,而 Android 端应选择“近似但原生”的材质策略,避免“生硬移植”。([Apple Developer][5])

3)交互策略

  • 交互密集区(底部 Tab、工具条)建议使用 effect="regular",配合浅色 tintColor 增强对比。
  • 展示性区域(卡片、封面蒙层)可尝试 clear,但要加强内容阴影与文字描边,确保阅读性。
  • 需要按压反馈时使用 interactive,若要动态切换,请通过重建组件来规避“不可热切换”的已知限制。([GitHub][2])

九、优缺点

优势

  • 系统级材质,原生性能与观感:并非自制 shader,而是调用 iOS 26 官方 Liquid Glass 能力,观感与系统一致,维护成本更低。([Apple Developer][1])
  • API 简洁:以 <LiquidGlassView /><LiquidGlassContainerView /> 覆盖最典型场景;isLiquidGlassSupported 便于渐进增强。([GitHub][2])
  • 安全降级:不支持的系统自动退化为普通 View,避免“花屏”或崩溃。([GitHub][2])

限制/劣势

  • 仅 iOS 26+ 有效:Android 端与旧 iOS 无法获得相同效果,需要自行设计替代材质。([GitHub][2])
  • 部分属性不可热切换interactive 改动需重挂载。([GitHub][2])
  • 文本自适应存在尺寸阈值:高度 ≥ 65 时自动适配可能不生效,需要明确设色。([GitHub][2])
  • 设计争议与可读性风险:Apple 在 Beta 期间就因可读性反馈调整过“霜度”,产品侧必须认真做可达性评估。([The Verge][3])

十、常见问题(Troubleshooting)与解决思路

Q:引入后编译不过?
A:确认 Xcode ≥ 26、RN ≥ 0.80;若是老工程升级,清理 DerivedData、重新 pod install,并确保选用 iOS 26 的模拟器/真机。([GitHub][2])

Q:在 iOS 25 看不到任何效果,是不是坏了?
A:不是。库在不支持版本上按设计回退为普通 View。建议在 UI 上加轻度磨砂与阴影保持一致性,但不要伪造“液态边缘”。([GitHub][2])

Q:文字颜色在一块“高玻璃高度”的卡片上看不清?
A:遵守 README 的尺寸提醒;当高度 ≥ 65 时不要依赖自动适配,显式指定 color 或降低玻璃通透度(提升 tint)。([GitHub][2])

Q:多个玻璃块放一起总感觉“断裂”?
A:把它们放到 LiquidGlassContainerView 中,调整 spacing 让它们“融合”。([GitHub][2])

Q:想在交互后关闭/开启 interactive
A:通过改变 key 触发重挂载,或条件渲染替换组件。这是已知限制的官方建议规避姿势。([GitHub][2])


http://www.dtcms.com/a/490023.html

相关文章:

  • 基于物理信息的神经网络求解偏微分方程反问题的综合优化策略
  • 工地佩戴安全帽检测-目标检测数据集
  • 广东网站备案查询系统企业网站带后台
  • 知名的集团门户网站建设费用我要自学网网站建设
  • 2025 年 10 月科技前沿全景:从量子跃迁到生命重构的文明拐点
  • scene graph generation 用到的vg150数据集groundtruth数据预处理,展示和保存
  • 【Qt开发】多元素类控件(一)-> QListWidget
  • 【Mybatis从入门到入土】ResultMap映射、多表查询与缓存机制全解析
  • Springboot整合MinIO文件服务(windows版本)
  • HarmonyOS Next 项目完整学习指南
  • vscode离线下载依赖
  • Python 高效清理 Excel 空白行列:从原理到实战
  • 算法11.0
  • 工业级串口通信设计
  • 盐山网站建设广西网上办事大厅
  • 郑州高端网站制作团队大连本地网
  • Linux网络的应用层自定义协议
  • leetcode 2598 执行操作后的最大MEX
  • FFmpeg 基本API avio_read函数内部调用流程分析
  • 【计算机网络】HTTP协议核心知识梳理
  • 基于 MediaMTX 的微信小程序 Web 实时音视频实操方案
  • 《UDP网络编程完全指南:从套接字到高并发聊天室实战》
  • 关于 云服务器WindowsServer2016双击无法运行可执行程序 的解决方法
  • LeetCode每日一题——在区间范围内统计奇数数目
  • Linux内核架构浅谈43-Linux slab分配器:小内存块分配与内核对象缓存机制
  • 最好的免费发布网站wordpress 文章二维码
  • Spring Boot 3零基础教程,Spring Boot 日志格式,笔记18
  • mybatis-plus分页插件使用
  • 福建住房和城乡建设网站网站做提示框
  • 李宏毅机器学习笔记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