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Goroutine间的“灵魂管道”:Channel如何实现数据同步与因果传递?

Channel是连接Goroutine的“管道”,是CSP理念在Golang中的具象化实现。它不仅是数据传递的队列,更是Goroutine间同步的天然工具,让开发者无需诉诸显式的锁或条件变量。

func main() {ch := make(chan int, 1) // 创建一个int,缓冲区大小为1的Channelch <- 2                 // 将2发送到chgo func() {  // 开启一个异步Goroutinen, ok := <-ch // n接收从ch发出的值,如果没有接收到数据,将会阻塞等待if ok {fmt.Println(n) // 2}}()close(ch) // 关闭Channel
}

Channel数据结构
Channel 在运行时使用src/runtime/chan.go 结构体表示。我们在 Go 语言中创建新的 Channel 时,实际上创建的是如下所示的结构。

type hchan struct {qcount   uint           // 队列中所有数据总数dataqsiz uint           // 环形队列的 sizebuf      unsafe.Pointer // 指向 dataqsiz 长度的数组elemsize uint16         // 元素大小closed   uint32elemtype *_type         // 元素类型sendx    uint           // 已发送的元素在环形队列中的位置recvx    uint           // 已接收的元素在环形队列中的位置recvq    waitq          // 接收者的等待队列sendq    waitq          // 发送者的等待队列lock mutex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untime.hchan 结构体中的五个字段 qcount、dataqsiz、buf、sendx、recv 构建底层的循环队列。除此之外,elemsize 和 elemtype 分别表示当前 Channel 能够收发的元素类型和大小。
sendq 和 recvq 存储了当前 Channel 由于缓冲区空间不足而阻塞的 Goroutine 列表,这些等待队列使用双向链表 runtime.waitq表示,链表中所有的元素都是runtime.sudog 结构。

type waitq struct {first *sudog last  *sudog
}

runtime.sudog(Scheduling Unit Descriptor)是用于实现Goroutine调度的一种数据结构。它包含了与Goroutine相关的信息,如Goroutine的状态、等待的条件、等待的时间等。
当一个Goroutine需要等待某个事件或条件时,它会创建一个runtime.sudog,并将其加入到等待队列中。当事件或条件满足时,等
待队列中的runtime.sudog会被唤醒,从而允许对应的Goroutine继续执行。
Channel发送数据
1)如果等待接收的队列recvq中存在Goroutine,那么直接把正在发送的值发送给等待接收的Goroutin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当缓冲区未满时,找到sendx所指向的缓冲区数组的位置,将正在发送的值拷贝到该位置,并增加sendx索引以及释放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如果是阻塞发送,那么就将当前的Goroutine打包成一个sudog结构体,并加入到Channel的发送队列sendq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之后则调用goparkunlock将当前Goroutine设置为_Gwaiting状态并解锁,进入阻塞状态等待被唤醒;如果被调度器唤醒,执行清理
工作并最终释放对应的sudog结构体。

Channel接收数据
1)如果等待发送的队列sendq里存在挂起的Goroutine,那么有两种情况:当前Channel无缓冲区,或者当前Channel已满。从sendq中取出最先阻塞的Goroutine,然后调用recv方法,此时需做如下判断:

  1. 如果无缓冲区,那么直接从sendq接收数据;
  2. 如果缓冲区已满,从buf队列的头部接收数据,并把数据加到buf队列的尾部;
  3. 最后调用goready函数将等待发送数据的Goroutine的状态从_Gwaiting置为_Grunnable,等待下一次调度。
    当缓冲区已满时的处理过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如果缓冲区buf中还有元素,那么就走正常的接收,将从buf中取出的元素拷贝到当前协程的接收数据目标内存地址中。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此时Channel已经关闭,仍然可以正常地从缓冲区buf中接收数据。
3)如果是阻塞模式,且当前没有数据可以接收,那么就需要将当前Goroutine打包成一个sudog加入到Channel的等待接收队列recvq中,将当前Goroutine的状态置为_Gwaiting,等待唤醒。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hannel与happens-before 关系
Channel happens-before 规则有 4 条。
1)对一个元素的send操作happens-before对应的receive 完成操作。

var c = make(chan int, 10) // buffered或者unbuffered
var a stringfunc f() {// a 的初始化 happens-before 往ch中发送数据a = "hello, world"c <- 0
}func main() {go f()// 往ch发送数据 happens-before 从ch中读取出数据<-c// 打印a的值 happens-after 第12行// 打印a的结果值“hello world”print(a)
}

2)对Channel的close操作happens-before receive 端的收到关闭通知操作。

var c = make(chan int, 10) // buffered或者unbuffered
var a stringfunc f() {// a 的初始化 happens-before close cha = "hello, world"close(c)
}func main() {go f()// close ch happens-before 从ch中读取出数据<-c// 打印a的值 happens-after 第12行// 打印a的结果值“hello world”print(a)
}

3)对于Unbuffered Channel,对一个元素的receive 操作happens-before对应的send完成操作。

var c = make(chan int) // unbuffered
var a stringfunc f() {// a 的初始化 happens-before 从ch中读取出数据a = "hello, world"<-c
}func main() {go f()// 从ch中读取出数据 happens-before 往ch发送数据c <- 0   // 打印a的值 happens after 第12行// 打印a的结果值“hello world”print(a)
}

4)如果 Channel 的容量是 c(c>0),那么,第 n 个 receive 操作 happens-before 第 n+c 个 send 的完成操作。规则3是规则4 c=0时的特例。

Channel使用场景
1)并发控制:通过控制带缓冲的Channel 的队列大小来限制并发的数量。

func worker(id int, sem chan struct{}) {// 获取许可sem <- struct{}{}time.Sleep(time.Second) // 模拟耗时操作// 释放许可<-sem
}func main() {// 创建一个缓冲区为2的Channelsem := make(chan struct{}, 2)for i := 0; i < 5; i++ {go worker(i, sem)}
}

2)信号通知:使用一个无缓冲的 Channel 来通知一个 Goroutine 任务已经完成。

func main() {done := make(chan bool)go func() {time.Sleep(2 * time.Second) // 模拟耗时操作// 发送信号表示工作已完成done <- true}()<-done // 等待信号
}

3)异步操作结果获取:在一个 Goroutine 中执行异步操作,然后通过 Channel 将结果发送到另一个 Goroutine。

func asyncTask() <-chan int {ch := make(chan int)go func() {// 模拟异步操作time.Sleep(2 * time.Second)ch <- 1 // 发送结果close(ch)}()return ch
}func main() {ch := asyncTask()time.Sleep(1 * time.Second) // 模拟其他操作result := <-ch // 获取异步操作的结果
}

总结:控制与编排,殊途同归
Java 与 Golang 在并发模型上的差异,深刻地体现了两种构建程序确定性的不同哲学:
1)Java (共享内存):采用显式同步的路径。它为开发者提供了强大的底层控制能力(锁、内存屏障),但要求开发者必须承担起预见并管理资源竞态的心智负担。确定性来自于对临界区和内存可见性的严格手工控制。
2)Golang (消息传递):采用隐式因果的路径。它通过 Channel 将数据的所有权在 Goroutine 间传递,将并发问题从“共享数据访问”转化为“数据流设计”。确定性来自于消息传递建立的自然因果顺序,从而在结构上规避了竞态。
Java的路径是“先有并发,后加约束”,而Golang的路径是“通过约束,实现并发”。两者并非优劣之分,而是针对不同问题域和开发哲学的选择。Java的完备工具集赋予了处理极端复杂场景的灵活性,而Golang的简约设计则为构建清晰、可靠、易于推理的并发系统提供了优雅的范式。
最终,无论是显式的同步约束,还是隐式的因果传递,它们都通向并发编程的圣杯——在多核时代,构建出可预测、可维护且高性能的软件系统。这两种思想的碰撞与融合,正持续推动着现代并发编程的演进。

很高兴与你相遇!如果你喜欢本文内容,记得关注哦

http://www.dtcms.com/a/482494.html

相关文章:

  • 一个网站上能不能放两个域名 两个备案号沧县做网站价格
  • GPIO 也是一个接口,还有 QEMU GPIODEV 和 GUSE
  • 网站制作公司电话山东专业网站建设公司
  • 第 8 篇:更广阔的世界 - 加载 3D 模型
  • C/C++---_access 和 access 函数 文件/目录状态判断
  • Linux内存管理-缓存系统中的Major和Minor详解
  • 8 读写分离-实战
  • 手机网站建设西安检查网站是否做301
  • 网站Favicon图标:小图标背后的大作用 引言
  • 什么是GEO生成式引擎优化?GEO科普:定义、原理与应用指南
  • 使用 Gensim 进行主题建模(LDA)与词向量训练(Word2Vec)的完整指南
  • 诺奖解码外周免疫耐受,泰克生物以抗体工具链加速机制研究突破
  • 虚幻引擎5 GAS开发俯视角RPG游戏 P05-07 广播效果资产标签
  • 南阳专业做网站抖音代运营平台
  • 网站公司怎么做的好天津海外seo
  • 二级网站建设方案模板做ppt的网站叫什么名字
  • Java优选算法——位运算
  • Linux编辑器vim
  • 大模型-去噪扩散概率模型(DDPM)采样算法详解
  • LeetCode 398:随机数索引
  • 通过公网STUN服务器实现UDP打洞
  • 手机怎样设计网站建设哪个网站有做兼职的
  • 分布式专题——44 ElasticSearch安装
  • Java HTTP编程深度解析:从基础到微服务通信的完整架构实践
  • 3dgs train.py详解
  • Ruby Socket 编程
  • 阿里云linux主机如何添加2个网站中山网站建设方案托管
  • React 状态管理中的循环更新陷阱与解决方案
  • 手机h5免费模板网站深圳网页设计培训要多久
  • 网站快速建设网络营销公司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