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部分:VTK进阶(第160章 体绘制采样与空域加速)
文章目录
-
- 简介
- 1 空体素剔除与加速结构
- 12 采样步长与梯度估计
- 3 体素分层/八叉树
- 4 重要性采样策略
- 5 质量-性能平衡
- 6 完整 C++ 示例:空体素剔除性能对比
简介
本章介绍空体素剔除、采样步长与梯度估计、体素分层/八叉树、重要性采样策略、质量-性能平衡,并提供一个启用空体素剔除与步长控制的完整 C++ 示例。
1 空体素剔除与加速结构
思路:
- 基于转移函数的“零贡献”体素提前剔除;
- 构建稀疏体/分块体,让光线在空区域快速跳过;
- 结合累计不透明度阈值,提前终止(early ray termination)。
在 VTK 中:
vtkGPUVolumeRayCastMapper
支持基于不透明度与采样的早停与自适应步长;- 可通过限制转移函数范围与
ScalarOpacityUnitDistance
降低无效采样; - 分块/多分辨率由应用层组织(例如将大体数据切分为多个子块)。
12 采样步长与梯度估计
- 步长过大:细节丢失、边缘振铃;
- 步长过小:渲染时间增加;
- 自适应:近处/边界减小步长,均匀区域增大;
- 梯度估计用于着色与边界增强,需配合预滤波提升稳定性。
3 体素分层/八叉树
分层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