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技术路线:成为“技术扫地僧(1)
10.1 技术权威的塑造:如何成为团队乃至公司的“定海神针”
在打破了心中所有的“神话”和“枷锁”之后,我终于可以平静地审视自己的内心。我发现,在此刻,我内心深处最强烈的渴望,依然是对“技术确定性”的追求,是对“攻克复杂系统”那份智识乐趣的向往。
我决定,遵从我内心的声音。
我向David提交了我的决定:我希望卸任Team Leader的日常管理职责,接受“首席工程师”的挑战。我坦诚地告诉他,我认为自己现阶段,通过成为一个“技术杠杆”,能为公司创造比成为一个“新手经理”更大的价值。
David对我的选择,表示了尊重和支持。于是,浩子,在我过去一年的刻意培养下,已经成长为一个稳重而出色的年轻人,他接过了“基础平台组”Team Leader的担子。
而我,则搬进了那个曾经属于老K的、安静的独立办公室。我的职级变了,头衔变了,汇报关系也变了。我的“战场”,不再是那个喧嚣的“组织战场”,而是回到了那个我既熟悉又陌生的、无声的“技术宇宙”。
起初,我有些不适应。没有了每日的站会,没有了频繁的1-on-1,没有了处理不完的杂事,我反而感到了一丝“失重感”。我仿佛从一个热闹的集市,突然走进了一座寂静的图书馆。
(心理暗线:一种深刻的“价值感迷茫”悄然袭来。过去,我的价值感,是通过“带领团队交付项目”这种“可见”的方式来体现的。而现在,我不再对任何一个具体的“交付”负责。我该如何证明“我的存在”?我的KPI是什么?一种全新的、属于技术专家的“身份焦虑”,取代了过去的管理焦虑。)
我做的第一个决定,就是拒绝成为一个“更高级的救火队员”。
转型初期,很多团队遇到线上疑难杂症,还是习惯性地第一时间来找我。一开始,我很享受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