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8计组】3.2 主存储器的基本组成
一,知识脉络
知识思维导图
1. 半导体元件内部的基本原理 -- 基本的元电路是什么?
2. 存储芯片的基本原理 -- 由这些元电路形成的总电路在存储芯片是如何工作的?
3. 对于芯片的寻址方式 -- 寻址方式有哪几种?
二,半导体的原件的原理
(1) 主存储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主存储器是由存储体,数据寄存器和地址寄存器,三者通过时序控制逻辑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然后存储体由存储单元构成,存储单元由存储元构成,存储体是主要用来存储0-1数据的。
(2) 存储元和存储单元的工作原理
1. 此时是读取内部的0-1数据
当电容有电时候,当MOS管上电压为1的时候,此时为导通状态,这个时候,电容的电就可以通过MOS管导通过去就可以观测到此时是0数据还是1数据,上面两个分别为0和1状态下的读取。
2. 此时在内部写入0-1数据
外部传入一个0或者1数据,然后此时MOS管导通,这个时候电容可以为此改变自己的状态,形成高电压或者低电压,从而形成0或者1
(3) 存储单元的工作原理
此时存储元都已集成一列一列和一行一行的,形成一个矩阵,然后每一列都由同一条电线进行控制的,这个就反应出,为什么CPU有的是按照固定几位进行读取和写入的,因为一列存储单元是有同一个电路控制,当红线的某条导通,对应的一行的存储单元全部进行导通,然后这个时候就会通过绿线进行导出
三,存储芯片的基本原理
当存储体理解完之后,就要知晓地址寄存器和数据寄存器是如何与存储体进行工作的
(1) 数据寄存器和地址寄存器与存储体的配合
此时这里引入一个译码器的概念,可以联想38译码器,就是CPU会给地址寄存器MAR发送对应的地址,然后这个地址被译码器翻译到对应的地址,然后中途通过驱动器,循着电线去找到对应的数据,就是数据寄存器所存储的值,这个驱动器没有画
为什么需要驱动器?
因为译码器和这个芯片都是有引脚的,然后这个引脚里的高电平很微小很微小,然后需要一个驱动器,把这个发出来的高电压进行放大,这样才可以驱使发送到存储器里面寻找对应的数据。这里大致是这样,感兴趣可以去看博主的51单片机的引脚的基本概念可知。(2) 电信号不稳定与控制电路的控制
这里理解完数据寄存器和地址寄存器与存储体的配合之后,因为电在传入到寄存器里面的时候,刚刚传入的时候,电信号是极其不稳定的,这个时候,就需要控制电路进行控制,当电信号不稳定的时候,就要进行控制,不让他传输,当电信号稳定的时候,才可以进行传输,可以看到图,控制电路黄色的箭头是围绕这译码器,地址寄存器和数据寄存器三者,然后外面还有三个线路就是控制这电路的
(3) 控制电路的三个引脚的理解
这个片连线是表示,如上如的内存条可以看到一个内存条由很多的存储器存储,如果要去拿到对应的数据的时候,就是要用片连线来选择在哪一个存储器进行拿出数据,因为不可能对应的数据同时出现在两个存储器里面,然后读写就很好理解了。
(4) 内存单位的形成
当一个存储器里面由n位地址,这里的n位地址表示的是,这个地址寄存器MAR的位数有n位,这个时候存储单元就有2的n次方的存储单元,然后要计算出总容量=用存储单元个数*存储字长,基本常识是8个比特为1个字节,然后Kb(表示的是存储单元个乘以的存储字长的单位为bit),KB(存储字长的单位为Byte),此时存储芯片是,这个存储单元的个数单位1K = 2^10,那么8K = 2^13,这个时候就可以理解KB怎么来了
比如8K * 8 bit 就是8 * 1K,然后8bit = 1Byte,这个时候相乘可以得出8KB
四,不同的寻址方式
(1) 不同的寻址方式
1. 按字节进行寻址
字节进行寻址,要理解字节是什么,字节就是8bit,那么一个小格子表示8bit,以1K为为总容量,那么就是有1K个单元,每个单元的大小为1B,如今的绝大多数的计算机都是按照字节进行寻址
2. 按字寻址
按字寻址就是有256个单元,字表示的是一个CPU可以一次读取数据的大小,然后就是有256个单元,每个单元为4B,但是此时我地址是要进行向左移,然后对应的数据来变成所对应的地址位置
3. 按半字寻址和双字寻址
与字寻址都是一样的
五 本章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