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Cobalt Strike

一、Cobalt Strike 是什么?

简单来说,Cobalt Strike 是一个为渗透测试人员和红队操作设计的商业化攻击平台(也称为“攻击模拟平台”)

你可以把它理解为:

  • 一个“网络军火库”:它集成了多种先进的攻击技术、漏洞利用和后渗透工具。

  • 一个“指挥控制中心”:攻击者可以通过它一个中心服务器,同时管理和控制多台被入侵的计算机。

  • 一个“角色扮演平台”:红队使用它来模拟真实世界的高级持续性威胁(APT)攻击者的行为、技术和流程,以检验蓝队的防御能力。

关键点: 它本身是一个合法的商业软件,但因其功能强大,也常被恶意黑客广泛滥用。


二、核心架构与工作流程

Cobalt Strike 的工作模式通常是 客户端-服务器 架构,包含三个核心组件:

  1. 团队服务器

    • 这是攻击的“大脑”,运行在攻击者控制的一台服务器上。

    • 它负责与植入目标系统的恶意程序(Beacon)进行通信,接收数据并下发指令。

    • 所有攻击者都通过客户端连接到这个服务器来协同工作。

  2. Beacon

    • 这是植入到目标系统中的有效载荷,也就是你在上一个问题中了解到的后门。

    • 它非常灵活,可以配置为多种通信模式(如 HTTP、HTTPS、DNS、SMB),并以低频率、隐蔽的方式与团队服务器通信,以避免被发现。

    • Beacon 负责在目标系统上执行攻击者发来的所有命令。

  3. 客户端

    • 这是攻击者使用的图形化界面。

    • 渗透测试人员通过客户端连接到团队服务器,查看被控主机列表、下发任务、使用各种攻击模块等。

基本工作流程如下:
初始入侵 -> 投放并执行 Beacon -> Beacon 回连团队服务器 -> 攻击者通过客户端下发指令 -> 横向移动/权限提升/数据窃取


三、主要功能模块

你的截图和之前的对话中已经提到了其中一些功能,下面进行系统性的归类:

1. 攻击与初始访问
  • 鱼叉式网络钓鱼:Cobalt Strike 可以快速生成恶意的 Office 文档、PDF 或可执行文件,并通过邮件发送给目标员工,诱骗他们点击。

  • 网站克隆:复制一个合法的网站(如公司邮箱登录页面),诱骗用户输入凭证。

  • 脚本攻击:生成各种格式的有效载荷(如 .exe, .dll, .js, .vbs, PowerShell 脚本等),用于利用系统漏洞。

2. 后渗透与权限提升

这是 Cobalt Strike 最强大的部分,一旦 Beacon 上线,攻击者可以:

  • 执行命令:通过命令行与系统交互。

  • 文件系统操作:浏览、上传、下载文件。

  • 权限提升:利用系统漏洞或配置弱点(如 MS14-068, ZeroLogon等)从普通用户提升至 SYSTEM 或域管理员权限。

  • 凭证窃取:使用 mimikatz 等工具直接从内存中抓取密码和哈希。

  • 令牌模仿:窃取其他用户的登录令牌来冒充其身份,如你截图中提到的“创建 a token for GOD\Administrator”。

3. 横向移动

在拿下第一台机器后,攻击者会向内网其他机器扩散:

  • PsExec:使用窃取的凭证在远程机器上执行命令并植入新的 Beacon(如你截图中的 Jump psexec)。

  • WMI:通过 Windows 管理规范执行远程命令。

  • Pass the Hash/Ticket:使用窃取的密码哈希或 Kerberos 票证来访问其他资源,而无需知道明文密码。

  • SSH:如果环境中有 Linux 机器,也可以进行横向移动。

4. 侦察与持久化
  • 内网侦察:通过 Beacon 执行命令来探测内网结构、发现共享、查找域控制器等。

  • 持久化:将 Beacon 配置为在系统重启后依然能自动运行(如创建计划任务、服务、注册表 run key 等)。

5. 流量伪装与规避
  • Malleable C2 Profile:这是 Cobalt Strike 的一个关键特性。它允许攻击者自定义 Beacon 与团队服务器之间通信的流量,使其伪装成正常的网站流量(如 Google、百度等),从而绕过网络流量检测设备和杀毒软件。

6. 协同作战与报告
  • 会话共享:多个红队成员可以同时连接到一个团队服务器,协同进行攻击。

  • 日志记录:所有操作都会被自动记录,便于后续撰写渗透测试报告,向客户展示攻击路径和风险。


四、在网络安全领域的角色

  • 对红队(攻击方):它是终极武器,能够高效、逼真地模拟高级攻击者,检验企业防御体系的有效性。

  • 对蓝队(防御方):它是需要重点研究和防御的对象。理解 Cobalt Strike 的工作原理、流量特征和行为模式,是检测和响应此类攻击的关键。

  • 对威胁攻击者(黑产/APT组织):因为它功能强大且易于使用,成为了他们进行真实网络攻击的常用工具。


五、工具与载荷

巨龙拉冬、梼杌、LSTAR、欧拉、谢公子的插件 ......

可以分为三类:

  1. 免杀加载器:用于处理CS原始载荷,绕过杀毒软件。

  2. C2配置文件:用于伪装CS的通信流量,绕过网络检测。

  3. 功能增强插件:用于扩展CS的攻击能力。


1. 免杀加载器

这类工具的核心作用是:将Cobalt Strike生成的原始、容易被查杀的可执行文件或Shellcode,转换成一个难以被杀毒软件和EDR检测的新文件。

巨龙拉冬
  • 定位:顶级的、功能全面的CS免杀加载器。

  • 功能

    • Shellcode加密/混淆:对载荷进行多层加密,避免静态特征扫描。

    • 内存操作:使用各种API(如VirtualAllocCreateThread)在内存中加载和执行Shellcode,实现“无文件”落地。

    • 反沙箱/反分析:检测虚拟机、沙箱环境,如果发现是分析环境则不会执行恶意行为。

    • 系统调用:使用直接系统调用来绕过EDR在用户态的监控。

  • 形象比喻:就像一个专业的武器改装师,把一把普通的步枪(原始CS载荷)改装成一把隐形、消音、自带伪装的高级武器。

梼杌
  • 定位:与“拉冬”齐名的另一款顶级免杀加载器。

  • 功能:技术上与拉冬高度重叠,同样具备强大的加密、内存加载、反分析、系统调用等功能。

  • 区别与关系

    • 可以看作是拉冬的主要竞争对手

    • 两者在具体的技术实现、代码风格、侧重点上可能有所不同。有些红队人员可能会觉得在特定环境下,其中一个的免杀效果更好。

    • 在中文社区,它们就像是武林中的“两大高手”,各有拥趸。

  • 形象比喻:另一个门派的武器改装大师,改装理念和手艺与拉冬的师傅略有不同,但最终目标都是打造“神兵利器”。


2. C2配置文件

这类文件用于控制Beacon与团队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行为和特征,使其看起来不像恶意流量。

LSTAR
  • 定位:一个Malleable C2 Profile文件

  • 功能

    • 流量伪装:定义Beacon通信时使用的HTTP头、URI参数、证书、数据编码方式等,将其伪装成某种正常的互联网流量(例如,模仿某个云服务商、办公软件或浏览器的流量)。

    • 行为控制:可以设置Beacon的睡眠时间、抖动等,改变其行为模式,使其更隐蔽。

  • 如何使用:在创建CS团队服务器时,通过./teamserver [ip] [password] [profile].profile来加载。

  • 形象比喻:给Beacon通信穿上了一件定制化的“隐身衣”,让网络监控设备以为这只是普通的网页访问。

欧拉
  • 定位:与LSTAR一样,是另一个Malleable C2 Profile文件

  • 功能:和LSTAR完全相同,只是伪装的目标和具体的流量特征规则不同。

  • 区别与关系

    • 红队人员通常会准备多个不同的Profile(如LSTAR、欧拉等),在不同的攻击阶段或针对不同的目标网络环境时切换使用,以降低被流量模型检测到的风险。

    • 可以理解为另一件不同款式的“隐身衣”


3. 功能增强插件

这类工具直接扩展Cobalt Strike客户端的功能,提供更多的攻击脚本和自动化工具。

谢公子的插件
  • 定位:由国内知名红队专家“谢公子”开发的一系列Cobalt Strike Aggressor Script插件

  • 功能:极大地丰富了CS的攻击库,主要包括:

    • 信息收集:一键化收集系统信息、网络信息、密码哈希等。

    • 提权利用:集成了大量本地提权和域提权漏洞的利用模块(如MS14-068, CVE-2021-42287等),可以图形化点击利用。

    • 横向移动:提供了多种横向移动的方法和Payload投递方式。

    • 凭证窃取:更方便地导出和解析各种密码凭证。

    • 权限维持:集成多种后门植入技术。

  • 形象比喻:给Cobalt Strike这个“作战平台”安装了一个多功能、一体化的“武器挂架”和“自动化战术脚本”,让操作者能更快、更狠地打击目标。


总结与关系

一个典型的红队攻击流程,可能会这样使用这些工具:

  1. 准备阶段

    • 选择一个C2配置文件,比如欧拉,来配置团队服务器,伪装通信流量。

    • 使用巨龙拉冬梼杌,生成一个免杀的Beacon可执行文件。

  2. 初始入侵

    • 通过钓鱼等方式,将免杀后的Beacon投递到目标主机并执行。

  3. 内网拓展

    • Beacon上线后,操作者进入会话。

    • 加载谢公子的插件,利用其丰富的功能进行快速的信息收集、提权、窃取凭证和横向移动,从而增加新的会话

  4. 持续控制

    • 在横向移动时,可能会使用新的C2配置文件(如LSTAR)来生成新的Payload,以适应不同的内网环境。

简单来说:

  • 拉冬/梼杌 解决 “进得去”(免杀执行)的问题。

  • LSTAR/欧拉 解决 “联得通”(流量隐藏)的问题。

  • 谢公子的插件 解决 “打得狠”(功能强大)和 “跑得快”(自动化)的问题。

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在中文红队圈内非常流行和高效的Cobalt Strike作战体系。

总结

Cobalt Strike 是一个集成了从初始入侵、持久化、后渗透到横向移动整个攻击链所有环节的综合性平台。 它之所以强大,不仅在于其丰富的攻击功能,更在于其高度的可定制性和隐蔽性,使其成为现代网络攻防演练中一个无法忽视的核心工具。

http://www.dtcms.com/a/438387.html

相关文章:

  • 牛客算法基础noob61 字符串操作
  • 快速制作简单的网站网站建设 中山
  • 网络爬虫技术规范与应用指南系列(xc—1)
  • CSS Border(边框)
  • Photoshop - Photoshop 工具库
  • 2.1.2 扩展知识:AI 语音通话
  • 动态目标检测与跟踪:基于卡尔曼滤波的门限关联与可视化全流程
  • Codeforces Round 863 A. Insert Digit (1811)
  • 企业网站建立要做的准备更新电脑版wordpress
  • 阳江做网站公司南昌seo优化公司
  • 光子桥揭开可调激光PIC的面纱
  • C++——类和对象3
  • Linux第二十四讲:多路转接epoll
  • 专业网站定制流程网站建设公司是怎么找客户
  • Unity学习之C#的反射机制
  • Python环境管理工具全景对比:Virtualenv, Pipenv, Poetry 与 Conda
  • 郑州企业如何建网站wordpress微信付费
  • 微信小程序入门学习教程,从入门到精通,微信小程序开发进阶(7)
  • 数据结构和算法篇--带哨兵节点的双链表
  • 6黄页网站建设做网站怎么去工信部缴费
  • 三支一扶面试资料
  • pytorch 52 基于SVD从全量训练模型中提取lora模型
  • Process Monitor 学习笔记(5.7):长时间运行追踪与日志体积控制
  • 深入解析需求变更:从本质认知到实践指南
  • 商城网站建设的步骤网络设计教程
  • Day 30 - 错误、异常与 JSON 数据 - Python学习笔记
  • 吴恩达机器学习笔记(10)—支持向量机
  • 电商网站建设与运行xd网页设计教程
  • 基于websocket的多用户网页五子棋(四)
  • 深入浅出 C++20 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