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K8s学习笔记(十一) service

在 Kubernetes 中,Service(服务) 是核心组件之一,它的核心作用是解决 Pod 的 “动态性问题”—— 由于 Pod 会因重启、扩缩容、节点故障等原因重建,其 IP 地址会频繁变化,直接访问 Pod IP 极不稳定。而 Service 通过提供一个固定的访问入口,自动关联后端 Pod 并实现负载均衡,让客户端(如其他 Pod、外部服务)能稳定访问服务。

1 为什么需要 Service?

假设部署了 3 个 Nginx Pod(通过 Deployment 创建,标签app: nginx),用于提供 Web 服务。此时存在两个关键问题:

  1. Pod IP 不稳定:如果某个 Pod 故障重建,新 Pod 的 IP 会变,客户端无法感知这种变化。
  2. 缺乏负载均衡:客户端需要手动分发请求到不同 Pod,无法自动实现流量分摊。

Service 正是为解决这两个问题而生:

  • 提供一个固定的 ClusterIP(集群内 IP)或端口,客户端只需访问这个固定地址。
  • 自动通过标签选择器关联后端 Pod,将请求转发到健康的 Pod,并实现简单的负载均衡(默认轮询)。

2 Service 的核心功能

简单说,Service 就是 Pod 的 “稳定访问层”,核心功能有 3 个:

  1. 固定访问入口:为一组 Pod 提供固定的 IP(ClusterIP)和端口,屏蔽 Pod IP 的动态变化。
  2. 自动负载均衡:将请求分发到后端健康的 Pod(默认轮询策略,部分类型支持会话保持)。
  3. 服务发现:通过 K8s 内置 DNS(如 CoreDNS),让集群内其他 Pod 可通过 “Service 名称” 访问服务(无需记 IP)。

3 Service 的核心属性(必懂)

定义 Service 时,关键是要明确 “关联哪些 Pod”“用什么方式访问”,核心属性如下:

属性名作用示例值
spec.selector标签选择器(核心!用于匹配后端 Pod,Service 只转发请求到带这些标签的 Pod)app: nginx(匹配标签app=nginx的 Pod)
spec.ports端口映射规则(定义 Service 的端口与 Pod 端口的映射关系)见下文详解
spec.typeService 类型(决定访问方式,如集群内访问、外部访问等,核心!)ClusterIP(默认)、NodePort
spec.sessionAffinity会话亲和性(是否将同一客户端的请求转发到同一个 Pod,默认NoneClientIP(按客户端 IP 绑定)

重点:ports端口映射规则

Service 的端口映射是 “客户端访问 Service 的端口”→“Service 转发到 Pod 的端口”,每个端口规则包含 3 个关键参数:

  • port:Service 自身暴露的端口(客户端访问时用的端口)。
  • targetPort:后端 Pod 上的端口(Pod 内容器实际监听的端口,默认和port相同)。
  • protocol:协议(TCP/UDP,默认 TCP)。

示例:若 Pod 的 Nginx 监听 80 端口,Service 定义port: 8080targetPort: 80,则客户端访问 Service 的 8080 端口,会被转发到 Pod 的 80 端口。

4 Service 的 4 种类型

Service 的类型决定了 “如何访问服务”,不同类型对应不同场景,必须掌握:

4.1 ClusterIP(默认类型):集群内访问

  • 特点:仅在集群内部暴露服务,分配一个集群内唯一的虚拟 IP(ClusterIP),只能被集群内的 Pod 访问。
  • 适用场景:集群内部服务间通信(如前端 Pod 访问后端 API Pod)。
示例:创建 ClusterIP 类型的 Service

先部署 3 个 Nginx Pod(通过 Deployment):

# deployment-nginx.yaml
apiVersion: apps/v1
kind: Deployment
metadata:name: nginx-deploy
spec:replicas: 3  # 3个副本selector:matchLabels:app: nginxtemplate:metadata:labels:app: nginx  # Pod标签,用于Service关联spec:containers:- name: nginximage: nginx:alpineports:- containerPort: 80  # Pod内Nginx监听80端口

创建 Service,关联上述 Pod:

# service-nginx-clusterip.yaml
apiVersion: v1
kind: Service
metadata:name: nginx-service  # Service名称(集群内可通过此名称访问)
spec:type: ClusterIP  # 类型(默认,可省略)selector:app: nginx  # 匹配标签app=nginx的Podports:- port: 8080  # Service暴露的端口targetPort: 80  # 转发到Pod的80端口
操作与验证:
# 创建Deployment和Service
kubectl apply -f deployment-nginx.yaml
kubectl apply -f service-nginx-clusterip.yaml# 查看Service(CLUSTER-IP即为固定访问IP)
kubectl get svc nginx-service
# 输出示例:
# NAME            TYPE        CLUSTER-IP      EXTERNAL-IP   PORT(S)    AGE
# nginx-service   ClusterIP   10.100.237.182    <none>        8080/TCP   30s# 查看Service关联的后端Pod(endpoints)
kubectl get endpoints nginx-service
# 输出示例(3个Pod的IP和端口,证明关联成功):
# NAME            ENDPOINTS                                      AGE
# nginx-service   10.200.104.38:80,10.200.135.26:80,10.200.166.179:80      1m# 集群内测试访问:在任意Pod中访问Service的ClusterIP:8080
kubectl run -it pod名 -- bash
# 在test-pod内部执行(访问Service):
curl 10.100.237.182:8080  # 会返回Nginx的默认页面
# 或通过Service名称访问(依赖CoreDNS):
curl nginx-service:8080  # 同样生效(推荐,无需记IP)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2 NodePort:集群外通过节点端口访问

  • 特点:在 ClusterIP 基础上,额外在集群所有节点上开放一个静态端口(NodePort,范围 30000-32767),外部客户端可通过 “任意节点 IP:NodePort” 访问服务。
  • 适用场景:需要从集群外部临时访问服务(如开发测试环境)。
示例:创建 NodePort 类型的 Service
# service-nginx-nodeport.yaml
apiVersion: v1
kind: Service
metadata:name: nginx-nodeport
spec:type: NodePort  # 类型为NodePortselector:app: nginxports:- port: 8080  # Service内部端口targetPort: 80  # 转发到Pod的端口nodePort: 30080  # 节点开放的端口(可选,不指定则自动分配)
操作与验证:
kubectl apply -f service-nginx-nodeport.yaml# 查看Service(PORT(S)显示8080:30080/TCP,30080即节点端口)
kubectl get svc nginx-nodeport
# 输出示例:
# NAME              TYPE       CLUSTER-IP      EXTERNAL-IP   PORT(S)          AGE
# nginx-nodeport   NodePort   10.100.134.2    <none>        8080:30080/TCP   20s# 外部访问:用集群任意节点的IP:30080
# 在本地电脑浏览器输入任意节点的IP:30080:
192.168.121.111:30080  # 会返回Nginx页面(确保节点端口可访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3 LoadBalancer:云环境外部访问(自动分配负载均衡器)

  • 特点:仅在云环境(如 AWS、GCP、阿里云)中生效,云厂商会自动创建一个外部负载均衡器(如 AWS ELB),并将流量转发到 Service 的 NodePort 或 ClusterIP。
  • 适用场景:生产环境中需要从公网访问服务(通过云厂商的负载均衡器)。
示例:创建 LoadBalancer 类型的 Service
# service-nginx-loadbalancer.yaml
apiVersion: v1
kind: Service
metadata:name: nginx-loadbalancer
spec:type: LoadBalancerselector:app: nginxports:- port: 80targetPort: 80
操作与验证:
kubectl apply -f service-nginx-loadbalancer.yaml# 查看Service(EXTERNAL-IP会显示云厂商分配的负载均衡器IP)
kubectl get svc nginx-loadbalancer
# 输出示例(AWS环境):
# NAME                 TYPE           CLUSTER-IP      EXTERNAL-IP       PORT(S)        AGE
# nginx-loadbalancer   LoadBalancer   10.96.23.45     a1b2c3d4.elb.amazonaws.com   80:30123/TCP   5m# 外部访问:直接访问EXTERNAL-IP
curl a1b2c3d4.elb.amazonaws.com  # 会转发到后端Nginx Pod

4.4 ExternalName:映射到外部域名

  • 特点:不关联任何 Pod,直接将 Service 名称映射到一个外部域名(如example.com),通过 K8s DNS 实现。
  • 适用场景:需要将集群内服务访问指向外部服务(如外部数据库、第三方 API)。
示例:创建 ExternalName 类型的 Service
# service-externalname.yaml
apiVersion: v1
kind: Service
metadata:name: external-api
spec:type: ExternalNameexternalName: api.example.com  # 映射到外部域名
操作与验证:
kubectl apply -f service-externalname.yaml# 在集群内Pod中访问:通过Service名称会解析到api.example.com
kubectl run -it --rm test-pod --image=busybox:1.35 -- sh
nslookup external-api  # 会返回api.example.com的IP

5 特殊的 Service:无头服务(Headless Service)

普通 Service 有 ClusterIP,而无头服务(Headless Service) 没有 ClusterIP,它的作用是提供 Pod 的 DNS 记录列表,让客户端自己决定访问哪个 Pod(适合需要自定义负载均衡或 StatefulSet 的场景)。

定义方式:spec.clusterIP: None,示例:

# service-headless.yaml
apiVersion: v1
kind: Service
metadata:name: nginx-headless
spec:clusterIP: None  # 无头服务(无ClusterIP)selector:app: nginxports:- port: 80targetPort: 80

验证:在集群内 Pod 中解析 Service 名称,会返回所有后端 Pod 的 IP:

nslookup nginx-headless  # 输出所有关联Pod的A记录(IP)

6 Service 的工作原理(简单理解)

Service 的核心是 “流量转发”,K8s 通过两种方式实现(默认 iptables):

  1. iptables 模式(默认):
    • K8s 在每个节点的 iptables 中添加规则,当请求访问 Service 的 ClusterIP:Port 时,iptables 会将流量转发到后端 Pod 的 IP:Port(随机选择一个,实现轮询负载均衡)。
  2. IPVS 模式(高性能,需手动开启):
    • 基于 LVS(Linux Virtual Server)实现,支持更多负载均衡策略(如最小连接数),性能优于 iptables,适合大流量场景。

7 常见问题与排错(必看)

  1. Service 访问不通,提示 “Connection refused”
    • 原因 1:selector标签不匹配,Service 未关联到任何 Pod(查看 endpoints:kubectl get endpoints <service-name>,若为空则标签错误)。
    • 原因 2:Pod 的targetPort未监听(检查 Pod 内容器是否正常启动,端口是否正确,如kubectl exec <pod-name> -- netstat -tln)。
    • 原因 3:网络策略(NetworkPolicy)禁止了访问,需检查是否有策略限制 Service 到 Pod 的流量。
  2. NodePort 访问不通
    • 原因 1:节点端口被防火墙拦截(如节点的 firewalld/ufw 未开放 30080 端口)。
    • 原因 2:nodePort指定的端口不在 30000-32767 范围内(K8s 默认限制,需调整则修改 kube-apiserver 的--service-node-port-range参数)。
  3. Service 名称无法解析
    • 原因:CoreDNS 未正常运行(检查kubectl get pods -n kube-system | grep coredns,确保 CoreDNS Pod 正常)。

8 总结

  1. Service 的核心价值:为动态变化的 Pod 提供固定访问入口,实现负载均衡和服务发现。
  2. 4 种类型:
    • ClusterIP:集群内访问(默认)。
    • NodePort:外部通过节点端口访问(测试用)。
    • LoadBalancer:云环境外部访问(生产用)。
    • ExternalName:映射到外部域名。
  • 原因:CoreDNS 未正常运行(检查kubectl get pods -n kube-system | grep coredns,确保 CoreDNS Pod 正常)。

8 总结

  1. Service 的核心价值:为动态变化的 Pod 提供固定访问入口,实现负载均衡和服务发现。
  2. 4 种类型:
    • ClusterIP:集群内访问(默认)。
    • NodePort:外部通过节点端口访问(测试用)。
    • LoadBalancer:云环境外部访问(生产用)。
    • ExternalName:映射到外部域名。
  3. 关键机制:通过selector标签关联 Pod,依赖 iptables/IPVS 实现流量转发。
http://www.dtcms.com/a/434743.html

相关文章:

  • 【MCU】【STM32】基于STM32CubeMX+CLion的STM32开发环境
  • 十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官方网站王野天天
  • 【机器人】SG-Nav 分层思维链H-CoT | 在线分层3D场景图 | 目标导航
  • 全面保护隐私的开源个人知识管理工具——SiYuan
  • html5网站开发参考文献无锡网站制作哪家值得信赖
  • python简易程序跑NLPIR模型
  • GPIO 子系统和 pinctrl 子系统
  • 站酷网首页wordpress内容页显示tag
  • linux下的进程间和线程间通信
  • 网站小图片素材商务网站大全
  • Java 集合 “Map(1)”面试清单(含超通俗生活案例与深度理解)
  • 哔哩哔哩国际版分享 | 白色版 ,蓝色概念版
  • 《P2758 编辑距离》
  • unserialize反序列化漏洞
  • 美工网站设计收费网站中的动态统计图如何做
  • LabVIEW谐波失真分析
  • 秦皇岛市网站制作公司民宿可以在哪些网站做推广
  • 【C++】异常介绍:高级应用与性能优化
  • 大气的网站首页重庆网站建设公司的网站
  • 独立开发者日常:Java大模型流式输出教程
  • 汽车信息安全基石:SHE(安全硬件扩展)深度解析
  • 2025年大模型服务性能深度解析:从清华评测报告看蓝耘元生代MaaS平台的综合实力
  • 网站是哪个公司做的WordPress的网外无法访问
  • 从0死磕全栈之Next.js 流式渲染(Streaming)实战:实现渐进式加载页面,提升用户体验
  • 自己如何创建网站深圳 网站制作
  • 【双指针专题】之复写零
  • 英语学习-Saints039
  • 网站制作费用入什么科目淘宝客优惠券网站建设教程视频
  • CSS field-sizing 让表单「活」起来
  • 【Flutter】抽象类的运用(abstract与implements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