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To B AI 创业黄金打法:从赋能到重塑业务流程

我从2017年进入 SaaS 软件行业,从当年炙手可热的 Shopify 和 Salesforce 开始了解并进入 SaaS 行业,今天这一篇想写很久了。提前祝你今天开心。

过去20年,中国软件行业经历了从信息化 → 移动化 → SaaS 化的演进。进入 AI 时代,我发现许多 To B 创业者还试图延续 SaaS 的成功路径,但实际操作中发现,“SaaS+AI” 并不等于 “AI Native” 的B端解决方案。

很多项目跑了一圈发现,To B 的 AI 落地并不如想象中顺利:用户不愿为“多出来的一点智能”买单、产品试点反复卡在流程中间、销售落地周期拉长、续费率不理想、甚至「 AI价值 」成了一个模糊的口号。

我觉得根源之一是依然在用传统SaaS的思维做AI,试图在旧有的业务流程上「 加一点AI 」,却忽视了 AI 真正的机会,在于从底层重新构建整个流程。

AI To B 创业的黄金打法(但绝不是万能解法,只是我看了这么多国内外的 2B AI 的主观判断),不是自动化某个环节,而是借助AI的能力,重构整个业务流程的起承转合

这不仅是技术叠加,更是思维范式的切换。

「 SaaS之后,为什么是“AI重构流程”」

过去20年,中国To B软件产业经历了从 ERP、OA、CRM 等信息化系统的初步建设,到2010年后 SaaS 浪潮带来的服务交付模式变革。

SaaS的逻辑是:把原本重定制、重人力的服务变成标准化、在线化、订阅化。

这种逻辑非常成功,但它也有局限。它的本质,是围绕人构建系统,是“让人操作系统来完成任务”,流程主线依然依赖人去判断、拆解、决策、输入信息。

AI 的出现,则带来了可能彻底改变这个逻辑的机会:

AI不是一个工具,而是一种可以主导流程、主动交付结果的智能体。

因此,如果依然用 “SaaS+AI 插件” 的方式开发产品,可能很快就会被开源模型、平台服务商所替代。

真正能够突围的 AI To B 创业项目,往往具备一个共同特征:它不再让客户“操作系统”,而是让客户“提出目标”,其余的交给AI驱动的系统去完成。

这种思维,不是“功能增强”,而是“流程再造”。

在传统 To B 软件中,系统往往是被动响应的:输入一个指令,它执行一个动作。AI系统则可以是主动的:它能理解模糊目标、进行任务分解、持续学习并优化执行路径。

以 AI 客服为例,很多项目做的是在 FAQ、自动回复系统上接入大模型,让回答更自然流畅一些。但这些系统仍然是“回答式”的,客户提出问题,AI 找一个答案。

真正具有突破性的 AI 客服,是由 AI 主导一个完整的交互闭环——从问题识别、任务确认,到调用外部系统执行操作(如退款、补发、账户冻结等),再到后续跟进、满意度反馈、自动优化脚本。

同样的变化也出现在法务、财税、HR、法务等企业核心流程中。

AI 并不是去替代某个人的某个操作,而是把一整条业务流程从 “以人驱动” 为主变为 “以AI驱动” 为主,人只在关键节点做判断和审核。

这种流程结构的重构,才是真正能够撬动企业客户预算、提高续费率、改变组织协作方式的 AI 落地方式。

「 三个代表性案例:流程重构的AI打法 」

1. 法务领域:Spellbook 如何让AI成为“法律合作者”

Spellbook 是一家来自北美的AI法务工具公司,它并不满足于做 “AI审查合同”,而是把AI作为一个真正的法律合作者:你告诉它交易背景和核心条款,它直接起草一份合同初稿。

AI不仅懂语言,还能识别不同法域下的风险项、引用条款,并在客户编辑时提供实时修改建议。过去需要资深法务助理花几小时的工作,现在可以由AI在几分钟内完成第一版。

Spellbook 的客户不再为“批量审合同”买单,而是为“快速推进交易流程”付费。这就是流程重构带来的定价权上移。

2. 财会领域:Vic.ai 如何将会计从输入输出变成AI驱动闭环

Vic.ai 是一家专注于“AI会计自动化”的公司,它最早从应付账款流程切入——自动识别发票、归类账目、比对预算、提交支付审批。

但和传统OCR或RPA方案不同的是,Vic.ai 把“判断”也交给了AI完成。它不仅能处理表单,还能根据历史数据自动学习各类费用的入账策略,识别异常项,并在大额交易中提示风险。

更重要的是,Vic.ai 正在从“做账”工具转向“财务优化建议系统”:它会向财务人员提出节税建议、支出趋势预警、预算偏差提醒等,逐步把会计从“记录者”变为“规划者”。

这意味着,客户购买的不再是“自动处理工具”,而是“实时优化能力”。

Vic.ai 不仅改变了流程,还提升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整体能力,是流程重构而非工具升级的典型代表。

3. 客服领域:Netomi 如何变成“任务型AI客服代表”

Netomi 是一家美国 AI 客服平台,区别于传统客服系统,它能够完成从查询到任务执行的一条龙流程。例如客户投诉物流延迟,它能从 CRM 系统提取用户信息、调用物流API核查状态、触发赔付流程、自动生成邮件发送、并在24小时后跟进是否收到处理结果。

这种“行动能力”让 Netomi 成为客户体验管理的重要一环,而非客服外包的替代品。企业对它的期望也不只是“降本”,而是“提升客户满意度”——价值锚点直接拉升。

我讲的都是海外的案例,国内和欧美 AI 创业的环境和客户文化有显著差异,带来了不同的打法:

  • 国内市场更注重降本增效。客户往往把 AI 视作提高人效的工具,更希望看到明确的成本收益比。这也导致To B的 AI 产品必须在短期内就能展示ROI。

  • 欧美市场更接受流程重构与新方式。客户有较强的流程规范,愿意将 AI 引入为“新一代流程工具”,并调整组织以配合。

  • 国内企业流程成熟度偏低,但灵活性高。这反而给了AI更大的空间从“无流程”中切入、定义新流程,不必与固有系统博弈。

  • 欧美创业者更偏技术出身,产品思维更强;国内创业者更贴近场景和落地,对客户服务理解深。这也导致中美创业者在产品形态和 Go-to-Market 策略上有很大差异。

这意味着,国内 To B 的AI创业者若能跳出“技术演示”思维,以“从0设计流程”的方式进入行业痛点,可能比欧美更早落地出真正改变组织行为的产品。

总的来说,To B 的AI创业,如果只是“功能增强”,终将陷入价格战或被平台集成;唯有在流程层面创造结构性变化,才有可能成为新的基础设施。

创业者需要思考的不是“如何用AI替代一个人”,而是“如果这个流程是由AI设计的,它会长成什么样?”那才是AI Native的真正含义。

下一个伟大的To B公司,可能不是SaaS 2.0,而是 AI-Driven Workflow OS。它不是“工具箱”,而是“操作系统”。

以上,希望你今天开心!

http://www.dtcms.com/a/414908.html

相关文章:

  • 6. 绝对值
  • CTFHub RCE通关笔记5:文件包含 远程包含
  • Redis-实战(短信登录)
  • 网站怎样制作流程网页打不开但是有网什么原因禁用
  • 彩票做的最好是个网站好泸州工投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网站
  • Zabbix监控IRIS数据库
  • 网站建设广告宣传素材wordpress知名站点
  • 跨境网站入口水安建设集团网站
  • 多元组优先队列
  • 同一个域名两个网站wordpress内页锚文本
  • 建设银行官方网站首页企业淘宝客网站免费模板下载
  • 《告别 “会用不会讲”:C++ string 底层原理拆解 + 手撕实现,面试 / 开发都适用》
  • 手机怎样设计网站建设无锡连夜发布最新通告
  • 18互联网站做网站程序黑马大数据培训
  • Redis面试问题集
  • Qt常用控件之QLineEdit
  • 在docker里面安装nextcloud
  • 3.6、操作系统
  • 2025最新centos7安装mysql8 相关 服务器配置 纯命令行操作 保姆级教程
  • Hadess入门到实战(4) - 如何管理Docker制品
  • Python 数学公式构建海洋不明生物(好像是水母)动画 - 傅里叶合成模拟复杂波形
  • 泰州建设企业网站福州企业免费建站
  • 美妆网站模板html5网站开发语言
  • 深度剖析OpenHarmony AI Engine:开发板端侧大模型推理插件机制全链路拆解
  • 链表的核心思想
  • Matlab通过GUI实现点云的坡度滤波(附最简版)
  • GESP8级——AT_icpc2013spring_e 最小生成树题解
  • Qt窗口与对话框开发指南
  • 湖北平台网站建设哪家好有经验的邵阳网站建设
  • 33.Linux iCSCI 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