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正则表达式学习心得:从入门到上瘾,再到克制
你好,我是 Cleland。受悦创的邀请,今天想和你聊聊我学习正则表达式的经历,以及一路走来的一些经验与反思。希望能帮你少走弯路,在学习正则的路上更轻松一些。
为什么很多人觉得正则难?
刚入职的时候,我因为工作需要,频繁接触正则表达式。那会儿我发现,网上很多人都在抱怨正则难学,甚至有人调侃“正则看起来像鬼画符”。但仔细观察,他们的学习方式和我当初一样:
- 碰到问题就去网上搜;
- 拿个现成例子,稍微改改能跑通就满意;
- 至于为什么能跑通?懂五六成就算不错了。
这种方法确实能解决眼前问题,但就像“打一口浅井喝点水”,每次要用的时候都得重新开挖,根本没有持续的积累。
真正的学习,应该是打一口“深井”,让它可以持续供水。换句话说,就是花点时间,把正则系统地学透。一旦掌握了背后的思路,后面再遇到问题就会简单得多。
学正则的正确打开方式
我当时给自己定了个目标:每天花 15 分钟到半小时,坚持一两周,就能从懵懂小白变成能独立解决问题的选手。别小看这个时间,很多人追求所谓的“五分钟入门”,结果每次都没真正入门,反而在无数个“五分钟”里浪费了更多时间。
那具体该怎么学呢?我的心得是:跳出符号层面的纠结,先掌握概念层面的思路。下面是我总结的学习流程。
第一步:分解问题
不要一上来就写正则。先把问题拆开,比如匹配一个邮箱,可以分成:
- 用户名部分
username
- 一个
@
- 域名部分
domain name
画一张逻辑结构图,理清思路,就像工程师分模块一样。
第二步:逐一分析
- 某个位置允许多种字符 → 用字符组;
- 某个位置可能有不同的字符串 → 用多选结构;
- 出现次数不确定 → 用量词;
- 必须出现在某个位置 → 用锚点。
学会“见招拆招”,你就能应对各种情况。
第三步:写出表达式
这一步才是“套皮”。别被方括号、星号这些符号吓到,它们只是语法。关键还是前面的概念模型。只要模型清楚了,查查语法手册就能顺利写出来。
第四步:调试与修正
复杂的正则不可能一次写对,调试才是常态。我的经验是:
- 别急着纠结符号;
- 先搞清楚量词到底作用在哪一部分,匹配的又是文本的哪一部分。
这样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学会正则之后,更要学会“克制”
很多人学会正则后容易“上头”,恨不得用一条神秘复杂的正则搞定所有问题。可从软件工程角度,这其实是灾难。别人看不懂,你自己过几个月再看也可能抓耳挠腮。
我的建议有三点:
-
能用普通字符串处理,就别强行用正则
可读性往往比酷炫更重要。比如要找today
或tomorrow
,直接用字符串搜索两遍,比写to(day|morrow)
更直观。 -
正则能写注释,就一定写
复杂正则没注释,几乎等于自废武功。现在大部分语言都支持x
模式,能加注释就加。 -
别迷恋“一条正则解决所有问题”
比如验证密码条件(数字、大写、小写、特殊符号至少两种,长度 8-16),完全没必要写成一条怪物正则。拆成几条简单的,再组合逻辑,清晰又好维护。
我的学习体会
很多人问过我:“你是怎么学会正则的?”
其实我那时没想太多,就是因为用得多,就硬着头皮啃书。哪怕囫囵吞枣,也要一口气看完。
我一直觉得,真正值得学的技能,前期都需要咬牙跨过几个坎儿。等过了那些坎,后面才是一马平川。
正则表达式就是这样:一旦学会,几乎没有维护成本。每次用的时候都能“零成本出击”,久而久之,这绝对是个稳赚不赔的买卖。
小结
- 正则表达式并不神秘,难点在于符号背后的思路。
- 学习要系统,别陷入“改改就能跑”的假象。
- 掌握分解、分析、套皮、调试四步流程,就算真正入门。
- 学会之后要保持克制,追求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希望这篇分享,能让你在学习正则的路上少走弯路。坚持一段时间,你也会发现:原来正则并没有那么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