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python-leetcode 46.从前序与中序遍历序列构造二叉树

题目:

给定两个整数preorder和inorder,其中preorder是二叉树的先序遍历,inorder是同一棵树的中序遍历,请构造二叉树并返回其根节点。


前言:

二叉树前序遍历的顺序为:先遍历根节点;随后递归地遍历左子树;最后递归地遍历右子树。

二叉树中序遍历的顺序为:先递归地遍历左子树;随后遍历根节点;最后递归地遍历右子树。

方法一:递归

对于任意一颗树而言,前序遍历的形式总是:

 [ 根节点, [左子树的前序遍历结果], [右子树的前序遍历结果] ]

即根节点总是前序遍历中的第一个节点。而中序遍历的形式总是:

[ [左子树的中序遍历结果], 根节点, [右子树的中序遍历结果] ]

在中序遍历中定位到根节点,那么我们就可以分别知道左子树和右子树中的节点数目。由于同一颗子树的前序遍历和中序遍历的长度显然是相同的,因此我们就可以对应到前序遍历的结果中,对上述形式中的所有左右括号进行定位。

这样以来,就知道了左子树的前序遍历和中序遍历结果,以及右子树的前序遍历和中序遍历结果,我们就可以递归地对构造出左子树和右子树,再将这两颗子树接到根节点的左右位置。

在中序遍历中对根节点进行定位时,一种简单的方法是直接扫描整个中序遍历的结果并找出根节点,但这样做的时间复杂度较高。可以考虑使用哈希表来帮助快速地定位根节点。对于哈希映射中的每个键值对,键表示一个元素(节点的值),值表示其在中序遍历中的出现位置。

在构造二叉树的过程之前,我们可以对中序遍历的列表进行一遍扫描,就可以构造出这个哈希映射。在此后构造二叉树的过程中,就只需要 O(1) 的时间对根节点进行定位了。

前序遍历:0[root[左子树][右子树]]n-1

中序遍历:0[[左子树],root,[右子树]]n-1

# Definition for a binary tree node.
# class TreeNode(object):
#     def __init__(self, val=0, left=None, right=None):
#         self.val = val
#         self.left = left
#         self.right = right
class Solution(object):
    def buildTree(self, preorder, inorder):
        """
        :type preorder: List[int]
        :type inorder: List[int]
        :rtype: Optional[TreeNode]
        """
        #辅助递归函数,用来递归地构造二叉树,接收4个参数,表示节点区间
        def myBuildTree(preorder_left,preorder_right,inorder_left,inorder_right):
            if preorder_left>preorder_right:
                return None
            preorder_root=preorder_left#第一个节点总是当前子树的根节点
            inorder_root=index[preorder[preorder_root]]#根节点在中序遍历数组中的位置,构建的 index 哈希表可以快速找到根节点的位置。
            root=TreeNode(preorder[preorder_root])#当前子树的根节点 
            size_left_subtree=inorder_root-inorder_left#计算左子树的节点数。左子树的节点数等于中序遍历中,根节点左边部分的长度
            root.left=myBuildTree(preorder_left+1,preorder_left+size_left_subtree,inorder_left,inorder_root-1)#构造左子树。
            #左子树的节点在前序遍历中从 preorder_left + 1 到 preorder_left + size_left_subtree 之间,而在中序遍历中,节点的范围是 inorder_left 到 inorder_root - 1。递归调用 myBuildTree 来构建左子树
            root.right=myBuildTree(preorder_left+size_left_subtree+1,preorder_right,inorder_root+1,inorder_right)
            #递归构造右子树。右子树的节点在前序遍历中从 preorder_left + size_left_subtree + 1 到 preorder_right 之间,在中序遍历中从 inorder_root + 1 到 inorder_right 之间。递归调用 myBuildTree 来构建右子树。
            return root

        n=len(preorder)
        index={element:i for i,element in enumerate(inorder)}
        return myBuildTree(0,n-1,0,n-1)

时间复杂度:O(n)

空间复杂度:O(n)


方法二:迭代

# Definition for a binary tree node.
# class TreeNode(object):
#     def __init__(self, val=0, left=None, right=None):
#         self.val = val
#         self.left = left
#         self.right = right
class Solution(object):
    def buildTree(self, preorder, inorder):
        """
        :type preorder: List[int]
        :type inorder: List[int]
        :rtype: Optional[TreeNode]
        """
        if not preorder:
                return None
        root=TreeNode(preorder[0])#创建一个树的根节点,根节点是 preorder 数组中的第一个元素
        stack=[root]
        inorderIndex=0
        for i in range(1,len(preorder)): #遍历剩余的前序遍历节点
            preorderVal=preorder[i]#获取当前遍历的前序节点值
            node=stack[-1]#取栈顶元素 node
            if node.val !=inorder[inorderIndex]: #判断当前栈顶节点的值是否与中序遍历数组中的当前元素相同,如果不同,说明当前节点是左子节点,继续构建左子树
                node.left=TreeNode(preorderVal)#如果当前节点是左子节点,就创建一个新的左子节点
                stack.append(node.left)
            else:#如果栈顶节点的值和中序遍历数组中的当前元素相同,说明当前节点是右子节点
                while stack and stack[-1].val==inorder[inorderIndex]:
                    node=stack.pop()#弹出栈顶节点,表示已经处理完它的左子树
                    inorderIndex+=1
                node.right=TreeNode(preorderVal)#创建一个新的右子节点,并将其赋给当前节点的右子树
                stack.append(node.right)
        return root

时间复杂度:O(n)

空间复杂度:O(n)

源自力扣官方题解

http://www.dtcms.com/a/41175.html

相关文章:

  • Django应用的高级配置和管理
  • 短剧平台世纪对决:爱奇艺能否掀翻红果?
  • 使用 VSCode 代替 BeyondStudio for NXP 开发 JN 5169
  • 从零开始的python学习(五)P63+P64+P65+P66
  • RabbitMQ系列(六)基本概念之Routing Key
  • 【Linux】进程间通信——共享内存
  • 一周一个Unity小游戏2D反弹球游戏 - 移动的弹板(触屏版)
  • Python--模块(上)
  • IoT 测试:智能互联时代的质量保障
  • DeepSeek-V3后训练揭秘:如何通过监督微调和强化学习提升模型性能
  • 为什么要进行软件测试?
  • 将宇宙不同温度下的能量表现形式 类比为量子计算机的波函数解码过程
  • 《Qt动画编程实战:轻松实现头像旋转效果》
  • 人工智能 pytorch篇
  • 构建动态URL查询字符串以导出报警统计数据
  • C++:指针函数与函数指针
  • Grafana11.5.2 | 安装配置步骤(已成功安装)
  • AI开发利器:Anaconda
  • Golang快速上手01/Golang基础
  • 深入miniqmt:掌握创建交易对象的关键步骤
  • 异常c/c++
  • 原码反码补码计算以及按位取反操作
  • Linux 环境“从零”部署 MongoDB 6.0:mongosh 安装与数据操作全攻略
  • Node.js安装与学习的简单记录
  • C++三大特性之多态
  • Mission Planner MP地面站添加Cesium三维地图
  • 我国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的实践调查与展望——目标定位、行动要素、政策保障及平台支持
  • JavaScript 简单类型与复杂类型-简单类型的内存分配
  • 【DeepSeek开发】Python实现纽约房价热力图
  • 基于LangChain4j调用火山引擎DeepSeek R1搭建RAG知识库实战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