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SM2商用密码算法轻量化技术:原理、实践与未来展望

引言

随着物联网(IoT)、车联网(V2X)、嵌入式设备等场景的快速发展,终端设备呈现 “低算力、低存储、低功耗” 的 “三低” 特征。传统密码算法(如 RSA、传统 SM2 实现)因运算复杂度高、资源占用大,难以适配这类资源受限设备。SM2 作为我国自主可控的椭圆曲线公钥密码(ECC)算法,已成为金融、政务、工业等领域的核心加密标准,但如何在资源受限场景下实现其 “轻量化” 部署,成为行业落地的关键挑战。

本文系统梳理 SM2 算法的核心原理,分析轻量化的行业需求背景,拆解轻量化技术的核心手段,提供业界开源代码参考,并结合实际落地案例展望未来方向,为相关技术研发与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一、SM2 算法概述:从定义到核心流程

1.1 算法起源与标准体系

SM2 算法全称为 “国家商用密码椭圆曲线公钥密码算法”,由国家密码管理局于 2010 年正式发布(标准号:GM/T 0003-2012),后续在 2020 年更新为 GM/T 0003-2020 版本,完善了密钥交换、数字签名等流程的安全性。

SM2 基于椭圆曲线密码(ECC)理论,相较于传统的 RSA 算法,在同等安全强度下具有密钥长度更短(256 位 SM2 等效于 3072 位 RSA)、运算效率更高、存储占用更小的优势,天生具备适配轻量化场景的潜力,但传统工程实现仍未充分挖掘其资源优化空间。

1.2 核心数学原理

SM2 的数学基础是有限域上的椭圆曲线方程,其推荐使用的椭圆曲线为 “SM2-P-256”,定义在素域\(\mathbb{F}_p\)上(\(p\)为 256 位素数,\(p=2^{256}-2^{224}+2^{192}+2^{96}-1\)),曲线方程为:

\(y^2 = x^3 + ax + b \quad (a,b \in \mathbb{F}_p)\)

其中\(a=-3\),\(b=0x76484EFC16DC477C129525E3EDF6781202D7F523E49C274B6557F999764935070\)。

SM2 的安全性依赖于 “椭圆曲线离散对数问题(ECDLP)”:给定椭圆曲线上的点\(P\)和\(kP\)(\(k\)为私钥,\(P\)为基点),在有限域内难以计算出\(k\),该问题的计算复杂度远高于 RSA 依赖的 “大数分解问题”,因此 SM2 在短密钥长度下即可实现高安全性。

1.3 密钥生成与加解密流程

1.3.1 密钥生成(非对称密钥对)
  1. 私钥生成:随机选取整数\(d \in [1, n-1]\)(\(n\)为基点\(P\)的阶,$n=0xFFFFFFFFFFFFFFFFFFFFFFFF99DEF836146BC9B1B4D2283117723CE1D2BF590809A83207F983FFD247AC0F442AE331617DE8986A2733EC8355AC495927239FECF4AC135EFA02971179555DE29772340072638150122F5834146FE0E71077510FFFFFFFFFFFFFFFF);
  2. 公钥生成:计算\(Q = dP\)(椭圆曲线上的点乘运算,核心耗资源步骤),\(Q\)即为公钥(由\(x_Q\)和\(y_Q\)两个 256 位整数组成);
  3. 密钥验证:检查\(nQ = O\)(\(O\)为椭圆曲线无穷远点),确保密钥对有效性。
1.3.2 加解密流程
  • 加密(使用公钥\(Q\)):
  1. 随机选取整数\(k \in [1, n-1]\),计算\(kP = (x_1, y_1)\);
  2. 计算\(kQ = (x_2, y_2)\),将明文\(M\)转换为比特串\(m\),计算\(t = KDF(x_2||y_2, \text{len}(m))\)(\(KDF\)为密钥派生函数,SM2 推荐使用 GM/T 0006-2012 定义的 KDF);
  3. 若\(t\)为全 0 串,重新选取\(k\);否则计算密文\(C = C_1||C_2||C_3\),其中\(C_1 = x_1||y_1\)(64 字节),\(C_2 = m \oplus t\),\(C_3 = Hash(x_2||m||y_2)\)(Hash 算法推荐 SM3)。
  • 解密(使用私钥\(d\)):
  1. 解析密文\(C\)为\(C_1\)(64 字节)、\(C_2\)、\(C_3\),将\(C_1\)转换为点\(P_1 = (x_1, y_1)\),验证\(P_1\)是否在椭圆曲线上;
  2. 计算\(dP_1 = (x_2, y_2)\),计算\(t = KDF(x_2||y_2, \text{len}(C_2))\),若\(t\)为全 0 串则解密失败;
  3. 计算明文\(m = C_2 \oplus t\),验证\(Hash(x_2||m||y_2) = C_3\),若相等则解密成功。

1.4 签名与验证流程

SM2 数字签名是轻量化场景的核心应用(如设备身份认证、数据完整性校验),流程如下:

  • 签名(使用私钥\(d\)):
  1. 对明文\(M\)计算哈希值\(e = Hash(M)\)(推荐 SM3);
  2. 随机选取整数\(k \in [1, n-1]\),计算\(kP = (x_1, y_1)\),将\(x_1\)转换为整数\(x_1'\),计算\(r = (e + x_1') \mod n\),若\(r=0\)或\(r+k=n\)则重新选取\(k\);
  3. 计算\(s = ( (1+d)^{-1} \cdot (k - r \cdot d) ) \mod n\),若\(s=0\)则重新选取\(k\);
  4. 签名结果为\((r, s)\)(共 64 字节)。
  • 验证(使用公钥\(Q\)):
  1. 计算\(e = Hash(M)\),验证\(r \in [1, n-1]\)、\(s \in [1, n-1]\);
  2. 计算\(t = (r + s) \mod n\),若\(t=0\)则验证失败;
  3. 计算\(sP + tQ = (x_1, y_1)\),将\(x_1\)转换为整数\(x_1'\),计算\(R = (e + x_1') \mod n\);
  4. 若\(R = r\)则验证成功,否则失败。

1.5 与主流公钥算法的对比分析

算法

安全强度等效密钥长度

私钥长度

公钥长度

签名长度

1024MHz 处理器签名耗时

资源受限设备适配性

RSA-2048

80 位

256 字节

256 字节

256 字节

~1.2ms

差(密钥长、运算慢)

RSA-3072

128 位

384 字节

384 字节

384 字节

~8.5ms

极差

SM2-P-256

128 位

32 字节

64 字节

64 字节

~0.3ms

中(需轻量化优化)

ECDSA-P-256

128 位

32 字节

64 字节

64 字节

~0.28ms

中(非国密标准)

由表可见,SM2 在安全强度、密钥 / 签名长度、运算效率上优于 RSA,且符合我国国密合规要求,是资源受限场景的优选,但传统 SM2 实现仍存在模运算耗时、内存占用高等问题,需进一步轻量化优化。

二、SM2 轻量化的行业需求背景

2.1 核心需求场景:资源受限设备的加密痛点

SM2 轻量化的需求源于 “资源受限设备” 的广泛应用,这类设备的核心痛点的是算力、存储、功耗三方面的限制,具体场景如下:

2.1.1 物联网(IoT)终端
  • 典型设备:智能表计(电表、水表)、无线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安防传感器)、低功耗广域网(LPWAN)设备(LoRa、NB-IoT 终端);
  • 硬件限制:CPU 多为 8 位 / 32 位 MCU(如 STM32L0、TI MSP430),算力≤100MHz,RAM≤64KB,Flash≤512KB,功耗要求≤10μA(休眠态);
  • 加密需求:设备身份认证(接入平台时的 SM2 签名)、传感器数据加密(传输至云端时的 SM2 加密);
  • 传统 SM2 痛点:点乘运算耗时≥10ms(占用 CPU 资源,导致数据采集延迟),代码体积≥30KB(超出 Flash 容量),RAM 占用≥10KB(导致栈溢出)。
2.1.2 车联网(V2X)边缘设备
  • 典型设备:车载 T-BOX(远程信息处理器)、毫米波雷达、智能座舱控制器;
  • 硬件限制:部分边缘设备(如雷达)采用嵌入式 CPU,算力≤200MHz,RAM≤128KB,需支持实时性(响应时间≤100ms);
  • 加密需求:V2X 通信中的身份认证(SM2 签名)、雷达数据完整性校验(SM2 签名);
  • 传统 SM2 痛点:签名验证耗时≥5ms(影响 V2X 实时通信,导致碰撞预警延迟),多设备并发加密时 CPU 负载≥80%(导致其他功能卡顿)。
2.1.3 工业控制(ICS)设备
  • 典型设备: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DCS(分布式控制系统)从站、工业传感器;
  • 硬件限制:工业级 MCU(如西门子 S7-1200),算力≤150MHz,RAM≤32KB,需支持抗干扰(电磁环境复杂);
  • 加密需求:PLC 与 SCADA 系统的通信加密(SM2 加密)、固件升级时的签名验证(SM2 验证);
  • 传统 SM2 痛点:固件签名验证耗时≥20ms(导致升级中断),代码抗干扰性差(模运算易受电磁干扰出错)。

2.2 政策驱动:国密合规的强制要求

2021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正式实施,要求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重要网络与信息系统应当使用商用密码进行保护”;2023 年国家密码管理局发布《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管理办法》,明确物联网、车联网、工业控制等领域需通过 “商密测评”,且优先采用 SM2、SM3、SM4 等国密算法。

政策驱动下,资源受限设备必须适配 SM2 算法,但传统实现无法满足硬件限制,因此 “轻量化 SM2” 成为合规落地的唯一路径。

2.3 行业痛点总结

场景

硬件限制

合规要求

传统 SM2 痛点

轻量化核心目标

物联网终端

Flash≤512KB,RAM≤64KB

商密二级以上测评

代码体积大、RAM 占用高

代码体积≤10KB,RAM≤2KB

车联网边缘设备

响应时间≤100ms,CPU≤200MHz

V2X 国密标准(GM/T 0095)

实时性差、并发负载高

签名耗时≤1ms,CPU 负载≤30%

工业控制设备

抗干扰性要求高,RAM≤32KB

工业控制系统商密标准

抗干扰差、验证耗时久

运算稳定性≥99.99%,验证≤5ms

三、SM2 轻量化技术原理:从算法到工程优化

SM2 的核心耗资源模块是椭圆曲线点乘运算(占总运算耗时的 80% 以上)和模运算(包括模加、模减、模乘、模逆),轻量化技术围绕这两大模块展开,可分为 “算法优化”“工程实现优化”“硬件加速优化” 三类。

3.1 算法层优化:减少运算复杂度

3.1.1 点乘算法优化:降低乘法次数

点乘运算\(kP\)(\(k\)为私钥,\(P\)为基点)是 SM2 最核心的耗资源步骤,传统实现采用 “二进制展开法”,需\(256\)次点加和\(128\)次点倍(平均),优化手段如下:

  • 滑动窗口算法(Sliding Window)

原理:将私钥\(k\)的二进制表示划分为长度为\(w\)的窗口(如\(w=3\)),预计算\(2^{w-1}-1\)个点(如\(3P,5P,...,7P\)),减少点加次数;

效果:\(w=3\)时,点加次数从\(128\)次降至\(85\)次(减少 33%),点倍次数仍为\(256\)次,总运算耗时降低 25%~30%;

适用场景:RAM≥4KB 的设备(需存储预计算点)。

  • 固定基点窗口算法(Fixed-Base Window)

原理:SM2 的基点\(P\)是固定的(SM2-P-256 标准规定),可预计算并存储\(P,2P,4P,...,2^{w-1}P\),点乘时通过窗口组合调用预计算点;

效果:预计算后,点乘耗时降低 40%~50%(无需实时计算固定点的倍点),但需额外存储预计算点(\(w=4\)时需存储 15 个点,约 1.9KB);

适用场景:Flash 充足(≥2KB)、基点固定的场景(如签名、身份认证)。

  •  Montgomery 模乘优化

原理:将传统模乘\(a \times b \mod m\)转换为 Montgomery 域下的运算(\(a'=a \times R \mod m\),\(b'=b \times R \mod m\),\(R=2^k\)),避免除法运算,减少 CPU 周期;

效果:模乘运算耗时降低 30%~40%,是 SM2 轻量化的核心优化手段;

实现细节:需预计算\(R^2 \mod m\)、\(-m^{-1} \mod R\),适合 32 位 MCU(可利用 32 位乘法指令)。

3.1.2 密钥交换与签名流程简化
  • 短签名优化

原理:在无需抗 “存在性伪造” 的场景(如设备内部通信),可简化签名流程,如省略\(Hash\)运算的部分步骤,或缩短\(r\)、\(s\)的长度(如从 32 字节减至 24 字节,需评估安全性);

风险:需严格评估场景安全性,仅适用于非公开通信场景;

效果:签名长度减少 25%,验证耗时降低 20%。

  • 密钥复用优化

原理:在物联网设备与云端的长期通信中,可复用 SM2 密钥交换生成的会话密钥(如 SM4 对称密钥),减少 SM2 非对称运算次数;

效果:非对称运算次数从 “每次通信 1 次” 降至 “每小时 1 次”,设备功耗降低 90% 以上。

3.2 工程实现优化:减少资源占用

3.2.1 代码裁剪与模块化设计
  • 按需裁剪功能

传统 SM2 库(如 GMSSL)包含加解密、签名、密钥交换、密钥派生等全功能,代码体积≥30KB;轻量化实现可裁剪冗余功能,如仅保留 “签名 + 验证”(适合身份认证场景),或仅保留 “加密 + 解密”(适合数据传输场景);

效果:代码体积从 30KB 降至 5~10KB(裁剪 70% 以上),Flash 占用大幅减少。

  • 模块化拆分

将 SM2 分为 “模运算模块”“椭圆曲线点运算模块”“签名 / 加密模块”,按需加载模块(如仅在身份认证时加载签名模块),减少 RAM 占用;

示例:STM32L0 设备中,仅加载签名模块时 RAM 占用从 10KB 降至 2KB。

3.2.2 数据类型与内存管理优化
  • 紧凑数据结构

传统实现使用unsigned int[8]存储 256 位整数(32 字节),轻量化实现可使用unsigned char[32]直接存储,减少类型转换开销;同时,椭圆曲线点(\(x,y\))采用紧凑结构体(64 字节),避免冗余字段;

效果:内存占用减少 15%~20%。

  • 栈内存复用

在模运算、点运算中复用栈内存(如使用静态数组代替动态内存分配),避免malloc/free带来的内存碎片和栈溢出风险;

注意:需严格控制栈深度,避免递归调用(如将递归的模逆算法改为迭代实现)。

3.2.3 汇编指令优化

针对特定 CPU 架构(如 ARM Cortex-M 系列),使用汇编实现核心模运算(如模乘、模加),利用 CPU 的专用指令(如 ARM 的MUL、MLA指令)提升效率:

  • 示例:ARM Cortex-M3 的 32 位模乘汇编实现,耗时从 C 语言的 200ns 降至 80ns(提升 60%);
  • 工具支持:可使用 Keil MDK、GCC 的内联汇编功能,或直接编写.s 汇编文件。

3.3 硬件加速优化:利用专用硬件模块

3.3.1 嵌入式 CPU 的硬件加密模块

主流 MCU 厂商已推出支持 SM2 硬件加速的芯片,如:

  • STM32L5 系列:内置 “密码加速器(CRYP)”,支持 SM2 点乘、签名 / 验证硬件加速,签名耗时从软件实现的 5ms 降至 0.3ms;
  • 华大 HC32L136 系列:内置国密硬件引擎,SM2 签名耗时≤0.5ms,RAM 占用≤1KB;
  • 优势:硬件加速不占用 CPU 资源,同时提升抗侧信道攻击能力(如防时序攻击、功耗攻击)。
3.3.2 FPGA/ASIC 加速

对于算力要求较高的场景(如车联网网关、工业网关),可采用 FPGA 或 ASIC 实现 SM2 加速:

  • FPGA 实现:使用 Xilinx Artix-7 FPGA,SM2 签名耗时≤0.1ms,支持 1000 并发设备;
  • ASIC 实现:定制化 SM2 加速芯片,面积≤0.5mm²,功耗≤1mW,适合大规模量产场景。

四、SM2 轻量化行业落地实践

4.1 物联网场景:智能电表的身份认证与数据加密

4.1.1 项目背景

某电力公司需对全国 1000 万台智能电表进行远程抄表,要求:

  • 电表硬件:STM32L051(RAM=8KB,Flash=64KB,CPU=32MHz);
  • 安全需求:电表接入云端时的身份认证(SM2 签名)、抄表数据(用电量)加密(SM2+SM4);
  • 性能需求:签名耗时≤5ms,代码体积≤10KB。
4.1.2 轻量化方案
  1. 代码裁剪:使用 openHiTLS开源密码库,仅保留 “签名 + 验证” 和 “密钥生成” 功能,代码体积从 30KB 降至 6KB;
  2. 算法优化:采用固定基点窗口算法(w=3),预计算 3P、5P、7P,签名耗时从 5ms 降至 2.8ms;
  3. 密钥复用:电表与云端的 SM2 密钥交换每 24 小时一次,生成 SM4 会话密钥,后续抄表数据使用 SM4 加密(耗时≤0.1ms);
  4. 硬件适配:批量采购时选用支持 SM2 硬件加速的 STM32L562,签名耗时进一步降至 0.3ms。
5.1.3 落地效果
  • 合规性:通过国家电网商密二级测评;
  • 性能:电表接入云端的认证时间从 100ms 降至 50ms,抄表数据传输延迟≤100ms;
  • 成本:硬件成本增加≤1 元(选用硬件加速 MCU),软件无需额外费用(开源库)。

5.2 车联网场景:V2X 边缘设备的签名验证

5.2.1 项目背景

某车企的 V2X 系统需实现 “车 - 路 - 云” 通信的身份认证,边缘设备(如路侧雷达)要求:

  • 硬件:TI AM5728(ARM Cortex-A15@1.5GHz,RAM=1GB);
  • 需求:雷达数据(如障碍物信息)的 SM2 签名,每 100ms 发送 1 次,支持 100 辆车并发验证;
  • 挑战:实时性(签名耗时≤1ms)、并发处理(100 并发验证)。
5.2.2 轻量化方案
  1. FPGA 加速:使用 Xilinx Zynq-7000 FPGA(集成 ARM Cortex-A9),实现 SM2 签名 / 验证硬件加速,签名耗时≤0.1ms,验证耗时≤0.05ms;
  2. 并发处理:FPGA 实现 100 个 SM2 验证并行通道,支持 100 辆车同时验证;
  3. 协议优化:V2X 通信中,雷达仅发送 SM2 签名(64 字节),车辆端使用硬件加速模块验证,避免数据传输延迟。
5.2.3 落地效果
  • 实时性:V2X 通信的身份认证延迟≤10ms,满足碰撞预警的实时需求;
  • 安全性:通过车联网国密测评(GM/T 0095-2020);
  • 扩展性:支持后续扩展至 500 并发车辆(FPGA 通道扩展)。

5.3 工业控制场景:PLC 的固件升级签名验证

5.3.1 项目背景

某工业设备厂商的 PLC(西门子 S7-1200,RAM=32KB,Flash=128KB)需实现固件升级的安全验证:

  • 需求:固件包(1MB)的 SM2 签名验证,防止恶意固件注入;
  • 痛点:传统 SM2 软件验证耗时≥20ms,导致升级中断。
5.3.2 轻量化方案
  1. 硬件加速:更换为支持 SM2 硬件加速的华大 HC32L136 PLC,验证耗时从 20ms 降至 0.5ms;
  2. 分块验证:将固件包分为 100 个 10KB 块,每块单独进行 SM2 签名验证,避免单次验证耗时过长;
  3. 抗干扰优化:使用硬件加密模块的防功耗攻击功能,提升工业环境下的稳定性。
5.3.3 落地效果
  • 稳定性:固件升级成功率从 95% 提升至 99.99%;
  • 安全性:通过工业控制系统商密测评;
  • 效率:固件升级时间从 5 分钟缩短至 3 分钟。

六、SM2 轻量化未来展望

6.1 技术发展方向

6.1.1 后量子密码与 SM2 的融合

量子计算的发展对 ECC 算法(如 SM2)构成威胁,未来需研究 “后量子 + SM2” 的轻量化融合方案:

  • 方向 1:基于格密码的轻量化签名算法(如 ML-DSA)与 SM2 结合,在资源受限设备上实现 “量子抗性 + 国密合规”;
  • 方向 2:优化后量子算法的资源占用(如将 ML-DSA 的代码体积从 50KB 降至 10KB),适配物联网设备。
6.1.2 AI 辅助的轻量化优化

利用 AI 技术(如强化学习、神经网络)自动优化 SM2 的算法参数(如窗口大小 w、预计算点数量):

  • 场景:针对不同硬件(如 ARM、RISC-V),AI 模型自动生成最优的点乘算法实现;
  • 工具:开发 AI 驱动的 SM2 优化工具链,降低人工优化成本。
6.1.3 更高效的硬件加速技术
  • 超低功耗硬件:研发基于忆阻器(Memristor)的 SM2 加速模块,功耗≤0.1mW,适配可穿戴设备;
  • 异构计算:在边缘网关中采用 “CPU+FPGA” 异构架构,CPU 处理业务逻辑,FPGA 处理 SM2 加密,提升并发能力。

6.2 应用扩展方向

6.2.1 低轨卫星物联网(LEO-IoT)

低轨卫星终端(如北斗短报文终端)具有 “低算力、高延迟” 特点,需轻量化 SM2 实现:

  • 需求:终端与卫星的身份认证(SM2 签名),功耗≤10μA;
  • 方案:采用超轻量化 SM2 实现(代码体积≤5KB,RAM≤1KB),结合太阳能供电优化。
6.2.2 医疗设备

医疗穿戴设备(如血糖仪、心率监测仪)需保护患者隐私数据(SM2 加密):

  • 需求:设备算力≤50MHz,RAM≤16KB;
  • 方案:使用硬件加速 MCU(如 STM32L5),SM2 加密耗时≤1ms,同时满足医疗设备的低功耗要求(≤5μA 休眠)。

6.3 标准化与生态建设

6.3.1 轻量化 SM2 行业标准制定

目前 SM2 轻量化缺乏统一标准,未来需联合厂商、高校制定:

  • 标准内容:轻量化 SM2 的功能裁剪规范、性能指标(如代码体积、耗时)、安全评估方法;
  • 推动机构:国家密码管理局、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6.3.2 开源生态完善
  • 跨架构支持:扩展开源 SM2 库(如 openHiTLS)对 RISC-V、LoongArch 等国产架构的支持;
  • 工具链整合:将轻量化 SM2 库集成到主流嵌入式开发工具(如 Keil MDK、VS Code+PlatformIO),降低开发门槛。

结论

SM2 算法的轻量化是解决资源受限设备国密合规与安全通信的核心技术,其本质是通过 “算法优化减少运算复杂度、工程实现减少资源占用、硬件加速提升效率” 的三维手段,在 “安全性、资源占用、实时性” 之间找到平衡。

当前,SM2 轻量化已在物联网、车联网、工业控制等场景实现规模化落地,但仍面临后量子密码融合、跨架构适配、标准化等挑战。未来,随着硬件加速芯片的普及、AI 优化工具的成熟及行业标准的完善,SM2 轻量化将成为数字安全领域的核心支撑技术,为 “万物互联” 时代的安全通信提供自主可控的解决方案。

http://www.dtcms.com/a/399522.html

相关文章:

  • 双目视觉的传统立体匹配算法有哪些?
  • 电子商务网站版面布局更改wordpress链接
  • Day28_【深度学习(7)—卷积神经网络CNN】
  • 手机百度网盘登录入口织梦做的网站好优化
  • Al驱动下的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与应用专题培训
  • 【Stream API学习】
  • 怎样下载建设银行信用卡网站蓝色科技企业网站模板免费下载
  • ubuntu16安装python3.12
  • 编辑网站教程阜宁县城乡建设局新的官方网站
  • 禅城区做网站策划企业公示信息填报
  • LSTM:长短期记忆网络的原理、演进与应用
  • OpenHarmony 4.0 Release横屏配置
  • 网站开发前端与后端铁汉生态建设有限公司网站
  • 服务器安全基线配置
  • 随机森林算法详解:从原理到实战
  • 数据库回表查询解析:从原理到实战优化
  • 详解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
  • 企业网站设计要点郑州seo哪家公司最强
  • 互动网站制作wordpress add option
  • wordpress 上传 重命名郑州seo外包平台
  • 【C++实战㊱】解锁C++依赖倒置:从理论到实战的蜕变之旅
  • 项目案例作业2:对案例进行面向对象分析
  • 锤子助手插件功能七十二:对话内图片「一键添加至表情」
  • 饮食网站开发需求网站开发 面试
  • Deepseek本地部署教程模型怎么选择?按需选择让效率翻倍
  • 企业备案网站服务内容wordpress ajax搜索
  • 自己做网站不推广备案可以不关闭网站吗
  • 12_OkHttp初体验
  • 硅基计划5.0 MySQL 壹 初识MySQL
  • 网站规划建设方案免费微信点餐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