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基计划5.0 MySQL 壹 初识MySQL
文章目录
- 一、数据集合操作
- 1. 展示所有数据库
- 2. 创建新的数据库
- 3. 操作数据库
- 二、数据类型
- 1. 数字
- 2. 字符串
- 3. 日期
- 三、数据表操作
- 1. 查看数据库中所有的表
- 2. 创建表
- 3. 查看表的结构
- 4. 修改表
一、数据集合操作
1. 展示所有数据库
show databases;
2. 创建新的数据库
请注意,我们的名字不可以和关键字一样,但是如果你非要这样,你可以使用反引号`扩起来
create database school;
当然,如果你为了更加安全,如果出现重名,则不会再次创建
create database if not exists school;
你看,我们名字重复了就不会再创建了
同时,如果我们想在创建数据库的时候指定字符集,即内部内容的编码格式,我们可以
create database if not exists home charset utf8mb4;
简要说说字符集utf8
和utf8mb4
区别
主要区别就是utf8mb4
比utf8
多了个emjio表示
3. 操作数据库
选中数据库
use home;
删除数据库——⚠️⚠️⚠️
use home;
二、数据类型
1. 数字
bit(4)
括号中的数字可不写,括号中数字表示几个比特位,最多不超过64
tinyint
——byte类型,smallint
——short类型,mediumint
(3字节),int
,bigint
——long类型
他们后边都可以加括号填写数字,而数字表示的是显示的数字大小,并不是指的是其实际大小
而对于小数,基本上也是一致的
float(A,B) double(A,B) decime(A,B)
A表示几位数,B表示精确位数
但是为什么使用dicime
要三思呢,虽然其存储精度很高,但是其非常耗内存耗时间啊
2. 字符串
char()
固定长度字符串
varchar()
可变长度字符串,参数一样不是指的实际大小,会自适应长度
tinytext() text() mediumtext() longtext
表示的是文本类型
我们一般不适用SQL中的二进制类型存储数据,因为数据类型非常巨大,会消耗非常多的计算机资源,我们一般存储的都是索引
3. 日期
timestamp()
是表示的时间戳,利用这个可以计算与1970.1.1 0:00:00的差值表示当前时间
datatime()
表示的是大的时间戳,格式为YYYY--MM--DD MM:HH:SS
date()
指标是年月日,3个字节,不推荐使用,也很少使用
三、数据表操作
我们之前选好了数据库,而在数据库中我们是由一个个表组成的,因此接下来我们进行表的操作
1. 查看数据库中所有的表
show tables;
2. 创建表
我们每个列命名都是不是采用驼峰命名,而是采用蛇形命名法,即不同单词之间使用_
隔开
同理我们还是可以去指定字符集或者是检测是否重名等操作
create table if not exists student_information(name varchar(10),school_id int,gender varchar(1)) charset utf8mb4;
这个文件是真的创建到我们电脑上的,我们可以可以打开看看
3. 查看表的结构
desc student_informations;
虽然可以简写,但是我们更加推崇全写,这样可以提高代码规范性,提高可读性
describe student_information;
4. 修改表
语法格式
alter table 表名 具体操作
我们具体有哪一些操作呢?
- 添加列/修改列
alter table student_informations add id bigint;
alter table student_informations modify id int;
- 删除列
alter table student_informations drop id;
- 重命名
alter table student_informations rename column name to real_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