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orch 神经网络工具箱完全指南
在深度学习领域,PyTorch 凭借其灵活的动态计算图和简洁的 API 设计,成为了科研人员和工程师的首选框架之一。无论是构建简单的全连接网络,还是复现复杂的深度学习模型,掌握 PyTorch 的核心工具和建模方法都至关重要。本文将从神经网络的核心组件出发,详细讲解 PyTorch 中构建模型的多种方式,并通过实战案例带你实现经典的 ResNet18 网络,帮助你快速上手 PyTorch 建模与训练。
一、神经网络核心组件:理解深度学习的 "积木"
要构建一个神经网络,首先需要明确其核心组成部分。就像搭积木需要不同形状的模块一样,神经网络的功能实现也依赖于以下 4 个关键组件:
层 | 神经网络的基本结构,将输入张量转换为输出张量。 |
模型 | 层构成的网络。 |
损失函数 | 参数学习的目标函数,通过最小化损失函数来学习各种参数。 |
优化器 | 如何使损失函数最小,这就涉及到优化器。 |
这 4 个组件的协作流程可概括为:输入数据经过模型的层变换得到预测值 → 损失函数计算预测值与真实值的误差 → 优化器根据误差更新模型参数,形成一个完整的训练闭环。
二、PyTorch 构建网络的两大核心工具:nn.Module vs nn.functional
PyTorch 提供了两种主要工具来构建神经网络:nn.Module
和nn.functional
。二者功能有重叠,但使用场景和特性差异显著,掌握其区别是高效建模的关键。
nn.Module
继承自Module类,可自动提取可学习的参数。
适用于卷积层、全连接层、dropout层。
nn.functional
更像是纯函数。
适用于激活函数、池化层。
本质上:nn.Module
是面向对象的类,需要实例化后使用;nn.functional
是纯函数集合,可直接调用。
参数管理:nn.Module
会自动处理参数的创建、存储和更新,无需手动干预;nn.functional
则需要手动定义和传递参数,不提供参数管理功能。
容器兼容性:nn.Module
可自然融入nn.Sequential
等容器,便于构建复杂网络结构;nn.functional
无法直接用于这些容器,代码复用性相对较弱。
状态切换:nn.Module
(如 Dropout、BatchNorm)调用model.eval()后自动切换训练 / 测试状态;nn.functional
需要手动传入状态参数(如training=True
)来控制行为。
适用场景:nn.Module
适合实现带可学习参数的层(如卷积层、全连接层);nn.functional
更适合无参数的操作(如激活函数、池化)或需要手动控制参数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