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双节锂电池的充电管理IC选型参考
工程师们注意啦!专为双节锂电池研发的充电 IC 系列震撼登场!该系列旨在彻底解决传统充电方案适配困难、稳定性欠佳的问题。系列中的产品各有亮点,有的具备精准电压检测功能,实时掌握电池状态;有的拥有可靠安全防护机制,全方位守护充电安全;还有的能兼容不同规格双节锂电池,适配性极强。无论是智能音箱、手持设备,还是便携仪器,系列中的不同型号产品,都能提供稳定高效的专属充电解决方案,助力产品加速落地,快速推向市场 。
在充电前我们首先需要清楚知道面对两节多类型锂电的时候,你们所需要的充电是升压还是降压,还是说升降压。这里升降压主要看产品的输入电压与电池满电电压哪个高,假如输入电压低,就需要升压,输入电压高则需要降压。本文将它们分为几个具体的标题介绍,可以自行移步到所需要的列表。
一 线性降压的充电管理IC
PART NO | 类别 | 封装 | 最低供电 (V) | 最高供电 (V) | 输入耐压 (V) | Bat耐压 | 最大充电电流 (A) | 适合场景 | 特征 |
CS5071E | 线性 | ESOP8L | 8.7 | 13.8 | 36 | 20 | 1 | 2节锂电 | 耐压36V,BAT防反接耐压20V,低电池泄露,1A两节串联锂电池串联 |
对于两节多类型锂电来说,线性充电的选择不多,CS5071E是主推中唯一的线性IC,也是今年出的新款IC。假如电池容量是比较常见的2000mAH,这一款线性充电也能做到两小时充满电,当然考虑到损耗问题,会更久一点,是用户能接受的时间,可以说这一款线性充电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当然假如考虑更高的效率,就需要选择开关型的充电IC了。具体参数可以后台联系我,我提供规格书!
二 开关型降压充电管理IC
PART NO | 类别 | 封装 | 最低供电 (V) | 最高供电 (V) | 输入耐压 (V) | Bat耐压 | 最大充电电流 (A) | 效率 (%) | 适合场景 | 特征 |
CS5310E | 同步开关型降压 | EQA16 | 3.8 | 16 | 30 | 3 | 90 | 2节锂电 | 3A全集成同步降压型双节锂电池充电管理1C | |
CS5363E | 异步开关型降压 | ESOP16 | 3.6 | 20 | 20 | 5 | 1-4节锂电 | 太阳能充电,MPPT,5A多类型电池充电管理芯片 | ||
CS5383C | 同步开关型降压 | ETSSOP20 | 9 | 26 | 36 | 36 | 3 | 2-4节锂电 | 太阳能MPPT,抖频,耐压36V,3A多类型2-4充电管理 | |
IU5380C | 同步开关型降压 | TSSOP20-PP | 9 | 24 | 36 | 36 | 3 | 2-5节锂电 | 扩频,耐压36V,2-4节锂电3A多类型开关充电 |
相对于线性的充电IC,开关型降压的充电IC电流明显大幅度提高,这里给出了四个选择。这里的选择主要围绕充电时间和太阳能Mppt功能去选型。Mppt功能就不用多说,充电时间就是电容/电流,这个公式能快速算出时间,这就是具体厂商考量的竞争力参数了,按需选就可以。这里按我个人认为的话CS5310更加适合一点,需要可以后台联系我看看规格书。
三 开关型升压充电管理IC
PART NO | 类别 | 封装 | 最低供电 (V) | 最高供电 (V) | 输入耐压 (V) | Bat耐压 | 最大充电电流 (A) | 效率 (%) | 适合场景 | 特征 |
CS5086E | 异步开关型升压 | ESOP10 | 3.5 | 6 | 18 | 1.5 | 90 | 2节锂电 | 双节锂电池,NTC,1.5A,电量均衡,USB升压开关充电 | |
CS5090EA | 异步开关型升压 | ESOP8 | 3.6 | 6 | 30 | 30 | 1.5 | 90 | 2节锂电 | 双节锂电池串联应用,NTC,1.5A@USB升压开关充电 |
CS5092S | 异步开关型升压 | SOT23-6 | 3.6 | 6 | 30 | 0.85 | 90 | 2节锂电 | 双节锂电池串联应用,0.85A@USB升压开关充电 | |
IU5096T | 异步开关型升压 | DFN2X2_8L | 5 | 5 | 1.5 | 90 | 2-3节锂电 | 双节锂电池串联应用,0.85A@USB升压开关充电 | ||
IU5099E | 异步开关型升压 | eMSOP10 | 3.6 | 6 | 2 | 2-3节锂电 | 2-3节锂电串联应用,2A@USB升压开关充电 | |||
IU5207E | 异步开关型升压 | EQA16 | 3.6 | 8 | 30 | 30 | 2 | 2节锂电 | 20W快充输入,2A充电电流,2节锂电升压充电管理 |
接下来是对升压有需求的工程师了,升压的电流没法太高,这点可以具体是由于功率是不会变的,电压上涨,电流就会下降。这六款IC主要区别在于充电电流的大小。对于目前的市场,很多产品相互卷,升压我认为较好的选择是IU5207E,带有快充功能的IC,因为快充已经在很多小家电普及了,没有快充可能竞争力没那么强。
四 开关型升降压充电管理IC
PART NO | 类别 | 封装 | 最低供电 (V) | 最高供电 (V) | 输入耐压 (V) | Bat耐压 | 最大充电电流 (A) | 效率 (%) | 适合场景 | 特征 |
CS5622D | 同步开关型升降压 | QFN4X4_32L | 3.8 | 55 | 1-12节电池 | I2C控制,双向升降压1~12节电池充放电控制器 | ||||
IU5180C | 同步开关型升降压 | TSSOP20-PP | 3.6 | 21 | 30 | 30 | 3 | 1-4节锂电 | 集成OVP,1-4节锂电3A升降压充电管理芯片 | |
IU5186C | 同步开关型升降压 | TSSOP20-PP | 3.6 | 21 | 30 | 30 | 3 | 1-4节锂电 | 集成OVP,快充输人,3A多节升降压充电管理芯片 | |
IU5200D | 同步开关型升降压 | QFN4X4_32L | 3.6 | 21 | 30 | 30 | 3 | 1-4节锂电 | 30VOVP,快充输入,I^2C接口,3A多节升降压充电芯片 |
这四款升降压是比较全能的充电管理IC。
先说CS5622D,这一款主要面对的其实是大于六节电池的情况,这样更具备性价比,当然假如双向充放电是产品需求,那么这一款就完全可以。毕竟一些比较新型的赛道,小风扇等作为应急充电宝是有部分厂商开始尝试使用,所以想尝试的话还是能接受的。
剩下三款,主要是全集成MOS,IU5180是最基础的款式。假如需要快充就升级为IU5186,对I2C有需求就升级为最终款IU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