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基于C++11手撸前端Promise

文章导航

  • 引言
  • 前端Promise的应用与优势
    • 常见应用场景
    • 并发请求
    • Promise 解决的问题
  • 手写 C++ Promise 实现
    • 类结构与成员变量
    • 构造函数
    • resolve 方法
    • reject 方法
    • then 方法
    • onCatch 方法
    • 链式调用
    • 使用示例
  • `std::promise` 与 `CProimse` 对比
    • 1. 基础功能对比
    • 2. 实现细节对比
      • (1) 状态管理
      • (2) 回调注册与执行
      • (3) 异步支持
      • (4) 链式调用
    • 3. 代码示例对比
      • (1) `CProimse` 示例
      • (2) `std::promise` 示例
    • 4. 优缺点分析
      • (1) `CProimse`
      • (2) `std::promise`
  • 总结与展望

引言

在前端开发中,Promise 是处理异步操作的重要工具。它通过将异步操作封装在 Promise 实例中,解决了传统回调地狱的问题,提高了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Promise 的概念并非前端独有,在 C++11 标准中也引入了 std::promise,用于实现类似的功能。

本文将从一个手写的 C++ Promise 实现(基于 C++11)出发,分析其工作原理,并与 std::promise 进行对比,探讨两者的异同点以及适用场景。


前端Promise的应用与优势

常见应用场景

  1. 网络请求
    Promise 可以用于处理 AJAX 请求,简化异步数据获取的逻辑。

    fetch('https://api.example.com/data').then(response => response.json()).then(data => {console.log('获取到数据:', data);}).catch(error => {console.error('请求失败:', error);});
    
  2. 定时器
    Promise 还可以用于处理定时器,使代码更加直观。

    function timeout(ms)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 {setTimeout(resolve, ms);});
    }timeout(1000).then(() => {console.log('1秒后执行');});
    

并发请求

使用 Promise.all 可以同时处理多个异步请求。

const promise1 = fetch('https://api.example.com/data1');
const promise2 = fetch('https://api.example.com/data2');Promise.all([promise1, promise2]).then(responses => {const [data1, data2] = responses.map(response => response.json());return Promise.all([data1, data2]);}).then(([data1, data2]) => {console.log('两个数据都获取成功:', data1, data2);}).catch(error => {console.error('至少一个请求失败:', error);});

Promise 解决的问题

  1. 回调地狱:通过链式调用,Promise 解决了传统回调嵌套导致的代码难以阅读和维护的问题【6†source】。
  2. 错误处理:Promise 提供了统一的错误处理机制,通过 catch 方法可以集中处理所有异步操作中的错误【1†source】。
  3. 代码可读性:Promise 使得异步代码的逻辑更加清晰,符合同步代码的书写习惯【6†source】。
  4. 并发控制:通过 Promise.allPromise.race,可以方便地控制多个异步操作的执行顺序和结果【5†source】。

手写 C++ Promise 实现

类结构与成员变量

template<typename Element>
class CProimse 
{
private:using Resolve = std::function<void(Element)>;using Reject = std::function<void(const std::string&)>;private:Element m_element;      /**< 异步操作的结果 */std::string m_reason;   /**< 拒绝的原因 */CProimseState m_state;  /**< 当前状态 */std::list<Resolve> m_resolves; /**< 成功回调函数列表 */std::list<Reject> m_rejects;   /**< 失败回调函数列表 */public:CProimse();void reject(const std::string& reason);void resolve(Element element); void onCatch(const Reject& rej);CProimse* then(const Resolve& res);
};
  • ResolveReject :定义了成功和失败回调函数的类型。
  • m_elementm_reason :分别存储 Promise 的结果和拒绝原因。
  • m_state :表示 Promise 的当前状态,初始状态为 PENDING。
  • m_resolvesm_rejects :存储注册的成功和失败回调函数列表。

构造函数

CProimse(): m_state(CProimseState::PENDING)
{
}
  • 作用:初始化 Promise 的状态为 PENDING。

resolve 方法

void resolve(Element element) 
{m_element = element;if (m_state == CProimseState::PENDING){m_state = CProimseState::FULFILLED;for (Resolve res : m_resolves){res(element);}}
}
  • 作用:将 Promise 的状态设置为 FULFILLED,并执行所有注册的成功回调函数。

reject 方法

void reject(const std::string& reason)
{m_reason = reason;if (m_state == CProimseState::PENDING){m_state = CProimseState::REJECTED;for (Reject rej : m_rejects){rej(reason);}}
}
  • 作用:将 Promise 的状态设置为 REJECTED,并执行所有注册的失败回调函数。

then 方法

CProimse* then(const Resolve& res)
{if (m_state == CProimseState::FULFILLED){res(m_element);}else if (m_state == CProimseState::PENDING){m_resolves.push_back(res);}return this;
}
  • 作用:注册一个成功回调函数。如果 Promise 已经完成,则立即执行回调;否则,将回调添加到成功回调列表中。

onCatch 方法

void onCatch(const Reject& rej)
{if (m_state == CProimseState::REJECTED){rej(m_reason);}else if (m_state == CProimseState::PENDING){m_rejects.push_back(rej);}
}
  • 作用:注册一个失败回调函数。如果 Promise 已经被拒绝,则立即执行回调;否则,将回调添加到失败回调列表中。

链式调用

通过 thenonCatch 方法,可以实现链式调用,使得异步操作的处理更加简洁和直观。

proimse->then([](int ele) -> void { std::cout << ele << std::endl; 
})->onCatch([](const std::string& reason) -> void {std::cout << reason << std::endl;
});

使用示例

CProimse<int>* proimse = new CProimse<int>();proimse->then([](int ele) -> void { std::cout << ele << std::endl; 
})->onCatch([](const std::string& reason) -> void {std::cout << reason << std::endl;
});proimse->reject("网络异常!!!");

std::promiseCProimse 对比

1. 基础功能对比

功能CProimse 实现std::promise
状态管理手动实现标准库实现
回调注册与执行手动实现标准库实现
异步支持需结合线程内置支持
链式调用支持不支持

2. 实现细节对比

(1) 状态管理

  • CProimse :通过自定义枚举 CProimseState 管理状态。
  • std::promise :状态管理由标准库实现,用户无需关注底层细节。

(2) 回调注册与执行

  • CProimse :手动维护回调队列,通过 thenonCatch 方法注册回调。
  • std::promise :通过 std::futurestd::promise 配合,回调通过 futureget 方法触发。

(3) 异步支持

  • CProimse :需要结合 std::thread 或其他异步框架实现异步操作。
  • std::promise :内置支持异步操作,通常与 std::asyncstd::thread 结合使用。

(4) 链式调用

  • CProimse :支持链式调用,通过返回 this 实现。
  • std::promise :不支持链式调用,无法直接链式注册回调。

3. 代码示例对比

(1) CProimse 示例

CProimse<int>* proimse = new CProimse<int>();proimse->then([](int ele) -> void { std::cout << ele << std::endl; 
})->onCatch([](const std::string& reason) -> void {std::cout << reason << std::endl;
});proimse->reject("网络异常!!!");

(2) std::promise 示例

#include <future>
#include <thread>
#include <iostream>int main()
{std::promise<int> prom;std::future<int> fut = prom.get_future();// 异步操作std::thread([&prom]() {// 模拟网络请求std::this_thread::sleep_for(std::chrono::seconds(1));prom.set_value(42);}).detach();// 注册回调fut.then([](std::future<int> fut) {try {int result = fut.get();std::cout << "结果: " << result << std::endl;} catch (const std::exception& e) {std::cout << "错误: " << e.what() << std::endl;}});// 主线程阻塞等待std::this_thread::sleep_for(std::chrono::seconds(2));return 0;
}

4. 优缺点分析

(1) CProimse

  • 优点

    • 代码简洁,易于理解。
    • 支持链式调用,使用方式类似前端 Promise。
    • 可以作为学习 Promise 实现原理的示例。
  • 缺点

    • 不支持内置异步操作,需要结合线程实现。
    • 功能较为基础,缺乏 std::promise 的高级特性(如 then 的链式返回)。

(2) std::promise

  • 优点

    • 内置异步支持,与 std::future 配合使用,功能强大。
    • 标准库实现,性能优化和稳定性有保障。
    • 支持 C++11 及以上标准,兼容性好。
  • 缺点

    • 使用方式较为复杂,缺乏链式调用的支持。
    • 回调机制不够灵活,无法像前端 Promise 那样优雅地处理异步流程。

总结与展望

通过手写 CProimse,我们可以深入理解 Promise 的实现原理,包括状态管理、回调注册与执行等核心机制。然而,在实际开发中,std::promise 仍然是更好的选择,因为它提供了更强大的功能和更好的性能保障。

对于开发者来说,理解 std::promise 的工作原理以及其与手写实现的异同点,有助于更好地选择合适的工具来处理异步操作。同时,手写实现虽然功能有限,但作为学习和探索的工具,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Promise 的实现原理,并在实际开发中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http://www.dtcms.com/a/392457.html

相关文章:

  • C++学习笔记——内存管理
  • AI热点周报(09.14~09.20):Gemini集成到Chrome、Claude 强化记忆、Qwen3-Next快速落地,AI走向集成化,工程化?
  • 网络服务阶段——作业
  • OpenLayers地图交互 -- 章节三:选择交互详解
  • RocksDB:C++中的RAII锁应用解析
  • Linux920 RHEL 8 YUM配置;root密码;文件夹 磁盘分区 磁盘
  • yarn命令介绍(替代npm命令的JavaScript包管理工具)
  • MFC中开源布局库---ResizableLib
  • Scade 6 编译原理的参考实现 - LustreC
  • MFC List 控件详解:高效数据展示与管理
  • 从根到叶的二进制数之和(霍纳法则)
  • 隐私与合规内建:Python医疗AI编程中的SBOM、依赖监测与威胁建模实践分析(上)
  • 基于实战:如何高效调用陌讯AIGC检测RESTful API进行批量内容审核
  • 如何用kimi写一个最小excel软件
  • Ansible-script模块
  • ansible批量给网络设备下发配置
  • 使用 Bright Data Web Scraper API Python 高效抓取 Glassd
  • uni-app 用scroll-view实现横向滚动
  • Kafka 图形界面客户端工具
  • 【开题答辩全过程】以 Php产品报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为例,包含答辩的问题和答案
  • 软件测试基础知识(网络协议)
  • 手机中的轻量化 AI 算法:智能生活的幕后英雄
  • wo店模式兴起旧模式式微: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的深度变革
  • 服务器磁盘空间满了怎么办?阿里云ECS清理与云盘扩容教程
  • OpenAI推出更擅长AI代理编码的GPT-5-Codex,与Claude code有何区别?国内怎么使用到Codex呢?
  • GPT-5 深度测试报告:前端编程能力专项评估
  • AIGC发展:从GPT-1到GPT-4的技术演进与行业革新
  • 从AI生成到学术表达:如何有效降低AI率,实现论文合规化写作
  • 【国二】C语言选择题精华速记
  • 聊聊和AutoDL的故事